历史合格性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2024历史合格考试卷及答案)

历史合格性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2024历史合格考试卷及答案)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09-20 23:11:33

351.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正确答案:A

352.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从而结束了春秋以来群雄纷争的局面,并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帝国一秦帝国。【 】

正确答案:正确

353.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开始推广使用统一兵符,此种兵符分为两半,底有合样。一半存于君主处,另一半发给领兵将帅执持。这种兵符被称作“【 】”。

A.虎符

B.阴阳符

正确答案: A

354.秦统一六国先由攻打赵国开始,但攻赵不顺,秦国转而进攻【 】,最终灭此国。

A.韩

B.燕

正确答案: A

355.战国时期,各国间长期战争的目的已不再是“以令诸侯”,而是夺占敌方国土、人口、财富,并最终兼并敌国。【 】

正确答案:正确

356.战国时期,岭南地区曾为楚国的势力范围,但是历史上曾把岭南地区真正统一和开发起来并使其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这个历史伟业是由【 】时期南平百越完成的。

A.西汉

B.秦朝

正确答案:B

357.我国军事史上有记载的最早运用迂回战术的军事家是春秋时期的姬寤生,也就是后来的【 】。

A.郑庄公

B.齐恒公

正确答案:A

358.秦朝时期,在郡政府中管理日常军事工作的是【 】。

A.郡尉

B.郡守

正确答案:A

359.亭,本指古代边境上用以监视敌情的设施,自秦代统一之后,发展为全国性的治安和邮政的设施。【 】

正确答案:正确

360.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是【 】。

A.楚国吴起变法

B.秦国商鞅变法

C.魏国李悝变法

D.赵国胡服骑射

正确答案:B

361.楚汉战争爆发后,【 】曾屡战屡胜,但终因不善谋划全局,导致垓下之战失利、军溃,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

A.项羽

B.刘邦

C.李斯

D.扶苏

正确答案:A

362.巨鹿之战前夕,楚怀王命项羽等率主力北上救赵,命刘邦率兵在黄河以南机动作战,并与诸将相约:“先入定【 】者王之。”

A.关中

B.中原

正确答案:A

363.唐代壁画中常见胡服,胡服最早由【 】引入中原。

A.汉灵帝

B.北魏孝文帝

C.隋文帝

D.赵武灵王

正确答案:D

364.刘邦在彭城战败后被项羽大军围困于荥阳,为解除正面战场的危机,刘邦采纳了陈平的离间计,成功挑拨了项羽和其重臣【 】的关系,从而扭转了不利局势。

A.范增

B.钟离昧

正确答案:A

365.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以孙武子胥、伯詔(pǐ)为将,亲率大军进攻楚国。这场战役以奇袭楚国【 】为目的,最终吴国取得了胜利。

A.南阳郡

B.郢都

正确答案:B

366.秦朝时期军事通信制度及设施渐趋完备,其中以人力步行,按邮亭递送公文被称为【 】。

A.驿传

B.亭邮

正确答案:B

367.兵符,是古代军中【 】的一种信物,也是古代兵权的一种象征。

A.调兵

B.练兵

正确答案:A

368.春秋时期,经伍子胥多次举荐,吴王阖闾在召见孙武时提出用180名【 】当面操练孙武的兵法理论,最终见识了孙武的实力。

A.士兵

B.宫女

正确答案:B

369.春秋时期老子“【 】”的思想影响着他形成了反对战争的基本立场。

A.无为而治

B.兼爱仁政

正确答案:A

370.公元220年,【 】在内外都有建树的形势下,逼汉献帝“禅让”,自行称帝,改元黄初,建立魏国,史称魏文帝。

A.曹植

B.曹丕

正确答案:B

371.秦朝时期,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前,为了进一步制造舆论、做好思想发动工作,他们利用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迷信思想,采取“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的办法,来提高自身的威望、增强号召力。【 】

正确答案:正确

372.秦朝灭亡后,项羽据关中,分封18个诸侯和将领为“王”,自封“【 】”,企图以此地位和名分号令诸侯,主宰天下,实行分封。

A.西楚霸王

B.万乘至尊

正确答案:A

373.中国兵器的发展,从【 】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标志,是火药应用于军事以及火器的创制与发展。

A.北宋

B.明代

正确答案:A

374.公元前206年,被项羽分封在汉中的刘邦派驻人手大修栈道,实际却暗自率大军西出故道,奇袭陈仓,为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这就是成语“【 】”的出处。

A.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B.置之死地而后生

正确答案:A

375.楚汉之争时,项羽进兵咸阳后,韩生建议项羽在【 】之地称霸,项羽却一心想着归回故里,最终失去了建国立业的大好时机。

A.关中

B.江东

正确答案:A

376.贾谊在《论积贮疏》一文中提到:“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强调了【 】在备战中的重要地位。

A.粮食和财力储备

B.屯兵

正确答案:A

377.东周时代秦国的都城中使用时间最长、执政国君最多的是【 】。

A.长安

B.栎阳

C.咸阳

D.雍城

正确答案:D

378.西汉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李斯

正确答案:C

379.西周作战、祭祀等场合用的旌旗种类很多,《周礼》中记载的九旗,旗面内容和名字都不同,其中名为“旗”的旌旗旗面内容是【 】。

A.熊虎

B.蛟龙

正确答案:A

380.公元1421年,永乐皇帝【 】将明朝首都迁到北京。

A.朱棣

B.朱元璋

C.朱高炽

D.朱瞻基

正确答案:A

381.战国时期,魏相【 】利用齐、楚间的矛盾,借楚国之手削弱齐国,报魏国马陵战败之仇,最终挑起齐、楚间的徐州之战。

A.惠施

B.李悝

正确答案:A

382.“杨家将”的故事为后人广泛传颂,其保家卫国的精神也为后人敬仰。这一故事是由北宋著名将领【 】抗击辽国入侵的故事演变而来。

A.杨业

B.杨坚

C.杨修

D.杨雄

正确答案:A

383.隋唐及五代时期,矛、戟已废置不用,改为用枪。【 】

正确答案:正确

384.战国时期,“境内皆言【 】”,兵家辈出,著述宏丰,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军事思想的牢固基础。

A.兵

B.商

C.农

D.政

正确答案:A

385.秦朝时期,为保证兵权的高度集中,被征调的部队必须持【 】才能通过各处关隘要道,否则不得通行。

A.节

B.印

正确答案:A

386.《孙子兵法》中提出为将的标准,即“将者,智、信、仁、勇、【 】也”。

A.严

B.善

正确答案:A

387.在《孙子兵法》中,为“上兵”的手段是【 】。

A.伐谋

B.伐交

C.攻城

D.非攻

正确答案:A

388.我国冷兵器时代中,一般说战国、秦代以后为【 】兵器时期。

A.铜

B.铁

正确答案:B

389.战国时期,张仪、苏秦等人在游说各国诸侯时,总是列举“带甲百万”“带甲数十万”。所谓“带甲”,就是成建制的【 】部队。

A.步兵

B.骑兵

正确答案:A

390.上古时代,在讨伐三苗的过程中,鉴于三苗的强大,舜采取了大修武事、文教的两手策略,这也为禹伐三苗奠定了基础。【 】

正确答案:正确

391.《墨子》一书将战争分为“【 】”和“【 】”两类,认识到战争性质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

A.诛无道 攻无罪

B.争名 争利

正确答案:A

392.公元前221年,在秦的军事压力和政治利诱下,【 】投降。至此,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A.齐王建

B.赵代王

C.燕王喜

正确答案:A

393.两汉时服饰有严格的阶级区别。【 】是区分身份等级的基本标志之一。

A.冠

B.巾帻(zé)

正确答案:A

394.孔子认为民心向背对于战争的胜负影响极大。他曾把“足食”“【 】”“足信”列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A.足兵

B.足谋

正确答案:A

395.公元前207年,秦将【 】率二十余万秦军在殷墟(今河南安阳西)向项羽投降。至此,巨鹿之战结束。

A.王离

B.章邯

正确答案:B

396.汉代冠冕制度等级分明,冕冠是帝王臣僚参加重大祭祀典礼等时所戴的冠帽,皇帝冕冠用【 】,质用【 】。

A.七旒青玉

B.十二旒(liú)白玉

C.五旒黑玉

正确答案:B

397.“风雨巴山遗恨远,至今人念大将军”说的人物是【 】。

A.冯玉祥

B.邹容

C.张自忠

D.刘湘

正确答案:B

398.《战国策》中记载:“诸侯之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亦明矣。”以此形容战国时期合纵各国各有打算,难以统一思想,形成整体力量。【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99.战国时期,最先称霸的国家是【 】国。

A.魏

B.齐

正确答案:A

400.战国时期,【 】曾率秦军大破魏军,后因张仪入秦为相而受到排挤又回到魏国,为魏将,转而反秦。

A.公孙衍

B.魏无忌

正确答案:A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