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六单元试卷及答案(八上历史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上历史六单元试卷及答案(八上历史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09-03 08:44:13

八上第五、六单元选择题选项训练

1. 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

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南昌起义——百团大战

B.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渡江战役

C.黄埔军校——红军长征——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D.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重庆谈判

3.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他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 B.刘伯承 C.叶挺 D.贺龙

4.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B.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

C.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D.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5.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1927年4月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该政府是

A.武汉国民政府 B.南京国民政府 C.北京国民政府 D.广州国民政府

6. 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是个伟大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7.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是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提出的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是在( )

A.中共“一大”上 B.中共“二大”上 C.中共三大上 D.八七会

8. 毛泽东曾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形容中国革命的发展,“星星之火”最早指( )

A.南昌起义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9.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总结了红军创立以来的经验,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 )

A.创建革命军队的斗争方式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开展游击战争的运动战术

10.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行军”中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

A.突破湘江 B.四渡赤水 C.遵义会议 D.会宁会师

11. 一位记者赞叹道:“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的传奇”是指( )

A.秋收起义 B.井网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千里跃进大别山

12. 如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

①灯塔指引 ②生死攸关 ③当家作主 ④星星之火 ⑤开天辟地

A.①④③②⑤ B.③⑤④②①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①③

13. 以下长征中经过的地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雪山②大渡河③赤水河④金沙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14.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红军疲劳得已到了人类所能忍受的极限,但他们以他们的精神和毅力终于到达了长城脚下的陕北。”由此可知,“长征精神”主要指的是

A.实业救国的精神 B.爱岗敬业的精神

C.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合作共赢的精神

15. 八年级某班计划举办一次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历史故事会,该班同学所拟的故事标题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

A.《巧渡金沙江》 B.《井冈山会师》

C.《四渡赤水出奇兵》 D.《飞夺泸定桥》

16.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远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

A.井冈出会师 B.会宁会师

C.吴起镇会师 D.遵义会议

17. 揭开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8. 近代,爱国青年经常走在政治运动的前面。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领导下,北平数千名爱国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并举行游行示威。引发这场爱国救亡运动的原因是( )

A.红军长征 B.华北危机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19. 下列以发生时间或地点命名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七七事变②一二•九运动③九一八事变④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

20.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与日军作战。当时的主要领导人是

A.马本斋 B.杨靖宇

C.张自忠 D.左权

21. 在国共重新合作的客观形势逐渐成熟的时候,起到促进合作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瓦窑堡会议 D.重庆谈判

22.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

A.联共抗日 B.反蒋抗日 C.拥蒋抗日 D.逼蒋抗日

23. 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

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七七事变后 D.南京大屠杀后

24. 抗日英雄金振中回忆到:七月七日夜十时许,忽然听到日军演习营地方向响了一阵枪声。稍顷,冀察绥靖公署许处长来电话说:“据日方说,他们的一名演习兵被宛平城内华军捉进城去,他们要进城搜查。”他回忆的是 (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日本在上海制造事端 D.南京大屠杀

25.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瑞金 B.太原 C.延安 D.西柏坡

26. 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27. 下列战役与其影响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B.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C.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百团大战﹣﹣北平和平解放,基本解放了华北地区

28. 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击毙日军3000余人。万家岭战役属于( )

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9.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是在(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30. 李宗仁命令集团军司令孙连中,必须坚持到次日拂晓,如违抗军令,军法处置。孙连中回答:“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此次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这场战役是( )

A.武汉会战 B.长沙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大捷

31. 在枣宜会战中殉国的将领是( )

A.张自忠 B.左权

C.杨靖宇 D.佟麟阁

32.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个国家gj日,全国各地举行悼念活动,表达“铭记历史、守望和平、开创未来”的心声。“国家gj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 )

A.七七事变 B.淞沪会战

C.南京大ts D.抗战胜利

33. 2020年上映的爱国电影《八佰》再现中国守军坚守上海四行仓库,顽强抵抗的(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34. 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是 (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35. 以下抗战不是正面战场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武汉保卫战 D.长沙会战

36. 中国共产党某次重要会议闭幕词:“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第二,通过了新的党章。第三,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据此可知,这一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八七会议

37. 从下列年代轴上的史实及其影响可以概括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

A.全民族团结抗战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C.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8.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以下哪次会议明确规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39. 下图漫画《洗刷尽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40.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抗击外来侵略 D.近代化的探索

1-10 BCCDB BDDCC

11-20 CDDCB BABBB

21-30BDBBC DDCBC

31-40 ACABB CDCCB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