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09-03 06:22:31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2.2019年5月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题纪录片《亚洲文明之光》,生动再现了亚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悠久灿烂、多元共生、交流互鉴的文明图景。以下文明成就可以在片中展现的是(  )

①金字塔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佛教 ④基督教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3.“公元前6世纪末,由公民组成的五百人会议取代了贵族会议,公民大会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心。公民大会权力的上升是雅典民主程度增强的标志。”这说明公民大会(  )

A.已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B.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C.代表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D.参政主体具有广泛性

4.“法治”是现代社会稳步发展的前提。早在古代社会,各国就制定了法律。以下法律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5.古希腊人不仅留下了表现力与美的《掷铁饼者》(如图)等一系列艺术品,也留下了在奥林匹亚竞技会上几乎是赤身裸体参加每一项竞技活动的佳话。这种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腊社会 (  )

A.效仿神灵,无拘无束 B.古风浓厚,世情淳朴

C.崇尚自然,歌颂人性 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

6.根据罗马凯撒制定的儒略历的规定,每4年有1个闰年,闰年为366日,其余3年(称为平年)各有365日。这个历法演变为(  )

A.公历 B.俄历 C.回历 D.佛历

7.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C.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

D.爱琴文明

8.“……我们,向……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中世纪西欧贵族向国王效忠的誓言)誓言说明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强调封建依附关系是(  )

A.领主约束附庸的契约 B.对双方都有约束的契约

C.附庸对领主约束的契约 D.领主与附庸之间的平等契约

9.罗马教皇利奥三世曾在教堂安放了一幅画,描写圣彼得正把披风送给教皇,把旗帜送给国王,画上写着:“圣彼得把生命赐给教皇利奥,把胜利赠给皇帝查理!”这句话反映了(  )

A.王权凌驾于教权之上

B.教权与王权彼此利用,相互依存

C.教权与王权互相争斗

D.教权完全控制王权

10.13世纪法国乡村的一庄园(下图)里,某佃户为庆祝耶稣生日,将小麦背到了庄园外的一个磨坊磨成了面粉。该佃户可能面临(  )

A.当地主教惩罚,剥夺自由 B.庄园法庭审判,处以罚金

C.当地主教审判,没收份地 D.庄园领主惩罚,劳动3天

11.“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端。”以下能为材料观点提供支持的史实是(  )

A.农业技术提高、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等

B.城市居民采取金钱赎买、武力斗争的方式争取自治

C.国王给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

D.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出现早期的资产阶级

12.上课记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如图为小军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大化改新 B.西欧庄园 C.大学兴起 D.自治城市

13.“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  )

A.控制人们思想 B.保存古代文化

C.提供道德规范 D.进行宗教迫害

14.528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将以往历任罗马皇帝所颁布的法令删除矛盾和不合时宜的地方,按时间顺序汇编成册,名为《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陆续编订了3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这说明 (  )

①东罗马帝国继承了罗马的文化

②东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建设

③罗马法在不断被完善

④查士丁尼否认过去的罗马法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一位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僧人,在649年东渡到达日本。几年后,他启程返回唐朝。那么,他带回来的正确信息是(  )

A.当时统治日本的是高丽民族

B.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奴隶社会

C.当时的日本权力集中在天皇手中

D.当时的日本大部分土地归私人所有

16.该宗教的产生与传播,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半岛上出现的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改变了当时半岛上思想混乱局面,实现了半岛人民长期以来要求解决各种危机、建立统一国家的愿望。该宗教是(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17.“花剌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

A.“公历”的由来 B.巴格达的“智慧宫”

C.阿拉伯数字 D.计算机网络

18.《阿拉伯文学史》中写道:“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们。”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 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

C.国家重视 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

二、非选择题(19题22分,20题20分,21题22分,共6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部(图一):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下部(图二):法典具体条文。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

——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

材料三 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材料四 我们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占有总人口1/6的人享有了民主权利,才使雅典国家与古代其他国家特别是东方国家严格区别开来……它已在思想和传统上为后来所有类型的西方民主和法治奠定了基石。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成果。(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根本目的。该法典在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埃及法老当年修建金字塔的目的。(4分)

(4)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古巴比伦王国与古代埃及君主统治的共同特征。(4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上古时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6分)

20.观察、分析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欧洲封建制中封臣对国王的效忠》。

(1)仔细观察《欧洲封建制中封臣对国王的效忠》一图的细节,你能看出哪些地方体现出封臣对国王的义务?(6分)

材料二 《中世纪庄园略图》。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与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相对应的经济制度是什么。这一经济制度有何特点?(6分)

材料三

(3)从14世纪起,西欧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萌发了新的生机,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开始显现,依据材料三中单元目录说出孕育近代资本主义的因素有哪些。(至少说出两个)(8分)

21.在世界古代史的长河中古代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和相互传播了许多辉煌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世界文明珍贵的历史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早期的文明】

材料一

史实

结论

汉谟拉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

《汉谟拉比法典》

②它是

体现了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一种完

美境界,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呈

角锥体状的陵墓——金字塔

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

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和结论。(4分)

【文明的碰撞】

材料二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把征服的人变为奴隶。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

(2)结合材料二,如何看待亚历山大东征?(4分)

【文明的交流】

材料三 830年,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还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

(3)依据材料三,总结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作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4分)

【文明的衰落】

材料四 拜占庭帝国曾辉煌一时,地跨欧、亚、非三洲,但它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生活在过去的实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实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拜占庭帝国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最终在东征西讨中,帝国走向灭亡,但它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拜占庭帝国保存了什么?拜占庭帝国灭亡了,但对后世西欧有何影响?(6分)

 【文明的启示】

(5)综合材料,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示?(4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