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选择题第九题其实并不难,但错误率非常高,好多同学选择了选项A。
题目如下 :
9.图1为邓澍在1950年的作品《保卫和平》,描绘了当时在农村开展和平签名活动的场景。该作品可以体现
图1
A.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C.农业合作化运动顺利进行
D.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解析】题干显示作品《保卫和平》属于1950年作品,画面的时间概念明确,这一时间概念如作隐性表达则为“解放后” 。根据时间概念,可以确定作品的历史背景为抗美援朝,依此即可否定选项BC,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同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BC与题目时间概念不符。《保卫和平》描绘的是抗美援朝背景下农村正在开展和平签名的社会政治活动,画面主要人物是怀抱孩子的妈妈(读图得读出她在图中是绝对的C位),她正在签署自己的名字。画面体现出妇女不仅是生产劳动的参与者,是文化教育的受益者,更是社会政治活动参与者,反映出解放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这里隐含着对比解放前后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 。
至于选项A,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是重要的历史结论,教材中有明确的表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的实质是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这是《保卫和平》体现不出来的。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属于历史解释范畴,是历史高考能力考查的重要方面。建议:回归教材,准确把握重要历史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