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合格性考试试卷选择题及答案(历史合格性考试2024试卷答案)

历史合格性考试试卷选择题及答案(历史合格性考试2024试卷答案)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09-03 03:45:51

高考地区:广西、四川、贵州、西藏等省份适用本卷

24.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至予“子勇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A. 实录历史事实

B. 提升周王权威

C. 维护等级秩序​

D. 强调文化差异

答案:C。

解析:楚王按照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为“子”爵,自称为王,但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其为“子”,说明孔子认同分封制下的等级,故选C。

25.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图3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兼并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自然增长​

D. 移民流入数量

答案:A

解析:从两汉时期的人口变化图中可以看出,湘江流域的户籍和人口增长数明显高于江浙一带,联系两汉之际的实际,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江浙一带的土地兼并程度高于湘江流域的,所以选A。B选项也是备选选项,但似乎与实际不符合,湘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程度此时要低于江浙地区。

26.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答案:B

解析:A中的红薯是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的;C银元也是明朝中后期以后的现象,D此时黄色都是皇权的象征,不能随意穿这种颜色。所以选B,宋代城市已经打破了时间限制,出现夜市,出现说书这些供市民阶层娱乐的活动。

27.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A.“百姓日用即道”

​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

D.“工商皆本”

答案:A

解析:商人从商秉持“圣人之学”,即圣人之学影响了商人的日常,这与儒家所倡导的“百姓日用即道”相吻合。

28.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

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 ​

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

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

​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

答案:C

解析:材料意思是戏剧作用比写那些《革命军》《驳康书》更大,因此倡导青年投身戏剧,可见陈去病认为戏剧是更好的宣传革命的手段。

29.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绅士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

B.“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

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

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答案:D
解析:新阶层,19世纪末20世纪初,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说明其进步性;但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说明其又带有保守性。

30.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这反映出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

​​C.党的中心任务确立

D.工农武裝割据思想形成

答案:C

解析:革命统一战线是1924-1927年,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共二大,工农武装割据是1927年以后。材料中的组织工人与党此时的中心工作:“领导工人阶级、组织工人运动”相符。

31.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A.促成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

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

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答案:B

解析:A彻底摆脱绝对化,C妇女不是阶级,D1943年工作重心没有转移。

32.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 ​

B.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权益

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

​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

答案:B
解析:A是罗马帝国时期,C与材料主题无关,D罗马成文法颁布后贵族无法再随意解释法律。

33.西方某一文学思潮挑战和反叛了强调“主观” “创造”“情感” “想象”的文学成规,主张科学理性精神,刻意追求“客观”“写实”。据此可知,该文学思潮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C
解析:张科学理性精神,刻意追求“客观”“写实”只与现实主义相符。

34.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断裂”是指

A.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被颠覆​

B.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

C.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 ​

D.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破灭

答案:A
解析:B与巴黎公社制造断裂无关,C巴黎公社不是空想社会主义指导的,D巴黎公社是反资产阶级的,与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无关。

35. 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

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

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

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

答案:D

解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建立,A错;美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美国本身国家利益,即加强战后霸权的需要,B错;美国的“民主种子”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没有因果关系,C错。

以上答案为非官方答案,为本人一孔之见,仅供参考。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