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试卷面分析反思(历史学科学生考试反思表格)

历史考试卷面分析反思(历史学科学生考试反思表格)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09-02 20:36:03

2020年10月,为加强高考试题研究,配合高三提高一轮复习的针对性和应试备考能力,福州八中历史教研组利用两次的校内教研时间开展了青年教师的“说题”比赛活动。三位教师准备充分、踊跃参加,教研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听课。

根据教研组开展说高考题活动的布署,说题的题目来源于2020年山东高考卷,试题分三部分,谭跃龙老师负责选择题部分,万庆红老师和林婷老师则负责非选择部分。活动中老师们对试题命题立意和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考查的主要知识点、解题策略、教学启示及建议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福州八中谭跃龙老师对山东卷选择题部分,从分值,题量,知识点分布,命题者考查意图等方面分析,他认为从前面十题的中国历史看,山东历史试卷的考查是紧扣提纲,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考查方式灵活,注重学生各种素养考查,比如地图,数据,文史资料的理解等。而且这几道题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难度系数始终,知识点考查不偏,都是高三教师老生常谈的知识点,再一个亮点就是紧扣时代脉搏,不回避热点。后五题的世界史部分的考查也是注重基础知识,用新的史料,数据,地图等考查方式,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没有偏题和怪异题。

所以选择题部分,命题小组紧扣考纲,从学生掌握的基本史实出发,通过新的史料,图表数据,地图等方式来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能力,同时联系古今,让考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万庆红老师说题的内容是山东卷非选择题部分的16题和17题。她从题型分析以及解题思路入手,围绕试题考查的必备知识:历史上人口变迁的历史;关键能力:知识获取、实践操作、思维认知;学科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展开说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提取历史地图中的有效信息以及基础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她通过以上分析,基于命题及备考方向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1.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知识的时空定位。

2.注意唯物史观的引领。

3.注重历史情境的再现。

4.强调对中国史的复习。

林婷老师说题的内容是山东卷非选择题部分的18题和19题。林婷老师首先分析了这两道试题特点,难度大有创新,第18题考查学生的史料研读的能力,第19题考查学生编写历史“剧本”,没有扎实的必备知识、超强的关键能力、积淀雄厚的核心素养根本是不可能完成此题。18题是以改革开放初期一位农村村支书的工作笔记为素材,考查学科素主要是史料实证,考查的学科能力主要是史料解读能力,具体说就是考查辨析运用史料的能力、解释历史的能力、科学解释历史事物和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从新高考评价体系来看,四层方面突出了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四翼方面突出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然后从非选择题的答题步骤“审-读-找-理-答”五步法讲述解题过程。林婷老师总结得出山东卷非选择题部分在标新立异之下,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在问题设置上注重对考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注重对考生家国一体,使命担当的培养,并注重对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考核。

会后王艳华组长对这三位老师的说题给与了肯定,她说每位老师都为了这次活动认真精心做了准备,每人不同的风格,从不同角度的说题,是很好的深层次的以说题带动集体教研与备课的方式,也对老师们专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她说作为高三老师一定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精选题,精讲题。她也指出,说题需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说命题要求,二是说解题思路,三是说变式分析,四是说自我感悟。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通过说题活动内化了老师素质,提升了老师们的教研能力,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它还加强了2021届高考的研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来源:福州八中

01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