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A.黑陶
B.彩绘陶器
C.玉器
D.骨器
答案:A
解析:黑陶是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彩绘陶器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玉器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骨器则是旧石器时代的典型器物。
2.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A.无为而治
B.“相生相胜”
C.反对苛政
D.“兼爱”“非攻”
答案:C
解析:无为而治是老子道家思想,相生相胜是邹衍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反对苛政是孔子儒家思想,兼爱、非攻是墨子墨家思想。
3.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A.分封制度的终结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湮灭
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
答案:B
解析:“海内皆为郡县”说明郡县制的实施,中央集权加强;“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说明君主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所以选B。A终结是错的,后来历代均还有一定程度的分封;C宗法制度的湮灭强调的是血缘关系,材料主题与此无关;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在夏商周时期。
4.我国古代有位科学家改进和创制了简仪、圭表等多种天文观测仪器,“皆臻于精妙,卓见绝识,盖有古人所未及者”。他还主持大规模科学观测,编制历法,“历成,(世祖)赐名曰《授时》,颁行天下”。这位科学家是
A.郭守敬
B.裴秀
C.徐光启
D.沈括
答案:A
解析:郭守敬的主要贡献在天文上创制了简仪、圭表,编制了《授时历》;裴秀的主要贡献是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徐光启的主要贡献是编撰了《农政全书》,这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农学著作之一;沈括的主要贡献是编写了《梦溪笔谈》,这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5.有学者认为,“金宋以后的元明清统一王朝,除了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外,经济文化重心已经固着南方不可移易了”。下列史料,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元史》记载:“(大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
B.明末大臣奏称:“国家财赋,专倚三吴,而苏(州)、松(江)独甲于天下”
C.康熙帝诗云:“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
D.清代浙江学者言:“吾乡山水清远,其人明锐而疏达”
答案:D
解析:选项中不能体现经济重心在南方的只有D,它的意思是:我的家乡山清水远,那里的人们聪明敏锐而待人开放。这无法反映经济重心在南方。而A中的无不仰给于江南、B中的国家财赋专倚三吴、C中的东南财赋地,都说明南方在经济上的重要性。
6.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有若干金额的票据,可以代替现金。1846年,洋商在与华商的交易中首次接受上海钱庄的庄票。19世纪50年代之后,庄票已经成为外商普遍接受的结算工具。1869年,汇丰银行首次接受钱庄以庄票作为抵押,向其提供贷款。据此可知
A.现金快速退出了中外贸易结算
B.庄票在中外商业往来中获得认同
C.钱庄资本主要来自于外国银行
D.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日益加深
答案:D
解析:庄票由1846年首次被洋商接受,到19世纪50年代为外商普遍接受,到1869年可以作为抵押物,说明中国的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而这正反映了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华经济的日益加深。
7.观察下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机构关系”图,解读正确的有
①边区参议会、政府、法院并立制衡 ②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③边区政权建设适应了土地革命的需要 ④边区政权建设是抗日民主制度的体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图中的组织机构关系无法看出边区参议会、政府、法院并立制衡,边区政府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是抗日,所以排除①③。
8.21世纪伊始,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为深入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维护欧亚地区安全,推进区域合作,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该组织是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二十国集团
C.上海合作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C
解析: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国家成立的区域国际组织,没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参加;二十国集团中没有哈萨克斯坦;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符合材料的要求;亚太经合组织是1989年成立的环太平洋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
9.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时间 | 农村合作医疗相关史实 |
1955年 | 农村合作医疗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兴起 |
1976年 | 全国90%的行政村(生产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 |
1979年 | 《农村合作医疗章程(试行草案)》发布,拉开了改革序幕 |
1980年 |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呈下降趋势 |
1991年 | 国务院启动农村合作医疗新一轮改革 |
2003年 | 国务院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工作 |
2008年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加新农合人口超8.1亿,参合率达到91.5% |
2016年 | 国务院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①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推行过程曲折但成效显著
②农村合作医疗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兴起
③政府主导搭建起覆盖全国农村的医疗保障网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已健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从1955年农村合作医疗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兴起,可知②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1956年底;④的表述错误,已健全是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化。所以选①③。
10.史诗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最初形式之一。有部史诗主要描写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之间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反映了雅利安人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社会情况,堪称一部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书。该史诗产生于
A.古代印度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巴比伦
答案:A
解析:材料所述的史诗指的是《摩诃婆罗多》,这是印度的两大史诗著作之一,另一部为《罗摩衍那》。
11.1519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闯入墨西哥中部的高原,进攻阿兹特克人国家,抵达其岛上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之际,所发现的文明令他们大受震撼。下列项中,“令他们大受震撼”的最有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图片不太清晰,只看出了A为阿兹特克文明的金字塔神庙,C古罗马的圆形大剧院。其它两幅图看不清。大家可以帮我补充。
12.有位法学家认为,即使在战争的剧烈震荡和风暴的时候,人类也必须遵循和服从它所拥有的自然法规范。他为战争创造了一部法典,为和平确立了一个纲领,后世给予他极高的荣誉,将其称为“国际法之父”。他创造的这部“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
B.《战争与和平法》
C.《拿破仑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B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战争与和平法》中,格劳秀斯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原则,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查士丁尼法典》标志着罗马法的规范化和体系化,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
13.1694年,英格兰银行获准成立,在伦敦商人中大受欢迎,但贵族却对它不感兴趣。尽管英国国王带头认股,成为最早的一批股东,但贵族院却只有两人追随其后。直到 1749年,一位英国政党领袖还说:“国家是一条船,地主是船主,商人只是乘客。”这说明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还未确立
B.银行的商业经营方式最早出现于英国
C.新的资本价值观念尚未普及
D.“光荣革命”改变了英国的政权结构
答案:C
解析:从时间,1694年以后,可以先排除A,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B近代意义的银行最早的银行是意大利;D光荣革命后,英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材料中体现的是英国贵族对商业银行的轻视,与材料主题不符合。
14.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下列项中,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对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铁犁耕作技术——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B.钢筋混凝土技术——创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
C.杂交育种新技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生鲜食品
D.移动通信技术——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
答案:D
解析:A错,从迁徙到定居是原始农业的产生;B钢筋混凝土技术是建筑技术的进步,与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无关;C杂交育种新技术与新物种的出现有关,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生鲜食品与温室栽培技术以及化学保鲜技术、食物保存技术的发展有关。
15.阅读下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A.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受到触动
C.政府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D.社会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贫困状况并没有缓解
答案:D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福利开支呈上升趋势,但美国的贫困状况处于波动状态,并没有得到缓解,所以选D。
从浙江卷来看,选择题依然承袭了往年的风格,即注重基础,很多试题基本就是教材知识的掌握。但浙江卷的选择题中有很多选择性必修教材的内容,这个是需要大家重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