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4分)
苏轼才华横溢、涉猎广泛,在诗、词、文、赋、书、画诸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广受赞yù()。江西不是其桑梓(),他也从未在江西任职,但他对江西 。他曾多次到江西,并留有一百多首诗词。“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这是他对江西的绿色生态的高度赞美,并直抒胸臆:江西山水真是我的故乡啊!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给加点字注音。(2分)
赞yù() 桑梓()
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情有独钟 B.强聒不舍 C.孜孜不倦 D.心无旁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满足自身生长、繁殖,被称为自养植物。 ,需要从其他植物或真菌中“窃取”营养物质维持“生计”( )被称为异养植物。其中,有些异养植物与真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共生体系,通过真菌的菌丝体获取营养,也被称为菌异养植物。天麻,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通过绝大多数植物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生长、繁殖
B.绝大多数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满足自身生长、繁殖的需要
C.绝大多数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满足自身繁殖、生长
D.绝大多数植物不仅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还能满足自身生长、繁殖
4、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是()(1分)
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然而,也有一些植物无法通过光合作用自给自足
B.虽然,也有一些植物无法通过光合作用自给自足
C.而且,也有一些植物无法通过光合作用自给自足
D.假如,也有一些植物无法通过光合作用自给自足
6、你班正开展“小说人物大家谈”的活动,你小组围绕“用语言演绎小说人物性格”这一主题尝试再现教材小说中的人物特点,以下对小说人物的演绎与教材小说不符的一项是 ( )(2分)
A.甲(演绎《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我就知道这个贼会回来拖累我们的,我们得想个法子,绝对不能让这个流氓、这个无赖再回来吃咱们!”
B.乙(演绎《故乡》中的少年闰土):“迅哥儿,我们海边可好玩了,你知道吗,在海边有许多五色的贝壳,潮汛一来,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
C.丙(演绎《范进中举》中的张乡绅):“你只是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看看你,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D.丁(演绎《三顾茅庐》中的张飞):“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却高卧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来,看他起不起!”
二、古代诗文阅读( 20 分)
(一)阅读李白的《行路难》, 完成 7- 8 题。(4分)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①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②。
弹剑③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④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⑤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注释:①羞逐:不愿追逐;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②赌梨栗:赌博游戏。③弹剑: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客冯谖曾屡次弹剑作歌怨己不如意。④曳裾王门:即拉起衣服前襟,出入权贵之门。⑤拥篲:燕昭王亲自扫路,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邹衍。
7、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其一,从筵席上的美酒佳肴写起,起得比较平;其二,开头就陡起,让郁积在内心里的感受,一下子喷发出来。
B.“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羞逐”两句是写自己不愿象上层社会喜欢拿斗鸡进行游戏或赌博。
C.其一,借用姜太公、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仍想出仕做官的愿望;其二,借用了韩信、贾谊的典故,写在长安时一些人对自己的嘲笑、妒忌。
D.两首诗的结尾,都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诗人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要治国家之混乱,救黎民于水火。
8、从内容或写作技巧的角度,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共同点。(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 9-11 题。(10 分)
曲江楼记(节选) 【宋】朱熹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无以宣畅郁湮,导迎清旷。乃直其南凿门通道,以临白河,而取旁近废门旧额以榜之,且为楼观以表其上。
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一目千里;而西陵诸山,空濛晻①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②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③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寤叹隐忧,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呜呼,悲哉!”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注释】①晻:昏暗不明。②曲江公: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③翛(xiāo)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9、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3分)
(1)明年:(2)临:(3)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此亦曲江公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
(2)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11、张敬夫为何发出“悲哉”的慨叹?(3分)
(三)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读古诗文,不单要读语言,更要读意蕴。读范仲淹《岳阳楼记》“ , ”,我们读到了超越个人忧乐的宏伟政治抱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担当。”
(2)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 , ”关注眼前景物,用精炼的词语、绘画一样的技法捕捉游子最真实的感受,成为传诵千古的诗句。
(3)“风”本无情,诗人却赋予它别样的情韵。“ , ”(《咸阳城东楼》),它是许浑心中萧条苍凉,惆怅不安的风。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3-15 题。(9分)
书法是中国人美育的基本途径 崔树强
①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近百年来,书法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境况,它在读书人心中的重要性出现断崖式下跌,加上书法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的抽象性,就更使得它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不被大众认知。
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高度肯定书法的艺术文化价值。宗白华充分肯定书法艺术的美学地位,认为中国人可以拿中国书法风格变迁为基础来划分中国艺术史;林语堂认为书法提供给中国人最基本的美学,因为中国绘画对韵律的崇拜源于书法,中国建筑的和谐感与形式美也是导源于书法。而且,书法所依托的载体——汉字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说,书法完全可以成为中国人美育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
③可是,当我们了解当代大众书法审美水平的现状后,更加感到书法美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恢复书法课,在我看来,这是要深入挖掘书法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学生们将来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是通过书法的学习,会懂得中国人是如何审美的,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完成他们的道德养成和人格塑造。所以,学习书法,看似小技,关系重大。
④具体来说,在写书法的过程中要入静,要专注。很多学生很聪明,可是学得不专心,而书法可以引导他们入静且专注。练习书法还要有恒心和毅力,这有助于锻炼人的意志力。而且从艺术和审美来说,写书法并不是苦差事。要引导他们领略书法的美感和活趣,不能把字写死了,让他们在书写中感受到笔墨活的趣味或生命的精神。这些潜移默化的训练和陶冶,都可以在他们身上扎根和滋养。从这个角度来讲,国家重视中小学书法教育,是要年轻一代都能懂一点书法,能够领会中华审美风范,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进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是作为中国人的一种基本素养。
⑤以美培元,培根铸魂,学校、社会和家庭应当共同发力,营造良好的书法美育环境。只有在书法学习中不断积累审美经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中国书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才能真正成为中国人美育的基本途径。
(四望梅川河整理)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书法具有抽象性艺术特征,导致它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无法被大众认知。
B.林语堂认为,书法给予中国人最基本的美学,中国绘画和建筑的美都源于书法。
C.文章认为,学生学书法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为的是接受美育熏陶,塑造人格。
D.文章阐述学生练习书法的要求时,与练习产生的作用结合分析,易于让人接受。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段在分析了书法的发展境况、艺术文化价值和群众基础后,提出中心论点。
B.宗白华的事例属于事实论据,文章用它来证明中国书法风格变迁的基础性地位。
C.③④段在结构上是递进关系,从阐述练习书法的重要性到如何练习,思路清晰。
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道理阐释通俗易懂,表达生动形象。
15、近两年,《妙墨中国心》《中国书法大会》等展现书法魅力的电视节目受到观众欢迎。这一现象体现了文中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6-17 题。(6分)
【材料一】
①在读写台灯实施细则中,新增依据标准“GB40070——2021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该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生产企业应关注产品的合规性。标准要求无论是中小学、幼儿园还是校外培训机构提供的教科书、教辅材料、考试试卷、学龄前儿童学习读物,还是教室灯具、教学多媒体等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都要求必须符合近视防控的标准。其中,标准针对普通教室照明灯具、读写作业台灯的显色指数、色温等项目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参与该标准研制过程,协会方面表示,企业需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过程中,严格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为减少我国“小眼镜”数量,保障儿童青少年用眼健康而努力。
【材料二】
②一般而言,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眼部基础疾病等都会影响儿童青少年视力。近视的发展和近距离用眼时间久、户外运动少有很大关系。科学预防近视,要从良好的用眼习惯、均衡饮食、充足睡眠上做文章。
③保证户外活动。有研究表明,增加每天日间户外活动时间,能够延缓眼轴增长、延缓近视出现。阳光下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提高眼部多巴胺的含量,增加脉络膜厚度,抑制眼轴增长,控制近视的发展。因此最好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户外运动。建议青少年每天坚持至少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学龄前的儿童,可以增加到三四个小时的户外活动。
④减少近距离用眼和电子产品使用。3岁以下儿童建议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3——6岁儿童如需使用电子产品,要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
⑤远眺是常见的缓解眼疲劳方法,双眼可以望向窗外的绿色植物、望向尽量远的地方。每次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让眼睛远视6米外不少于20秒。此外,眼保健操、干净的毛巾热敷等方式,也可以帮助缓解眼部干涩疲劳的症状。
⑥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还要培养个人卫生意识和习惯,在学校、家庭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保证充足睡眠和饮食均衡,每天睡眠不少于10个小时,可以多食用胡萝卜、蓝莓等有益于眼健康的蔬菜水果。
【材料三】
⑦当下,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层出不穷的“小眼镜”让家长们伤透了脑筋,也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然而,近视却不是唯一常见的儿童眼部疾病,孩子视力正常,并不意味着眼睛一定健康。在近期举办的国民视觉健康论坛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斜弱视与小儿眼科学科带头人、近视防控中心主任潘美华提醒家长,即使孩子视力达到学校体检标准,也不要掉以轻心,在关心孩子近视的同时,也要警惕正常视力下隐藏的眼部疾病。
⑧除近视外,斜视和弱视都是儿童的常见眼部疾病。潘美华介绍:“斜视分多种类型,有些类型的斜视对视力影响不大,例如间歇性斜视、交替性斜视等。患有这类斜视的孩子单眼视力可能达标,但眼睛外观表现有异常,视觉功能也有缺陷。一旦延误治疗,会造成孩子视觉功能不可逆转的缺陷和损害,甚至伴随有心理发育障碍。”
⑨防治要趁早。潘美华建议,家长应从孩子小时候起就到正规医疗保健机构建立眼健康档案,定期检查,关注孩子眼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发育情况,以便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矫正、早期干预。
16、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GB40070——2021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标准,对普通教室照明灯具、读写作业台灯的显色指数、色温等项目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B.阳光下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提高眼部多巴胺的含量,增加脉络膜厚度,加快眼轴增长,控制近视的发展。
C.近视不是唯一常见的儿童眼部疾病,孩子视力正常,并不意味着眼睛一定健康。
D.患有间歇性斜视、交替性斜视的孩子单眼视力可能达标,但眼睛外观表现有异常,视觉功能也有缺陷。
17、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观念更新,儿童及青少年的眼健康得到极大的关注,请结合材料内容回答,呵护中小学生健康用眼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8-21 题。(15分)
菊花开 李佩红
①节刚翻过一座山,走进冬的萧瑟。树木仍沉醉在秋天的梦境中,斑斓的秋衣还未脱尽,渠水已结了一层薄冰,几片黄叶像几尾金鱼在清浅的冰下缓游。
②应朋友邀请,我去她家赏菊。朋友的小院不大,也就二三十平方米的样子,夏天种的茄子、西红柿、辣椒,全都不见踪影,地上光秃秃的,只留下浅浅的土埂。万物萧瑟,唯有两株中国菊攀上疏篱,或一二、或三五、或八九扶持而开,绛紫微红的颜色,细而凹的花瓣,像倒扣的微型帆船,层层叠叠拢向花心,形成团状,外围几片花瓣朝外伸展,有长有短。一花一世界,这些小帆船像是为蚂蚁出门探宝准备的,一团一团的热烈是为落魄诗人准备的,而那伸展出去的花,像孩子们的手臂,砸开初冬凛冽的凝固,让暗香浮动。朋友说今早气温低,花瓣儿都冻硬了,午后温度升上来,花就缓过来了。我惊讶摄氏零下三四度的低温,菊花竟没有冻死,轻轻地抚摸花瓣儿,冰凉、软如丝绒。菊花不克制、不忍耐,它把自己当成子弹射出去,洞穿一个冰冷的季节。
③从前我是见识过各种菊花的,偏这株普通的中国菊触到我的交感神经,那些沉淀在记忆深处的菊花,清晰地在脑海中开放来。
④一次是在湖南,途经一山区服务站,见半坡上铺着一簇一簇野菊花,明艳艳的黄,妩媚中透着野性,像一群赶集去参加婚礼的农家女子,交头接耳,嬉笑玩闹,顿时觉得日子热气腾腾的。
⑤另一次是在爬武夷山途中,只见峭壁的缝隙里,独独绽着一朵黄菊,颈细长,花微斜,前面是深不可测的激流,后方是铜墙铁壁似的断崖危岩,而它就这么孤零零地,傲然站在那里,“人比黄花瘦”,却有一种“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概。
⑥还有一次是在开封公园举办的大型菊花展上,十几万盆菊花被展览者精心设计安排摆放,花团锦簇,一片盛世繁华。我向来是悲观主义,最不忍见这繁花盛景撤展时的凄凉,一如送别。花还是要野性的好,风雨飘摇中,依山依石依木而开,于萧瑟中潋滟。
⑦只是我个人的体会而已,花还是花,当开则开,该谢便谢。但是,却有几株花与我有很深的联系,是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一个符号。
⑧母亲从前爱养花,记得有一年,两盆菊花到秋天就开花了,一盆浅粉,一盆淡黄,只有几朵,倒也别致。母亲有些沮丧,一度想把它们扔掉,因父亲病重,母亲顾不上。父亲去世的那年深秋,两盆菊花一夜之间全部开放,异常繁茂,拼尽全力似的,一色的月白,白得不近人情。没几天,久病的父亲去世了。等我们埋葬了父亲,那两盆花突然萎谢了。伤心欲绝的母亲不依不饶,把花枝剪得粉身碎骨,连盆一起扔了出去,从此再不种菊花。都说花的颜色与气味有关,那菊花在我家嗅到了什么气味儿,商量好了似地集体变色。我只能解释为花也是有思想的。
⑨菊花是母亲的疼,是我们内心的伤。好在时间淡化了一切。今天突然忆起,那两盆雪白的枝繁叶茂的花仍在大脑里盘根错节,如父亲定格在中年的那张脸。
⑩还是放下沉重的话题吧,说点轻松的。
⑪冬天,北方雪锁大地,人们喜欢在暖屋里喝红茶,暖胃暖身。南方不一样,南方潮湿,易升内火。所以南方人喜欢喝绿茶,也喝清香宜人的甘菊。泡饮菊花茶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冲泡2—3分钟,看着一朵萎靡的菊花在水中缓慢打开,逐渐丰满。待到茶水酿成微黄色,再小杯呷饮,幸福的香气沁入心脾。
⑫其实,赏菊也好喝茶也好,苦难也罢幸福也罢,都是一种生活体验。人的生与死,对苍茫宇宙并无任何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人对美的感知,美对人的精神的愉悦和鼓舞。
⑬生命中遇到的美,如同信仰,让人回首往事,不至于涕泗长流,一声叹息。
18、文中说:“那些沉淀在记忆深处的菊花,清晰地在脑海中开放。”请依次写出“我”记忆深处所遇到的菊花开。(6分)
①( )——②( )——③( )——母亲养的菊花开又败——喝菊花茶,菊花在水中打开。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以菊花为行文线索,串联起作者对菊花的见闻与感悟,脉络清晰。
B.文章的②—⑥段记叙了自己的几次赏菊体验,展现了菊花不一样的美。
C.因父亲的去世,菊花在我们一家的心里留下了永远难以愈合的创伤。
D.本文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都提到菊花,且文中的菊花都与生命有关。
20、联系上下文,选择其中一句,按照要求赏析。(3分)
①一花一世界,这些小帆船像是为蚂蚁出门探宝准备的,一团一团的热烈是为落魄诗人准备的,而那伸展出去的花,像孩子们的手臂,砸开初冬凛冽的凝固,让暗香浮动。(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菊花不克制、不忍耐,它把自己当成子弹射出去,洞穿一个冰冷的季节。(赏析加点词语“洞穿”)
21、文章最后两段读来让人颇有触动,请联系全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4分)
四、名著阅读( 9分)
22、下列对名著《简爱》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阅读外国小说,要了解小说创作的背景。如简爱中,19世纪英国女性还是男权社会的附庸。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则描绘了19世纪俄国沙皇残酷统治下的社会众生相。
B.《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塑造的独特女性形象简爱,人格独立,心灵强大,具有强烈自尊心和反抗精神。作者善于运用渲染气氛、噩梦、幻觉、预感来营造气氛,构筑寓言式环境是该书一大艺术特色。
C.《简·爱》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她与她的姊妹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作品《艾格尼丝·格雷》)同时驰名文坛。
D.《简·爱》罗切斯特说自己要和英格兰小姐结婚,并且要简·爱离开的目的是想试探简·爱是否爱自己。罗切斯特先生的仆人放火烧了庄园,他为了救人,一只眼睛发炎,另一只眼睛被砸伤后瞎了。圣约翰要娶简·爱的原因是他想去印度传教,他认为简·爱是一个合适的传教士之妻。简·爱所教的孩子是阿黛勒。
23、韩国梨泰院万圣节的踩踏事件,引发同学们对国家文化信仰的热议。在“文化自信的坚守”环节中,主持人提供了传统节日背景下的《水浒传》故事,请填写此表,感受作者把传统节日气氛与英雄好汉故事的融合。(3分)
节日场景描写 | 人物故事 | 英雄的魅力 |
融和初报,乍瑞霭霁色,皇都春早。翠幕竞飞,玉勒争驰,都闻道鳌山彩结蓬莱岛,向晚色双龙衔照。绛霄楼上,彤芝盖底,仰瞻天表。”这是宣和三年东京城的① 节 | ② | 义 |
张都监向后堂深处鸳鸯楼下安排筵宴,庆赏中秋,叫唤武松到里面饮酒”,席间养娘玉兰一曲“中秋水调歌”,将节日后气氛推向高潮。 | ③ | 智 |
重阳节近,宋江便叫宋清安排大筵席,会众兄弟同赏菊花,唤做‘菊花之会’。 | 好汉菊花会 | 忠 |
24、 “指摘时弊”是《儒林外史》的艺术特点之一。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写作手法中任选一个,并结合名著的相关人物简要分析。(3分)
示例:细节描写——周进皓首穷经,大半辈子沉迷科举,屡试不中,在贡院仰天长叹,直撞号板。作者借对周进的疯癫行为的细节描写,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思想的腐蚀和毒害。
写作手法:①夸张的描写 ②冷峻的白描
五、写作(50 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写作。
命途多舛的大文豪韩愈曾说过:“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把每一次的得失都当作新的起点,做一个得失了然于心的明智的人,这才是应有的态度。所以,得与失既是终点,回望的是过去;又是起点,展望的是未来。得而不喜,失而弗忧,认真对待每一个始终,认真对待每一段历程,活在当下,这样才无愧于人生。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或思考?写一篇文章, 或记述经历,或讲述故事, 或表达感悟 。
要求: 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