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35年前即1986年高考历史第四大题填图与识图分析题,它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醒时刻不要忘记。
1986年高考历史试卷第四大题读图与识图分析题
这幅原件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档案馆的《时局图》,是清朝谢缵泰先生于1898年创作,描绘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后的时局状态。#高考真题大盘点#这道题从“阅读资料(图文)、提取信息、构建答题模型)”来看:
《时局图》是谢缵泰先生于1898年创作,描绘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后时局的漫画,原件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档案馆
第一问问的是当时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时局(1分),第二问是图中的代号(生物或符号)分别代表什么国家(3分)。考生回答了当时我国处在被帝国主义瓜分的时局,图中熊代表沙俄、蛇是指德国、青蛙指法国、太阳指日本、狮子指英国、巨鹰则是美国。描绘的是这几个国家在我国强行租借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较详细一点的历史背景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租借地”和“势力范围”这两块可有可无的遮羞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将山东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沙俄借口修建”东清铁路“,把东北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不久英国和日本纷纷效仿,这样长江流域和福建分别成为这两国的“势力范围”。因为分赃不均,难免发生利害冲突和丑态百出,为了缓和矛盾他们又相互勾结起来,互相承认各自的“势力范围”。
一年后的1899年,美国再也坐不住了,便向英、德、俄、日等六国发出照会,提出“门户开放”,实质是在其它国家的碗里也分得一杯羹,美国承认各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及已经取得的特权,同时要求在六个国家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美国全部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在感觉吃亏的英国带头支持下,这些国家纷纷支持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也达到了顶峰。
今天再回过头去看看,在百万雄狮过大江后,以《别了,司徒雷登》社论为时间界线标志,这些国家的驻华大使或迁往广州或灰溜溜、悄无声息离开了曾经横着走的国土,乖乖地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但是双标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阴魂不散,时不时还来个长臂管辖或说三道四,当年那些难兄难弟也一样在追随。。
之所以可以原谅,是因为那段历史虽饱受屈辱和磨难,但是也让我们清醒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此后一百多年,我们从觉醒时代迈进新时代,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过后来艰苦的探索,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世纪梦想。睡狮醒来,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之所以可以原谅,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中,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的变局百年未有,变革会催生新的机遇也充满着风险和挑战,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人类需要风雨同舟、荣辱与共,需要共同把我们的这个星球建设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之所以可以原谅,是因为“东方睡狮”已清醒并王者归来,在国际大舞台上,话语权已从无足轻重到举足轻重,没有必要继续与过去计较和纠缠,我们已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切实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担当!
然而,原谅不是忘记。越是原谅,越要牢记今天一切来之不易。
历史可以原谅,不会忘记,是不想让历史重演,也不会再重演!
历史可以原谅,不会忘记,是想牢记强国初心,继续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