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学生(初二历史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怎么写学生(初二历史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07-25 01:37:41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云钰

6月13日是重庆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第二天。考试科目分别为数学、道德与法治、历史。这三门学科的命题思路是什么?考题有哪些特点?对今后学科教学又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对此,市教委组织专家对试卷进行了解读。

数学

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强调灵活运用

命题专家:

今年数学试题在保持了2023年试题基本架构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部分试题的难度,更好地体现了学科的区分度。试题充分关注学生的学情,试题设计注重基础,体现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强调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

试题对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核心知识进行了重点全面的考查。如“数与代数”中的数与式、方程、函数全考查;“图形与几何”中的三角形、四边形、圆全覆盖,平移、旋转、相似变换全展示。各板块内容所占百分比与教材安排的课时比例基本一致。每种题型都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次分明。

试题命题上有“三个体现”。一是体现时代性与科学性。如试题设计了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等真实情境,反映社会生活,引导学生重视生活体验,关注社会发展。对“知识技能”目标考查的同时,更注重对核心知识、关键能力、数学素养的考查;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考查。

二是体现原创性和导向性。试题注重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避免单纯记忆、机械化训练的内容。全套试卷中,选择题、压轴题、尺规作图题(作图 填空)、动态函数问题(作图 计算)、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计算 方案选择)等题均是典型的结合教学实情的原创试题。

三是体现过程性和思维性。试题既关注对结果性目标的考查,又关注过程性目标的考查。如尺规作图题和动态函数题,完整地呈现了学生学习几何命题和探究函数性质的全过程。

老师点评:

▲重庆一中寄宿学校初中数学教师白薇点评试卷。记者 云钰 摄

重庆一中寄宿学校初中数学教师白薇认为,今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在考查了全面基础知识的同时,坚持试题原创,又融入了灵活新颖且多元化的因素,充分发挥了试题的积极导向作用。

试题中有几个很有亮点的题目。比如10题,回避了绝对值、改变符号等惯有的考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仍然是全举例法,但考查了学生是否能够仔细阅读题目,在分类列举时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该题目是单纯记忆和机械训练解决不了的问题,体现了区分度。

再如最后两个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计算能力、几何思维能力。试题引导老师们在讲解这一类型的题目时,首先自己要钻研,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善于化繁为简,培养孩子们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

贴近生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做人做事

命题专家:

今年道德与法治试题贴近生活,紧扣时代主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试题也展现了国家治理成就,增强了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比如试题关注地方“小切口”“小快灵”立法,让学生感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小快灵”护航“大民生”,展现地方人大积极作为,积极推进地方法治建设等。

试题立足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做人做事。比如第11题“时间去哪儿了”,巧妙地创设某中学生“暑假时间规划与复盘”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观察、对比该中学生的时间规划,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试题还精心选取了重庆本土素材,展现重庆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取得的良好效果,引导学生感受重庆的新发展、新变化。

老师点评:

▲重庆市第九十五初级中学校道德与法治老师徐洪燕点评试卷。记者 云钰 摄

重庆市第九十五初级中学校道德与法治老师徐洪燕认为,试题突出政治性,也注重综合性,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理念。比如第13题,通过计算、比较不同行为和事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数值,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化学、生物、数学等多学科的融合,培养考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还体现创新性,突出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比如,第5、6题“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是推导型试题的一种创新,引导考生全面、深入、辩证地认识专项整治行动可能对净化网络环境产生的广泛深刻的影响。

历史

减少了试卷情境材料的阅读量,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过程

命题专家:

今年试题精选历史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以历史的视角,引导学生加深对党和国家政策、举措的理解,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于情境阅读、理解和问题解决之中。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史论结合、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史实感悟中国共产党在其生动实践中,如何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认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筑牢文化自信之基。

试题在保持2023年题型和题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了试卷情境材料的阅读量,给学生更多思考和探究历史问题的时间。试题杜绝了直接考查知识记忆的现象,运用多种形式的图文材料创设情境,侧重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过程。

今年的试题以文字、表格、地图、图片、示意图等多种形式的材料设置情境,让问题生长在情境中,促使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有效考查学生独立自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点评:

▲重庆市字水中学历史教师徐敏点评试卷。记者 云钰 摄

重庆市字水中学历史教师徐敏认为,试题秉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的理念,进一步体现了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如将国家历史课程与重庆地方历史课程内容进行关联考查,解放碑、国泰剧院等建筑被写入考题,集必备知识、学习方法考查与价值观引导于一体,通过探究古代、近代、现代的建筑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让学生认识建筑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试题引导广大历史教师要变革课堂教学方式,避免片面、孤立处理教学内容的现象,开展大单元、大概念教学,落实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还引导师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比如17题以建筑物外部特征的考查为切入点,答案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观察,建构了历史与生活的联系。

此外,试题减少了试卷情境材料的阅读量,引导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足思考发言的时间和空间。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