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分析(198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1980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分析(198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07-24 22:17:44

我1981年参加高考,从民间角度说说一些相关重要历史事实。

1.当年高考理科总分600分,文科总分550分。各省都是理科分数线高,所以,在讨论那个年代各省分数线时,先要弄清楚文理,否则比较没有意义。另外,高考英语80年不计入总分,81年50%计入总分,但英语专业100%计入总分,中专仍然不计入总分。

2.当年本科、专科、中专都根据高考成绩录取,没有“小中专”(初中毕业生)。统一高考,一张试卷,划线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依次为:重点本科线——普通本科线——省(部)属专科线——地属专科线——省(部)属中专线——地属中专线。只要上了线,填报志愿得当,一般都会录取。录取分数线最低的是师范类、农林类。

3.当年城镇户籍的学生考取学校的比例(注意,是比例,不是绝对人数),远低于农村户籍。原因有二:一是城镇户籍的学生复读比例很低,二是城镇户籍学生整体上没有农村户籍学生刻苦。再深究,高考是农村人的唯一出路,而城里孩子就业门路比较广,包括:接父母班;参加统一招工;读父母系统内部培训学校(稍晚几年就有了技校,毕业后可当工人)。我们班有个同学高考发挥失常,正在犹豫要不要复读,他父母给他争取到一个税务系统内部培训名额,培训一年即可参加工作。

4.农村很多学生复读,都是没上中专分数线的。这一点与以唐尚珺为代表的复读原因完全不一样。当时复读一两年,考上或没考上都很正常,复读三五年,也不乏其人,我知道最长的两个是参加8届高考,从1978考到1985,一个考上某师专,一个考上某材料专科学校。

5.用今天眼光看,当时试卷非常容易,容易的原因是当年办学硬件差,学制短,师资参差,而且农村学生在小学高年级、初中大多“半农半读”,不是我们笨或不努力。高考竞争非常激烈。网上数据1981年录取率是10.3%,这可能是录取人数与参加高考人数(预考已经刷掉一半)的比例吧?如果把全部高中毕业生作为分母,也许只有5%?那个时候,填报志愿的依据就是一张8开小报(约37×26cm),第一版是政策性文章,第四版是各地先进经验介绍,而第二版、第三版才是全国所有在本省招生学校及其专业、招生人数的介绍。哪里像现在,“招生专业目录”是厚厚的两本书(文理各一)。从这个角度看,当年“考上中专相当于211,考上本科相当于985”的说法不算太夸张。

6.当年的应届考生小学是5年制,初中2年制,高中二年制。如果说我们18岁当老师,退休时有42年教龄,请不要怀疑。中专毕业18岁参加工作,专科生毕业19岁参加工作,本科生毕业20岁参加工作。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