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君
1977年高考,是文革之后的第一次高考,中断10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破除了出身论,给千万青年人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1977年高考不但在中国教育史上,而且在中国现当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77年高考,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冬季高考,570万人走上考场,国家命运由此改变。
查全性
说起1977年的高考,不得不提及一人——查全性,他1977年面谏邓小平同志,首倡恢复高考,邓公虚怀若谷,从国家、民族发展的角度出发,采纳建议。查全性被誉为"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后来成为院士,在武汉大学工作。
查全性院士
邓小平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1977年10月21号,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恢复高考为那些渴望知识,心怀希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足以影响一生的求学机会。他们在无数个寒冷的夜晚,点上一盏煤油灯,刻苦读书。
走向考场
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朴素的衣着、坚定的步伐、那个年代特有的精神风貌,眼神中藏不住对知识的渴望。考生年纪差别很大,有的已婚,有的有了孩子,有的还未成年,但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上了考场。
江苏准考证
薄薄的纸片、黑白照片,简陋、简单是当年准考证的特点。一张 小小的准考证见证一个历史。
湖南准考证
寒冷的冬季、简陋的考场、拼搏的考生,这就是1977年的高考。
奋笔疾书
思考
辽宁语文试卷(尚德君 拍摄)
辽宁语文试卷(尚德君 拍摄)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1977年的高考试题在今天考生看来很简单,甚至大部分只有初中水平。但这就是真实的历史,毕竟高考中断10年,绝大多数考生的基础很薄弱,因此也就理解了当年的试题难度了。
山东史地试题
山东英语试题
由于文革停考10年,1977年恢复高考后积累了10年的考生集中3在1977年—1979年三年报考,因此这三年高考人数特别多,但高校招生人数未变,导致录取率极低。
欢迎新同学
1977年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比例只有4.74%,远远低于今天动辄70%或80%的录取率。当年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百里挑一也不为过,考上大学的是幸运儿,真正的天之骄之。当年的大学,学费很少,还有补助,省点花够一日三餐。大学生毕业包分配,不愁没有工作,身份是国家干部,后来多数成为栋梁之材。
清华大学1977级学生在上课
大学生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尽管学习条件远远不如今天,但他们刻苦读书,学风远远超过今天大多数的学生。
本文由作者尚德君原创,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授权。图片未标明者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