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随堂练习试卷(八年级全题型练习册)

八年级随堂练习试卷(八年级全题型练习册)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14 19:25:36

2022-2023 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下册随堂练习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 120 分,练习时间 12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共 27 分)

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7 分。1~4 小题,6~7 小颗.每题 2 分;5 小题,8~11 小题,每题 3 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翘.首( qiáo ) 铭.记( míng ) 坦荡如砥.( dǐ )

B .由衷.( zhōng ) 诘.责( jí ) 惟妙惟肖.(xiào )

C .镌.刻( juān) 畸.形( jī ) 锐不可当.( dāng )

D .遁.形( dùn) 踌躇.( chú ) 纷至沓.来( tà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随着全民阅读的深入推进,网络文学发展迈入黄金时期,优质作品不 断 ,已成为文化产业链重要的创意源头。但是,作为新兴行业,目前依 然存在不少有待 的问题。对网络文学的版权保护,是 作品原创、 繁荣网络文学产业生态的基石,对于推动“全民阅读”工作,护航青少年健康成 长,繁荣、传播中国文化都有着长远和重要作用。

A .涌现 改善 激发

B .涌现 改进 激励

C .出现 改善 激励

D .出现 改进 激发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凭借其独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大年初一晚播出后,迅速引发现象级传播。②节目播出当晚,话题阅读量超过 4.5 亿。③《典籍里的中国》聚焦流传千古的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 发扬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④在这个特殊的春节,“文化 盛宴”开启新春,不仅让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们彼此心心相连,也让当代中国人跨 越时空与华夏先贤们心灵相通。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0 年至 2021 年冰雪季,各地紧紧抓住冬奥文化宣传的黄金机遇期,纷纷 开展冰雪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兰州市的 3 家滑雪场联合成立了□兰州冰雪运动 旅游联盟□组织,共同打造冰雪运动旅游品牌□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推 出冰雪旅游电子地图,直观展现沈阳冰雪线路□冰雪景点等信息;黑龙江省广播 电视台策划制作了大型户外冰雪体验竟技类节目《沸腾吧!冰雪》......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5.下面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首联点题,写出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 .“山随平野尽”一句中“随”“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

C .颈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和黄昏的天边云霞,宛如两幅图画,令人陶醉。

D .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 情。

阅读《小草“凶悍”与生态平衡》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草“凶悍”与生态平衡 张田勘

①自然最常见的植物可能就是小草了,尤其是一年生小草,只有短短一年的 生存期,却要忍受狂风暴雨,任万物践踏。但是,人们从小草的卑微中发现了它 们的伟大和优势。只要见过从石头下面长出的小草,你就会认可,小草无比坚韧, 身负千钧重压,也要顽强生长。

②世界上的小草(泛指草本植物)有 30 多万种,“幸福草”就是其中一种。 幸福草的正式名称是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桔梗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有独特 的生物学特征:根状茎,茎直立,高达 2.5 米:叶成针形或线状被针形,长 5~12 厘米。与其他草本植物相比,它不只是坚韧顽强,还可以用强悍,甚至凶悍来形 容。

③幸福草开出的花朵,花簇艳丽、色泽金黄,有“加拿大金条”之称。正因 为它花朵艳丽又富意财富,1935 年,幸福草被引入上海,作为一种观赏花卉进 行培植。在不到 100 年的时间,幸福草获得了更多别名,如黄莺花、麒麟草、金 棒草等。在引种中国后,幸福草的生命力变得格外强悍,它渐渐逸出园林,从美 艳小草变为恶性杂草,被称为“霸王花”。它主要生长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 农田边,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导致其他植物 死亡,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也造成了不小的生态灾难。

④幸福草在加拿大时本性“温良”,在欧洲,该植物已有 700 多年的观赏和 用药历史,主要用以治疗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糖尿病等疾病。 此外,一枝黄花的品种有很多,全球约有 125 种,中国原产的有 4 种,其中毛果 一枝黄花在中医中也可入药,具有疏风泄热、解毒消肿的功效。但是,原产于加 拿大的幸福草到了中国之后,蔓延到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南等地区的野 外,成为恶草。

⑤为什么幸福草会成为“霸王花”?目前,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耗时 10 多年,对全球 471 个采样点的 2062 份幸福草进行细胞地理学研究后,研究人员 发现,本性“温良”的幸福草采用了适应性演化而变得富有入侵性和排他性,通 过排斥其他植物共享土地、水分和养分,保证自己的生存。这种适应性演化又以 其细胞核基因组的改变为条件。这又一次证明了适者生存理论,植物、动物、微 生物都是如此演化而来的。

⑥幸福草的这种生存策略造就其“霸王花”的地位,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灾难。 目前,对于幸福草最好的控制方式是,秋季人工拔出或是机械耕翻,春天在其出 苗时用化学除草剂来喷洒根除。即便这样,要根除霸道的幸福草也很难,需要好 几年时间。

⑦不过,对于幸福草;除了清除也可以利用。可以作为观赏花来栽培,它比 很多廉价的花卉还要便宜,而且幸福草生命力极强,放在水里养一周都不会枯萎, 这也使得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这种杂草栽培食用菌, 以缓解食用菌生产原料短缺的问题,减少木材消耗,保护环境。还有一些养殖户 也尝试将幸福草变为饲料,喂养兔子等动物,以降低养殖成本。

⑧其实,所有凶悍的入侵小草,如互花米草、水葫芦、薇甘菊、凤眼莲、豚 草、毒麦等都可以用疏和堵的方式来治理,如果治理得当,生物多样性保护也能 柳暗花明。幸福草“凶悍”也意味着,只要适应环境,任何生物都会演化出强大 的生命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更应如此。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6.下面有关“幸福草”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引种中国后,幸福草的生命力变得格外强悍,它渐渐逸出园林,从美 艳小草变为恶性杂草,因此,幸福草获得了更多别名,如黄莺花、麒麟草、金棒 草等,甚至被叫做“霸王花”。 B .幸福草的正式名称是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桔梗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生长在加拿大时本性“温良”。

C .在欧洲,幸福草已有 700 多年的观赏和用药历史,主要用以治疗慢性 肾炎、膀眺炎、尿路结石、风湿、糖尿病等疾病。

D .本性“温良”的幸福草通过排斥其他植物共享土地、水分和养分,保 证自己的生存,采用了适应性演化而变得富有入侵性和排他性。

7.下面对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是( )

A .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幸福草的坚韧顽强、甚至凶 悍的特征。

B .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幸福草的坚韧顽强、甚至凶 悍的特征。

C .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幸福草是桔梗目菊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

D .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幸福草是桔梗目菊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是( )

A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所有凶悍的入侵小草,如果治理得当,也 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灾难。

B. 第④段中加点词“约有”是对全球一枝黄花的品种的大概统计,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⑥段中加点词“这样”是指前文的“秋季人工拔出或是机械耕翻,春天 在其出苗时用化学除草剂来喷洒根除。”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关于幸福草的来历、生物 特征和演化的科学研容成果。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 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 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 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 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 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年且.九十 且:将近

B .惩.山北之塞 惩:受惩罚

C .杂然相许. 许:赞同

D .寒暑易.节 易:更替 10.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 .甚矣,汝之不惠

D .无陇断焉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 暗示移山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

B .愚公对移山的坚定信心来自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 人力是无穷的,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

C .文末叙述“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被移走, 采用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宣扬了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

D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中国古代劳 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魄力和坚强毅力。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93 分)

12.古诗文填空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6)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7) ,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8)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服虔①既善春秋,将为注,欲参考同异。闻崔烈②集门生讲传,遂匿姓名,为 烈门人赁 ③作食。每当至讲时,辄窃听户壁间。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诸生叙其短 长。烈闻,不测何人。然素闻虔名,意疑之。明蚤 ④往,及未寤,便呼:“子慎! 子慎!”虔不觉惊应,遂相与友善。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服虔:字子慎,东汉时古文经学家。②崔烈:字威考。③赁:雇佣。④蚤: 早上。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 分)

(1)辄窃.听户壁间 窃:

(2)虔不觉惊应. 应: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

译文:

15.本文从哪两件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段互学交友的佳话?服虔是一个怎样的 人?(3 分) 答: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5 分) 阅读《冬日红薯香》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冬日红薯香

①周末爬山回来,路过老城的小巷道,华灯初上,路边一个推着旧油桶改造 成烤炉的老爷爷边走边吆喝:“红薯,红薯,香喷喷的烤红薯!”儿子好奇,跟在 老爷爷身后盯着老爷爷看,妻子就喊住老爷爷,买了三个烤红薯,捧着热气腾腾 的烤红薯,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很多年前……

②小时候每年秋后,父亲都要领着我们去坡地挖红薯,人多地少,父亲舍不 得川道的良田栽种红薯,就在山坡上开垦荒地,荒地地薄多砂石,但红薯不挑地 儿易生长。父亲拉着架子车,母亲在后面推着,我们姐仨在架子车上大声地唱着 歌,秋高气爽,山头上飘看几朵棉花云。当我们站在地头,面前猛然出现了两个 大坑,坡地的庄稼每年都要被野猪糟踢,父亲愤愤地咒骂着。这时母亲已经举起 铲子,只一下,一窝六七个沾着泥土胖胖的红薯,就裸露了出来,有一个被铲子 从中间劈开了,橙黄的表面渗出乳白色的汁液。父亲愠怒的脸立即多云转睛,也 举起了铲子挖了下去,又是一窝五胞胎,望着饱满的粉红色的红薯,父亲的兴致 又来了,满山谷回荡着父亲浑厚的秦腔吼声。

③那几天,我们就一直在坡地挖红薯,红薯堆了满满一院子,从此后每餐都 会有红薯吃了,但是红薯吃多了,胃返酸,母亲就变着花样给我们做饭,这餐红 薯稀饭,下一餐蒸红薯,还把红薯切成片,晒成红薯干。

④天渐渐冷了后,父亲就生了盆火,我们都紧紧盯着父亲,火盆的边上父亲 放着几个红薯在烤着,火光映着父亲半眯着眼睛的脸,过一会儿,父亲的眼睛睁 大了,我们都眼巴巴地,口水几乎流下来了。谁知父亲翻了一下红薯,继续眯起 了眼睛,等到我们昏昏欲睡了,猛然闻到烤红薯的香味,睁开眼,父亲已掰开了 烤红薯,接过来大咬一口,香喷喷热乎乎的薯香就弥漫了整个屋子。

⑤红薯丰收了,窖藏不了,父亲就和母亲把堆在房后的红薯洗干净,把一个 个红薯擦成碎渣,倒入大木盆中加水搅拌,再用滤包过滤,等沉淀几个时辰,再 把水排干净,木盆底部沉淀一层白色厚厚的红薯淀粉。只要半天淀粉就晒干了, 然后取出来在案板上擀成粉末,舀一多半倒进木盆里,不断地加水加淀粉搅拌搓 揉。等表面光滑不粘手了,扯着感觉有了劲道,这就算揉好了,放置在案板上盖 着棉布醒面。

⑥这当儿,母亲就生火开始烧水,等水翻滚了,这时候,父亲就拿了一个特 制的漏瓢,扯一块淀粉面团,放在漏瓢里,一只手拍打着面团,几股筷子般粗细 的粉条就晃晃悠悠往锅里落,等进了沸水里却变成了一团丝状,只需煮三五分钟, 哥哥就伸进长筷子捞到旁边的冷水里,然后把长粉条剪成两米长短,母亲和姐姐 的任务就是把粉条挂在木杆上,拿到院子里晾晒,并细心地把黏在一起的粉条分 离开。冬日晾晒两三个日头,红薯粉条就好了。母亲打了包赶集去卖,那时候卖 手工粉条的少,不到天黑粉条就卖完了。自从家里开始做红薯粉条,我们就不必 每天皱着眉头吃红薯了,经济也宽裕不少,后来父母就供我上了中学最后考了大 学。

⑦如今我离开老家乡下,进城生活了二十多年了,母亲经常捎一些刚刨出土 的红薯,闻着都有一种亲切的有食欲的薯香味道。特别是在寒冬来临,吃着甘甜 喷香的红薯,感觉身心是无比满足和温暖。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我”回忆有关红薯的几件事。

答:

17.请结合语境,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父亲愠怒的脸立即多云转睛,也举起了铲子挖了下去,又是一窝五胞胎,望 着饱满的粉红色的红薯,父亲的兴致又来了,满山谷回荡着父亲浑厚的秦腔吼声。

18.联系全文,分析以“冬日红薯香”为题的作用。

答:

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

A .文章开头写老爷爷边走边吆喝:“红薯,红薯,香喷喷的烤红薯!”触发了 作者的情思,从而勾起作者对儿时的回忆。

B .文中第②段写“面前猛然出现了两个大坑”父亲的咒骂和后文父亲“惕怒 的脸立即多云转晴”形成了对比,写出了红薯在父亲心中的重要地位。

C .第⑥段写到“我们就不必每天皱着眉头吃红薯了。”结尾却写到“吃着甘甜 喷香的红薯,感觉身心是无比满足和温暖。”说明作者现在长大了懂得了红薯包 含着父母的艰辛,以前不懂事才会“皱着眉头吃红薯”。

D .文中第②段环境描写:“秋高气爽,山头上飘着几朵棉花云。”渲染出一家 人去挖红薯时幸福、愉快的氛围,衬托出一家人在即将丰收红薯时的快乐心情。

E .文章第⑤⑥段中用细节描写的方式,展现出一家人在制作红薯粉时的整个 过程,描写这样繁琐的劳动方式却获得微薄收人,为下文父母因此供我上大学做 铺垫。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3 分)

(一)综合性学习(5 分)

2021 年天津市政府部署 134 项重点工作,其中包含“深入推进技术发展” 工作,某班以“天津市政府深入推进技术发展”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 100 家,而其中一家就来自天津的老牌民营企业。坚持 制造业立市,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研发转化,是天津在全球格局变化和国内 产业整体升级的方向。

材料二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着力打造集成电路、车联网等 10 大产业链,加快串链、补链、强链,提高产业配套率发展壮大信息安全、动 力电池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启动建设 10 个市级主题园区。

材料三 近年来天津市政府深入推进技术发展资金投入情况调查表

材料四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守住耕地红 线,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10 月底前建成 26 万亩高标准农田,年底前完成新 建 20 万亩设施农业,增加 20 万亩露地蔬菜和经济作物,深入推进小站稻产业振 兴。

20.上面四则材料与“天津市政府深入推进技术发展”无关的一则是

2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探究天津市政府深入推进技术发展的举措。

答:

(二)名著阅读(8 分)

2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原名是《 》,这是美国的著名记者( ) 的著作,可以说,他是第一个采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第一个采访红区的 西方记者。在陕北,作者采访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有( )、( )、 ( )、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他描述了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 的家庭环境和少年时代,试图从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23. 《 》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 )国杰出 昆虫学家( )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 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六、(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24.作文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我们希望得到他人 的欣赏,他人的欣赏如暖流滋润心田,让人获得奋进的力量;我们也要学会欣赏 他人,欣赏他人会在自己心中播下善与爱的种子,不断提升人生境界;我们还要 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才会内心有光,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 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 600 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 地名。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