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48分,第Ⅱ卷表述题102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48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①水尤清冽 冽∶冷 (《小石潭记》)
②子宁不嗣音 宁:岂 (《子衿》)
B.①其船背稍夷 夷:平 (《核舟记》)
②左右芼之 芼:挑选 (《关睢》)
C.①白露未晞 晞∶干 (《蒹葭》)
②式微式微 微:如果不是(《式微》)
D.①选贤与能 与:推举(《礼记》二则)
②北冥有鱼 冥:海(庄子)二则)
2.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年轻女子、
年经男子、滑稽人物、老年妇女。
B.“城阙辅三秦”中的“三泰”是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秦王朝
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
- 《礼记》是战国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马克·吐温,关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
险记》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从开齐开足体育课“让孩子们跑起来”,到加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推动“青少年模式”覆盖更多网络平台,到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一系列有力举措,形成从身体到心理、从线上到线下的立体守护,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健康、快乐、温暖的童年时光。
B.奥密克我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潜伏期短,而拥有约2500万人口的上海,具有人员流动性大、密度高,老龄化程度深,老旧里弄和城中村疫情极易蔓延等特点。
C.“公园建在家门口,出门就能见绿。”谈起现在的生态环境,秦安市岱岳区粥店街
道居民程女士连声赞叹。岱岳区所建的口袋公园、城中湿地,所增扩的绿道、绿地,生态家园越来越美。
- 从少年儿童阅读上看,目前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我们对于少年儿童阅读的研究和引导不够,没有解决好“孩子们阅读什么书”“孩子们怎么更好阅读”这个问题。第二个是阅读方法问题。比如,亲子共读、班级共读、整本书共读等有助于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都有待进一步推广。只有帮助少年儿童改进阅读方法,才能够提高少年儿童阅读的效率。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
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B.的确如此,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
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殷力以及获胜的意志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上述种种毫无法律依据的矛盾,存话在萌生它们的这个社会秩序里。
C.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提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
D.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拇碎石块。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胖也已经有了裂缝。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研究中国文化、探究中国文化精神, , , , , 。
①注重田野调查
②而要梳根大地、连通地气
③为此,要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④切不可坐在书斋里
⑤一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中华文化血脉
A.④②③①⑤B.③④②⑤①C.③②⑤①④D.④③②①⑤
6.依据《每日一读》,下列对有关诗词歌写错误的一项是
A.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
B.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C.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周邦彦《齐天乐》)
D.小山重叠今明灭,粪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
②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_a__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宇面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 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矾池中,被瞧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 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 b 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晓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闹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同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凤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③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果水_c__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 这些人来自远处地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④好像是因为那些披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因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朝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__d__的银盘。
⑤攀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__e__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 依次填入选文横线 abcde 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晶莹 隐约 如水 大大 吵闹
B.碧绿 隐约 辉映 硕大 喧腾
C.绿色 辉映 映照 大大 喧嚣
D.碧绿 散发 隐约 硕大 喧闹
8.下列选项选文没有写到的一项是
A.恬淡的百姓生活B.五彩斑斓的古城夜
C.静谧澄澈的旷野D.沧桑巨变的人间
9.下列对选文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行文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展现了这滴水的一段奇幻生命旅程,展现了作者的情感。
B.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既让这滴水显得欢快,又使读者对文章产生兴趣和深厚的印象。
C.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想、但、确实、被”的运用着力刻画了这滴水调皮可爱的形象。
D.文末这滴水“跃入江流,奔向大海”,增强了选文的气势,意境大开。
10.下列对选文语言特点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语言抒情化,节奏感强,富有诗意。
B.语句以短句居多,节奏如一,富有气势。
C.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D.善于营造清丽纯粹的境界,还原生命的本真色彩。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围,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园,然后能自强也。④故曰∶ 教学相长也。⑤《兑命》曰“学学半。”⑥其此之谓乎
【乙】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以上两文均节选自《礼记学记》)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B.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C.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卖柑者言》)
D.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12.下列句子感情基调把握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句要读出惋惜、遗憾的感情
B.第②句要读出沉重感
C.第③句要读出振奋感
D.第④句要读欣喜的感觉
1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都运用了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
B.都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
C.都使用了对偶句式
D.都连用铺排,强化了说理效果
1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学学半”的意思是能教别人,就学会了一半。
B.乙文“念终始典于学”的意思是自始至终要想着学习。
C.甲文中的“教学相长”指的是在同一个主体身上,学与教互相促进。
D.乙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为先。
四、(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疯宽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5.下列对该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咏梅,表现了词人孤高傲世的情怀。
B.“独自愁”与前句“寂寞”相呼应,“更着”二字力重千钧。
C.“一任群芳妒”是写“群芳”的狭隘心胸和嫉妒心理。以反衬梅花的虚怀若谷。
D.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借梅花表现了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
16.下列对该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卜算子·咏梅》在立意上与韩愈的《马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B.词人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落窦凄清的气氛。
C.写的是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但真正要表现的是词人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宽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侵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生命的表白,是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应和。
第Ⅱ卷(表述题102分)
五、(19分)
17.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或为加点汉字规范加注拼音。(2分,每小题1分,错1空扣0.5分)
(1)mò()然 浩jié() yíng()绕 怒不可è()
(2)卑鄙()缄()默 挑拨离间() 幽悄()
18.请结合材料,完成以下两个任务。(4分)
材料一
甲骨文的“雨”字
材料二
谷 雨
清·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皱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问.
材料三∶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可以清火、辟邪、明目,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的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谷雨茶也就是两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
- 任务一请你从字的形态、意义两个方面对材料一的图片进行解说。(2分)
- 任务二∶为了更好地宣传“谷雨”节气,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写到的“谷雨”习俗,写一句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6分)
(1)下面是某同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时,整理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将下列各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填写在思维导图的相应位置,正确的顺序是∶(4分)
① ② ③ ④ (只填序号)。
A.解救朱赫来 B.铲雪坑路 C.打消“自杀”念头 D.加入骑兵部队
(2)填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2分)
20.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7分)
(1)_____________,同是宦游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蒹葭采采, (《蒹葭》)
(3)天之苍苍,___?(《北冥有鱼》)
(4)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____。(《大道之行也》)
(6)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壕吏》)
(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六、(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世为农家,九岁能文,毕士安见而器之。太平兴国八年擢进士,知长洲县。同年生罗处约时宰吴县,日相与赋咏,人多传诵。端拱二年,太宗亲试贡士,召禹偁,赋诗立就。上悦曰:“
此不逾月遍天下矣。”即拜左司谏、知制诰。未几,判大理寺,庐州妖尼道安诬讼徐铉,道安当反坐,有诏勿治。禹偁抗疏雪铉,请论道安罪,坐贬商州团练副使。四年召拜左正言上以其性刚直不容物命宰相戒之。
至道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知审官院。诏命有不便者,多所论奏。(太祖)孝章皇后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
初,禹偁尝草《李继迁制》,继迁送马五十匹为润笔,禹偁却之。及出滁,闽人郑褒徒步来谒,禹偁爱其儒雅,为买一马。或言买马亏价者,太宗曰:“彼能却继迁五十马,顾肯亏一马价哉?”移知扬州。真宗即位,迁秩刑部,会诏求直言,禹偁上疏言五事,疏奏,召还,复知制诰。尝作《三黜赋》以见志,其卒章云:“屈于身而不屈于道兮,虽百谪而何亏!”
(节选自《宋史王禹偁传》)
【注释】①毕士安北宋初年宰相、诗人。②端拱(988年-989年)∶宋太宗的第三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两年。③反坐∶对诬告者处以刑罚。④梓宫∶皇帝或皇后的棺材。
21.用“/”给选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3处。(3分)
四年召拜左正言上以其性刚直不容物命宰相戒之,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此不逾月遍天下矣
(2)后尝母仪天下
(3)及出滁
(4)闽人郑褒徒步来谒
2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被能却继迁五十马,顾肯亏一马价哉
(2)届于身而不屈于道兮,虽百谪而何亏!
24.王禹偶除了性情刚直外,还有哪些优秀品质?(4分)
七、(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花开的声音
陈文和
①花开也有声音么?
②一个夏季的晚上,我在住家的阳台上,就捕捉到昙花开放的声音。那棵昙花的花苞早在两三天前就显露出了雏形,这个“雏形”的花苞越来越大,在枝头垂首有如纺锤。那一夜,我估摸它会开放的,便在阳台彻夜守护着,耐心地等待,等待。近午夜十一时,那美好的时刻终于在焦灼的期待中来到了。它的花苞慢慢地鼓胀起来,好像原先干瘪的汽球一下子灌进了风,紧接着,我便听到一声“噗”的响动,那是我盼望已久的昙花开放的声音。只见那由许多纤长洁白的花瓣组成的花蕊,快速、灿然地开放了。痴迷间,眼前仿佛跳出了一个长袖善舞的倩女,只一刹那,便羞煞了天际那半轮夏月,那美的光焰,撒向城市街道,使夜的峡谷为之闪闪发亮。
③除了昙花,我还真切地听到茶花开放的声音。茶花的开放可不是那种“急性子”,早在夏季时,它的蓓蕾就在枝叶间开始孕育,开头只有一粒米那般大小,和叶芽的形状几乎难以分辨,过了好几天,它的雏形才微微显露出来,又再好几天,它那结实的体态和叶芽松动的体态才泾渭分明。茶花花苞的长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一个长途旅者,走过了夏天,又走过了秋天,到了冬季,那一头尖的椭圆花苞,那花瓣如鳞片重重包裹的花苞,才终于展现在你的面前,但距离开放仍有些日子。我栽在阳台的那一株茶花,叫“五宝茶花”,枝头共有十几个花苞,它们之间好像有个约定,谁先开谁后开。那一天是休息日,我终于看到第一颗准备开放的花苞有些异样了,它在微微地颤动、颤动,仿佛是个睡美人,在阳台上睡了许久、许久,此刻才在深绿色的枝叶间苏醒,惺忪的眼眸,抖动的睫毛,微微地张开,张开。那张开的声音,和昙花的那一声“噗”完全相反,它是那么细微,那么柔和,那么舒缓。昙花开放的声音是短促的,茶花开放的声音是悠长的,不管短促或悠长,都是那么动听,那么迷人。由此我认定:花开的声音是自然界一种最美妙的乐曲,或者说是一种天籁吧!
④花儿这样,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何尝不是如此。当它突然出现时,也会有一种异样的信息,一种类似花开的声音,那是一种文明之花开放的声音。美好事物的孕育、萌发、成熟,也有个渐进的过程,或许中间还会出现一波三折,受到某种压抑和禁锢。当它“破茧而出”或“破墙而出”时,会出现多大的冲击波啊,那一瞬间闪亮的冲击,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无限的惊喜。这种声音,你只有保持一份纯净、洁白的心态,于细微处才能听到。对于美好的事物,不要有疏离感,要把它置于自己的关爱之下,用自己的羽翼和体温去为它孵化和催生,这样,你就可以及时地听到另一种“天籁”了。
⑤长时间以来,我都迷恋于谛听各种花开的声音。我始终认为,在人世间,倾述是一种方式,谛听也是一种方式。一个人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是十分幸福的,因为花开的那一刹那,会最充分地展开事物的内秀和外美,会给你带来一种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
(选文有改动)
25.选文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4分)
26.除了比喻之外,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还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痴迷间,眼前仿佛跳出了一个长袖善舞的倩女,只一刹那,便羞煞了天际那半轮夏月,那美的光焰,撒向城市街道,使夜的峡谷为之闪闪发亮。
27.作者“迷恋于谛听各种花开的声音”的原因是什么(4分)
28.观照全文,作者是如何由物及理,从自然之花联想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的?(4分)
八、作文(50分,其中含书写分5分)
2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慢,是心灵在栖息,体现生活的深沉恬静,有时生活需要放慢脚步,宠辱不惊,才能在时光中更加安定从容,轻松惬意∶快,是心灵在成长,彰显人生的激情澎湃,有时生活需要加快步伐,努力奋斗,才能在岁月中更加丰盈充沛、潇洒自信……生活就是这样,徐疾有致才能让我们感悟到人生的美好。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别着急,慢慢来
题目二:加快______的步伐
写作提示∶①体裁为记叙文∶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