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期末考卷变成一次次闯关游戏,
一道道题目变成“学科小达人”的闯关环节……
近期,南海区各中小学
迎来了“双减”政策下的第一个期末考。
南海多所学校将“学考”变“乐考”,
让孩子们玩着游戏就把期末考过了。
让我们走进这些学校
看看最新的“考”法?
纸笔考试变大闯关
学生“玩”中展综合素养
虽然是第一次尝试完全无纸笔测评,但南海各镇街的学校都创意十足,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融入了特色教育的学习内容。
丹灶镇罗行小学
“请你背诵一下《梅花》吧!”“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月10日,丹灶镇罗行小学一、二年级各班级传出了诵读经典的朗朗童声。在语文非笔试考查中,老师们随意抽查如《风》《敕勒歌》《咏鹅》《画》等美文诗篇,学生的朗读背诵时而抑扬顿挫、时而婉转悦耳,让老师频频点头。
桂城灯湖小学
在桂城灯湖小学的期末综合评价现场,孩子们则在进行一个“寻找灯湖的颜色”游戏。他们用英语描述身边花、草、旗子、校服等物体的颜色,在一个又一个的生活情景中闯关,玩游戏的同时又增强了对学校特色文化的认识。
盐步中心小学的学生开心展示自己闯关成功的卡片。
大沥盐步中心小学
在大沥盐步中心小学的期末考查现场,孩子们手上拿着一张张“游考卡”,进入闯关区,在“诗词大擂台”“动手小作坊”“最强大脑”等学科趣味关卡之间乘风破浪。
里水展旗学校
里水展旗学校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则收到了“小熊能量收集卡” ,他们在语文大比拼和数学擂台赛中收集花朵、松果、小鱼等能量,准备参加森林冬季联欢会。
西樵中心小学在“知识丛林”中闯关。
西樵中心小学
西樵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则发起了一场“知识丛林大闯关”,孩子们戴着动物头饰,通过口述小作文、搭配数量词等,展现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游戏很有趣,也检验到了我这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很开心!”101班学生王一涵说。
面向学生的“乐考”
面向教师的“大考”
取消单一的书面测试,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宫殿的梦幻之旅,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但其实每一道环节的考查都是老师们精心设计的。
“期末综合评价涉及多门学科,需关注学生思维、体能、心理等核心素养的形成。无纸笔考试内容远比出一张试卷有难度,既要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也要通过测评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也要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以此采用一对一的个性化评价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桂城街道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室主任陈非非表示。
文翰小学教师团队精心筹备无纸化测评活动。
“从本学期16、17周开始,我们就召开了备课组长会议,并着手研究开展相关活动,比如一年级语文就设计了拼音我会读、认字我最棒、学习我能行等环节,力求让学生用一种更有趣、更能接受的方式开展期末考核。”在文翰小学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长沈诗敏看来,这场考试较之以往的纸笔测试,能让学生面对期末考的心态更轻松,减轻焦虑和负担,同时,又带给他们结束一学期学习的满满仪式感。
丰富的考试场景、情境化的试题创意,给老师们提出了教学能力提升的新要求,这场考试既考察了学生,其实也是对老师的一场考验。
西樵中心小学校长刘凤珍认为,跳出试卷来进行综合测评,对老师的教学综合素养要求会更高:“出题、想形式,都很考验老师们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和对教学目标的掌握。教材重点在哪里?知识需要怎样检测才能达到考察目的?怎样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综合素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对一二年级学生的考察,我们不强调结果,而是注重平常教学中的观察反馈,比如学生课堂表现、回答问题质量等。低年级阶段,学校教育核心任务是保护天性、引发学习兴趣。”南海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益贵表示,在“双减”政策下,学校更加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和考察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学校不再“唯分数论”,更多孩子在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等方面发挥着自己的特长。
END
春节将至
珠江时报记者带你打卡
里水“云上花市”
↓↓↓
↑↑点击关注珠江时报视频号
给你最好看的视频
点击下图
参与“高桩舞狮”游戏
看看你能得多少分?
通关可抽取红包
????????
来源:珠江时报
文: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罗炽娴 通讯员 陈善炀 熊兴旺 梁丽霞 刘咏梅 陈韵滢,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雷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