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O学奥数,考KET、PET和FCE具体用哪一套教材?有好推荐吗?
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
不管数学、奥数还是英语,我们都没有专门去用/只用具体某一两套教材。
或者说,不管哪套教材、课外书,我们都尽量全用上。
我从小就带着小O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小O大部分数学知识不是来自于正儿八经的官方教材或培训机构的课程和讲义,而是来自于各种不同的科普书。
如几年前的旧文《一个二年级小娃对高考数学卷的尝试》中就写到过,小O学涉及的相关概念,是从《汉声数学》之类的课外书里学到的。
英语也是一样,原版教材没用过,但英语原版书的听读则是风雨不改,几年如一日。
这套打法O爸大概是看完马斯克传之后,跟马斯克学的——叫量大管饱,以力破巧、大力出奇迹。
教材 海量的科普书、课外书的战术,我们大概用过两种策略。
第一种:以教材为核心,先从教材中学会基础知识,然后根据主题扩散、拓展去进行课外阅读。
以语文为例,假如这个单元学神话、民间故事,学完教材之后扩展去读《快乐读书吧》推荐的神话和民间故事,加深理解,有意识地使用课内学习的知识和方法。
第二种:提前进行大量的科普阅读,再学教材,用教材的框架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明确考点,学与练得更有针对性。
英语为例,就是听、读了大量的Raz之类的分级,看了很多原版书,练得英语的水平和能力在线,然后在考PET前直接研究“真题”(真题算也是一种形式的教材)备考。
小O的语文学习用第一种,数学和英语都用第二种。(其实数学其实也推荐第一种;小O比较特殊,数学科普书都是按一箱箱来读)
很多家长说孩子不喜欢泛读,阅读也没兴趣,怎么办?
具体建议如下:
1、孩子在内容上要有选择权
是孩子读,不是家长读,孩子喜欢是第一位。
如果孩子只喜欢读米小圈、各种搞笑漫画,在入门时当然也可以;
但家长要尝试慢慢引导,逐渐过渡到读一些有益的、专业的书籍。
比如看看舞台剧和各种好的表演,多种形式地去培养点学科兴趣。(有兴趣的可看看今天次条)
2、难度上不要过度拔高
先打基础,打牢固了再拔高。在某一个水平上停留很久、反复也没问题,急于晋级或严重损害娃的积极性,得不偿失。
大多数时候,慢就是快。
3、不要反复检验成果,或过于挑剔
泛读追求的是兴趣,是坚持,是激发好奇和探索欲望。孩子就算在读《汉声数学》、《数学真好玩》之类的科普书,也不用整天问懂不懂,各种检验和提问。
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只要愿意读,基本就说明看懂了。
谁愿意把看不懂的东西,坚持看呢?
4、难度和广度可以广覆盖,让孩子自己选
孩子进度很快,家长也未必能时刻准确地把握。
反正现在的书都很便宜,最好买一大堆让他自己选择。
很多书虽然一开始娃会扔到一边,但经常过一阵子就会翻出来读,买书就不要觉得浪费了。
综上,其实学哪套教材不重要,重要的是各种教材、闲书都爱读,坚持读。
就算是《奥数精讲与测试》之类的习题书,其实也能“读”的。题目无数,哪可能做得完?
适当看题、读题、思考,再挑一点动手做,效果更好。
只为交流,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