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读·书(12分)
1、书法之美,美在点画、美在结构、美在章法、美在意境。(2分)
请欣赏下面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内容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读诗亦是读生活。读“槲叶落山路, ”(温庭筠《商山早行》),你可赏山野的情趣;读“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你可感思亲思乡之切;读“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你可思万古不变之悲;读“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你可叹英雄失路的悲慨。
读诗亦是读人生。读“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一联千古警语能让你拥有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读“ , ”(李白《行路难》),能坚定你的信心,重新鼓起扬帆破浪的勇气;读“ , ”(范仲淹《岳阳楼记》),能让你感受超越客观环境与个人荣辱得失之胸襟。
二、读·思(24分)
(一)
2022年5月10日,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勉励广大共青团员要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近期,学校开展了以“自强我辈·进取不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激情演讲颂自强]
自强是一堂人生的必修课。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多少自强不息的身影勇立潮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练军兴越, [甲] ,挥师灭吴;太史司马迁遭受酷刑,忍辱负重, [乙] ,谱写巨著;[丙] ……自暴自弃者,萎靡困顿;自强不息者,迎浪行舟。我辈少年,强自在心。民族沧桑,赋予我们坚韧的性格;生逢盛世,更当骐骥踏燕踊跃千里!不负青天朗日,不负巨擘切盼,不负人生嘉华,不负心之所向。莫徘徊,昂首进,誓自强!
3、以上文段选自“求是”小组撰写的主题演讲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文[甲]、[乙]两处可以分别填写成语“金戈铁马”、“呕心沥血”。
B“自强是一堂人生的必修课。”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自强是课。
C.“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多少自强不息的身影傲立潮头。”是单句。
D.“自暴自弃者,萎靡困顿;自强不息者,迎浪行舟。”是选择复句。
[活动二:寻找榜样品自强]
4、请你结合语境,选择一个当代自强不息的榜样,根据其事迹在原文[丙]处补充事实论据。(3分)
[活动三:海报设计绘自强]
5、为了鼓舞初三学子奋发自强、笃行不怠,“启智”小组的同学绘制了两幅宣传海报。请你参考海报《追梦》的文案,结合图片内容为海报《超越》拟写一句契合海报主题的文案。(4分)
《追梦》的文案: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春的征途中,你我都是追梦人!
《超越》的文案: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甲]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酬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6、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基础。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2分)
(1)天上宫阙 (2)觥筹交错
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何似在人间 何似:
(2)千里共婵娟 婵娟:
(3)颓然乎其间 颓然:
(4)乐其乐 乐:
8、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4分)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翻译: , ,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翻译:树林茂密荫蔽, , 。
9、宦海多沉浮,文章传心声。两篇诗文都借助“醉”表达了作者的精神追求,请你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面表格。(5分)
选文 | 作者因何而醉 | 体现作者旷达的名句 | 人生启示 |
《水调歌头》 | 醉于中秋对月欢饮,醉于思念久别的弟弟,醉于政治上失意,心情抑郁。 | ② | ③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我们 |
《醉翁亭记》 | ①醉于 |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
三、读·写(64分)
在“喜迎二十大·诗歌颂祖国”系列活动中,班级同学举行“艾青诗歌赛诗会”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任务一:封面设计]
10、好的封面插图,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书中人物风采,或展示作品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结合你的阅读心得,为《艾青诗选》选择一幅最合适的封面插图,简述理由。(4分)
我选择 图,理由: 。
[任务二:慧眼品鉴]
11、红星小组的同学研读了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发现他这一阶段诗歌的主要意象之一是“土地”,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填写表格。(4分)
我爱这土地(节选)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复活的土地(节选)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
诗歌 土地的象征意义 朗诵脚本设计
《我爱这土地》 ① 感情基调:深沉悲情,要将读者带入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悲壮情境中。画横线句重音:重读“爱”、“深沉”。语速:省略号前急促,后缓慢。
《复活的土地》 ② 感情基调:③ 画横线句重音:④ 语速:整体较快,最后一句可一字一顿,语速较缓。
诗歌 | 土地的象征意义 | 朗诵脚本设计 |
《我爱这土地》 | ① | 感情基调:深沉悲情,要将读者带入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悲壮情境中。画横线句重音:重读“爱”、“深沉”。语速:省略号前急促,后缓慢。 |
《复活的土地》 | ② | 感情基调:③ 画横线句重音:④ 语速:整体较快,最后一句可一字一顿,语速较缓。 |
[任务三:妙笔生花]
12、在品鉴艾青诗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意象是诗中寄寓了主观情感的事物,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了现代诗歌的意境。以“太阳”为核心可以衍生出很多意象,如下面图示。请你参考示例,从图示其他两组意象中任选一组,创作一首短诗。(5分)
示例:[意象选择]朝阳 少年
[诗歌创作] 奔跑着的少年 肩披金色的光飒沓而来 初生的朝阳 为你点染最炫目的青春华彩
意象选择:
诗歌创作: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5题。
说“费事” 王子潇
①生活里,“费事”二字,总会不时听到。“真不想费事”“需要费这么多事……其语一出,往往伴着脑袋一摇,眉头一紧,心中嘀咕几句,面露为难之色。
②“费事”释义多种。但概括起来,就是麻烦、费周折。做事总要花时间和体力,但觉得费事,多半是感到付出与回报不匹配。出差归来,要清理衣物,件件手洗,实在费事。洗衣机键设定,功能多样,省时省力还洁净彻底。购买火车票,以前要到车站,辛苦奔忙不说,还要排长队。如今购票软件打开,余票多少,车次信息一目了然,一键下单,省时高效。智能家电推广、网上购物风行、在线选座普及……科技的发展,服务的优化,让我们的生活愈发方便快捷。某种意义上看,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越来越省事的历程。
③ ,有的时候,所谓不愿费事,可能只是一个借口。体重上升,身材肥胖,深知应该减重。可转念一想,要跑步,要健身,要挥汗如雨,要注意饮食,坚持下去不易,太费事了,索性放弃,照常如昨。大学读书,想要考证,获得一技之长。可一看专业书籍众多,学习压力巨大,想要考过不易,实在费事,还是算了,立时心生退意。这些时候,与其说怕费事,不如说是怕用功、怕付出,都是懒惰和消极的托词。这样的怕费事,本质上是不想做事。
④ ,是有些时候我们必须去“费事”、要“费事”,否则就在投机取巧,破坏规则,危害不小。想过马路,要步行一段过天桥。不愿“费事”,横穿车道翻栏杆,看似方便自己,却在破坏交通规则,制造巨大安全隐患;毕业论文难写,不想“费事”,找人代笔,抄袭粘贴,看似省事,却在破坏学术公平,污染学风正气,也难让自己真正学有所成。借怕费事之名,行做错事之实,都是对自己、对他人的不负责。
⑤ ,“费事”虽然时常听到,但真正有多少是真的费事,还是值得反思一下。
⑥不过话说回来,费事虽然时常意味着麻烦、耗时耗力,但在生活中,也会看到有一些人,愿意去费事,甚至主动去费事。
⑦比如我的一位好友。他有个习惯,出差一地,总要买些礼物带回家,次次不落。细看他买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特殊的宝贝,多是点心零食,小件摆饰。大家常调侃他“老派”,如今网购发达,下单快递,省时快捷;次次亲力带回,费事不说,价格也未必划算。可他总说一句习惯了,也不多做回应。直到有一次,我刨根问他缘由,他才说了心里话——我很享受家人看到我带回礼物时那惊喜的表情。他们知道,无论我去哪,心里始终想着他们。
⑧这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我忽然意识到,很多我们看似费事甚至不理解的举动,往往蕴含着别人更珍视的东西。
⑨我曾遇到的一位电器销售员。那次我买完电器,因时间匆忙,忘记打印发票。没想到第二天一早,销售员来到我家,亲自把发票送过来。我说完全可以快递寄过来,不必费事跑一趟。她告诉我,快递虽方便,但亲自送过来,她才放心。这句话,让我感动许久。
⑩我曾见过一位驻村扶贫干部。那天,他有事要联系一户村民。本来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但他却执意走一段路,到村民家去说。我问他何必这么费事, 他说电话虽然省事,却只能就事说事。到村民家里看看,不仅把事说了,还能坐下聊聊,万一他有什么别的困难,自己也能及时了解,帮上忙。
⑪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我还见过很多。我相信,他们并非不知道网购更划算、快递更省事、电话更方便,但是他们愿意费力背回、亲自登门、多跑几里,只因他们有着更珍视的东西——责任与情意。因为看重这些,他们觉得这些用心的付出就不是费事,而是情之所至,理所应当。
⑫说到底,“费事”二字,关键看所费何事。若是无用之功,耗费一点都为费事;若是心中看重,或许费事还成了乐意的事,甚至更加用心。可见,“费事”二字,看似简单,所含之意,并不简单!
(《人民日报》)
13、请在认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完成以下的思维导图。(4分)
14、在论证过程中,文章常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请结合文意,将下列词语填入文章画横线处,并分析其作用。(4分)
然而 所以 更重要的
③ ④ ⑤
15、“若是无用之功,耗费一点都为费事;若是心中看重,或许费事还成了乐意的事,甚至更加用心。”作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中会有不少事需要我们主动“费事”,请你选择其中一件,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你的看法。(不少于100字)(8分)
16、作文(35分,含书写3分)
善用加减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有智慧的人懂得加上一些东西,让青春更充实和有意义,也懂得减去一些东西,为生命卸下担子,更轻松地前行。做好青春的加减法,就是加一点学习的热情,减一点学习的惰性;就是加一点理想的高度,减一点功利的欲望;就是加一点敬畏之心,减一点自我膨胀;就是加一点健康的意志,减一点对生命的挥霍……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加一点 ,青春更精彩
题目二:减一点 ,青春更精彩
写作提示:①补全题目,结合生活经历写成一篇文章;②文体不限,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书写正确1分,规范1分,有错字不得分,共2分)
2、(1)枳花明驿墙
(2)露从今夜白
(3)三年谪宦此栖迟
(4)雪拥蓝关马不前
(5)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6)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7)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错字、多字、漏字均不得分,每空1分,共10分)
3D
4、示例:人民楷模朱彦夫,身经百战伤残退伍,带领群众建设家园,生命不息奋斗不已。
(体现自强不息精神1分,人物事迹1分,语言流畅1分,共3分)
5、示例: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愿青春的你我,以超越的姿态扬帆起航!
(紧扣海报主题1分,结合图片内容2分,语言富有文采1分,共4分)
6、(1)què (2)gōng
7、(1)哪里比得上(2)这里指月亮(3)倒下的样子(4)以……为快乐
8、(1)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
(2)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9、①醉于山间景物的变幻之美;醉于众宾宴饮的酣畅欢乐;醉于滁州人民的安闲幸福。
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③不要悲观消沉,应保持乐观旷达的胸襟,珍惜当下,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第①空2分,第③空2分,大意对即可,第②空1分,共5分)
10、示例一:我选择图(1)。画面的中心是一位母亲怀抱孩子的场景,远处是村庄,能让读者联想到《艾青诗选》中代表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联想到作者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以及对慈母般伟大祖国的深情咏赞。
示例二:我选择图(2)。图中丛山叠岭之上是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映照出漫天彩霞。这个画面契合了《艾青诗选》中的主要意象之一——太阳。在诗人眼中,“太阳”是中国光明前途的象征,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选择其它两幅图言之有理也可,描述画面内容2分,结合《艾青诗选》阐述理由2分,共4分)
11、①象征多灾多难的祖国。
②象征正在觉醒奋起的中华民族。
③情感基调:慷慨激昂,要读出战斗的决心和奋发昂扬之情。
④重音:重读“战斗者”、“血液”。
(前三空大意对即可,每空1分,共4分)
12、示例:意象选择:落日 游子
诗歌创作:落日的余晖洒在黄昏的老墙/时间随河流静静流淌/游子靠着傍晚的臂膀/守望那一望无际的荒凉
(选择另一组意象也可,内容围绕所选意象2分,主旨鲜明1分,语言凝练优美2分,共5分)
13、①费事
②懒惰和消极的托词
③生活中有一些人愿意去费事,甚至主动去费事
④电器销售员亲自送发票
(后三空大意对即可,每空1分,共4分)
14、③然而 ④更重要的 ⑤所以
示例:第②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论述生活中怕“费事"的合理性,第③段从个人发展角度论述“怕费事”的本质是懒惰,使用“然而”一词,可以表明两段落之间的转折关系;第④段首用“更重要的”推进论证,进一步从社会责任角度阐释有些时候“费事”的必要性;第⑤段首用“所以”总结上文,引发读者对“费事”的反思。
(选择正确1分,结合文本分析作用3分,共4分)
15、示例:作为中学生,劳动实践需要我们主动“费事”。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正获得知识需要我们躬身践行。积极参加劳动实践,用我们的双手美化校园、美化城市,可以提高我们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劳动实践方面主动“费事”,是当代青少年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观点明确2分,论证思路清晰2分,论证方法恰当2分,语言简洁流畅2分,共8分)
16、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