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2023年10月22日,以“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贵阳孔学堂图书博览会落下帷幕。
本届书博会展现了贵州风采,书写了贵州出版发行业的新篇章。展区内不仅陈列着贵州出版的地方文化特色书籍,还展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品质图书。一批批制作精良的出版物相得益彰,引起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前来看书、买书的群众luòyì① 不绝。在浓郁的书香中,广大群众jí② 取营养,浸润心灵,充分感受书籍的魅力。
本届书博会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搭起了沟通的桥梁,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文化交流大舞台,获得了广泛的赞yù③ 。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帷幕 B.陈列 C.相得益彰 D.当之无愧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②将军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③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④ ,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夕阳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雾凇沆砀,天与云 ,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⑦《行路难(其一)》中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 。
⑧《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过渡句是: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令尊”“贵姓”“久仰”都用来表示尊敬,是古时候常见的敬辞。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杞人忧天》一文同样也出自《列子》。
C.鲁迅,原名周树人,《社戏》《故乡》都选自他写的小说集《呐喊》。
D.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悲惨世界》。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5分)
6、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关系不是亲人的一组是(3分)
A.《海底两万里》中的阿龙纳斯与尼摩船长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阿尔焦姆与保尔
C.《骆驼祥子》中的老马与小马
D.《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与红孩儿
7、牛汉曾评价艾青的诗歌“与民族的土地的忧患和欢欣血肉相连”。请简析《北方》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评论的。(2分)
(二)现代文阅读
夏夜听书① 邵衡宁
小时候每到暑假,我就会被送回苏北老家。记忆里,那时最快乐的事情,便是夏夜在打麦场上听苏北大鼓。晚来,我急匆匆吃了饭,就换上飘着檀香皂清香的裙子,奔向打麦场。
唱鼓书的是一位远亲的爷爷,他那时五十岁出头,身材高大,声音沙哑醇厚,会唱《薛仁贵征东》《战君山》②等十几部长篇鼓书。天色将晚,待他那特定节奏的鼓点响起,村庄里大人小孩都放下饭碗围拢过来。有的自带板凳,有的铺块麻袋盘腿而坐,而我们这些年轻的女孩子们讲究些,会铺上草席。打麦场上,早有热心的乡邻点燃了驱蚊的艾草。
苏北大鼓,说书人唱时,左手敲一副月牙形钢板,右手持鼓槌击鼓,又说又唱,并带有手、眼、身、步的表演,一人饰演多角,真可谓张口可调动千军万马,让人听得惊心动魄。偏苏北大鼓又最讲究悬念设置,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我把头仰得老高,也不觉酸疼,恍惚间已不在打麦场,而是置身于那曲折的故事中去了。
开场小帽③多是唱文明新风,第一句是文绉绉的“西江月”。待到听书的人来得差不多了,说书人突然鼓点激越、钢板翻飞,铿锵有力,仿佛千军万马正扑将过来,刹那间烟尘滚滚。常听书的人知道,这就要“书归正传”了。
辛苦一天的大人们都听得入神,白天辛勤劳作的打麦场变成了休闲放松的场所,说书人直唱得嗓子都哑了,入迷的听书人仍不肯散去,纷纷恳求再唱一段。都是乡里乡亲,说书人辈分又长,于是多唱了一段又一段。直到夜色已深,想着不能误第二天的营生,人们才不得不散了场。我也只好回家睡去,梦里有时巴巴盼着听那“下回分解”,有时又续着未完的故事。
那一部部鼓书,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夏天夜晚,给我们带来那么多欢乐。那些唱得好的鼓书艺人,也成了我们这些孩子的偶像。他们唱的人物,那种家国情怀、民族大义,深深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后来,电视机兴起,乡村的娱乐生活渐渐丰富起来,鼓书渐渐没了市场。很多乡村鼓书艺人转行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没能再听到鼓书。
但近来巧遇一位痴迷苏北鼓书的朋友,才知道,有鼓书艺人还在坚守着鼓书阵地,他们求新求变,推出了琴鼓联台,有的还把演出场地搬到了网络上。苏北大鼓也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人称“大鼓状元”的苏北大鼓非遗传承人牛崇光,近年还成了“网红主播”,拥有十多万粉丝。过去暗淡了的岁月突然被□□了,一种自豪感也在心中潜滋暗长。
现在,我闲来会在网上听听苏北大鼓,有时也会听听家乡的民间小调。进而,我又找出家乡的县志,细细研读。故乡文化像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润泽着我的身心,让我常忍不住赞叹:父辈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原来还有这么多丰厚有趣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掘、传承。
我们一家离开故土多年,年已八旬的母亲和妹妹住在一起,每每说起故乡,格外想念。那日我和妹妹视频通话,突然想起牛崇光唱的长篇鼓书《无艳春秋》,赶紧找出来让妹妹放给母亲看。那熟悉的鼓声一敲响,视频那端的母亲就落泪了。在白发暮年,母亲终于又听到了她年轻时痴迷的鼓书,听到了夏夜打麦场上熟悉的吟唱……
【注释】①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②《薛仁贵征东》《战君山》:鼓书名。③小帽:正戏前加的小调。
8、下面是对“我”从小到大听书经历的梳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9、文中有许多语句表现了儿时的“我”对听书的痴迷,如“晚来,我急匆匆吃了饭,就换上飘着檀香皂清香的裙子,奔向打麦场”。请在文中再摘抄两处类似的语句。(4分)
10、“擦亮”或“唤醒”填入文中空缺处,哪一个更合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
11、文末“那熟悉的鼓声一敲响,视频那端的母亲就落泪了”,年已八旬的母亲落泪的原因之一是怀念苏北鼓书的精彩内容,怀念鼓书里让人听得惊心动魄的千军万马,怀念深深刻在记忆里的鼓书中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除此之外,还可能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4分)
专注力①
无论是谁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想坐在书桌前学习,但不知怎么回事,便开始思考起其他事情,变得难以专注。专注,这似乎是一种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的心理现象,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实际上,这是因为每个人所能达到的专注程度各不相同。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面对必须通过的考试或是行驶在路况复杂的高速公路上时,注意力最为集中。这时,我们无暇顾及周围的景色和声音。这是日常生活中最高程度的专注,有心理学家把这种状态命名为“心流”。
据说当人进入这种状态时,便可以完全沉浸于眼前的工作,所有事情都会进展顺利。根据一些顶级运动员的描述,这是一种极为专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以轻易发挥出最好的表现,他们“看到的球都仿佛停止了转动”“完全感受不到链球的重量”。
然而,也有一些人因为神经系统疾病,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走神。“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便是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一些研究显示,这种疾病是脑内必要的信息传递物质——多巴胺的功能异常所致。
在科学家的眼中,是如何理解“专注”这一现象的呢?
事实上,“专注”或“专注力”这样的词,在科学界是不常使用的。专注或者说专注力,是一个过于复杂的概念,在科学界通常会使用“注意”这一概念。
“注意”一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例如“注意防暑”“留心注意”等,但它其实是一个心理学用语。
心理学所说的注意大体可分为两类,即“自发行为的注意”和“外界刺激所引起的注意”。想确认时间而看表的行为属于前者,被叫到名字而回头的行为属于后者,我们通常所讲的专注主要是“自发行为的注意”。这样的注意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并且尽可能无视与之无关的其他事物。
值得注意的是,极度专注往往也伴随着危险。如果不能注意周围的环境,就会出现在应当逃跑时不能及时做出反应、无法保护应该保护的人等情况。极度专注也伴随着难以注意到周围重要事物的缺点。
有科学家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力是发展其他高级认知功能的基础条件,它相当于大树的根,而其他能力诸如记忆、观察、逻辑、想象等,以及进一步的时间规划、组织条理、情绪调控、反省认知等,都是大树繁茂的枝叶。想发展其他能力,就要先提升注意力。
于是科学家开始研究人脑与注意力之间的关系。
从脑科学角度来说,人体的注意力系统是一个相互联通的广泛性神经传导网络,而其神经回路的调控离不开两种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能够让人保持头脑清醒、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促使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多巴胺能使人感到快乐和满足,让人持续去做一些大脑认为有益的事情。
……
要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处于健康状态。当我们休息睡觉时,大脑会将代谢废物排至脑外。这样我们才能在第二天有活力,也更能集中注意力。
要多加思考,提前制定计划。大脑的专注力有限,好几项任务同时进行,会占用大脑的一部分资源。所以提前制定计划,做事时就不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当分散的部分越来越少时,注意力就会越来越集中。
要多做训练,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做这样的训练会使大脑释放出多巴胺、血清素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有助于提高大脑的注意力,
【注释】①本文来自网络。
12、根据文章判断,下列关于“专注”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谁都遇到过难以专注的情况 B.每个人能达到的专注程度不同
C.科学界通常使用“专注”这一概念 D.极度专注往往也会伴随着危险
13、下面两句话,哪一句放入文中省略号处更合适?请阐述理由。(4分)
甲:这些研究让我们从脑科学的角度对注意有了更多认识。
乙:人们由此发现了一些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注意力的方法。
14、根据文章对“心流”的解释,下列情景中的人物最有可能处于“心流”状态的是()(3分)
A.在演奏时,故意摇头晃脑地假装一起表演的南郭先生
B.伐薪烧炭时,满脸灰尘,担心炭卖不了好价的卖炭翁
C.走进家门,对身后想拉自己的友人全然不理的陈元方
D.在书房练字,拿着沾满墨汁的食物往嘴里送的王羲之
15、某同学总是喜欢长时间刷短视频,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从注意力的重要性以及短视频对注意力的影响两个方面对他进行劝说。要求:逻辑合理、表述完整。(4分)
【链接材料】 |
(三)古诗文阅读
说虎 〔明〕刘基
虎之力于人不啻①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②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故虎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注释】①不啻chì:不止。②寝处:坐卧。
16、本文借动物来写人,作者想要借此劝诫的一类人是()(3分)
A.用力气不用智慧的人 B.想要伤害老虎的人
C.用手段利用别人的人 D.被老虎所吓到的人
17、本文多处使用对比,其中体现老虎具有天生优势的语句是① ,体现虎用力量与人用智慧的结果不同的语句是② 。(4分)
18、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词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选项 | 文言字词 | 方法 | 词义 |
A | 虎自用其爪牙 | 参考成语:不由自主 | 自己 |
B | 故虎虽猛必不胜 | 课文迁移: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原来 |
C | 皆虎之类也 | 单音节词扩充为双音节词 | 类别 |
D | 何足怪哉 | 查阅字典:①(名词)脚②(形容词)满足③(副词)值得 | 值得 |
岁晚 〔宋〕王安石
月映林塘澹①,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②,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菂③,扶衰④坐野航⑤。
延缘⑥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注释】①澹:安静。②绿净:指水。③菂dì:莲子。④扶衰:支撑着衰老的身体。⑤野航:停泊郊外的船只。⑥延缘:徘徊流连。
19、班级开展“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根据诗歌情感判断,本诗最适合归入的一类是()(3分)
A.思亲怀友 B.离别愁绪 C.家国情怀 D.感叹年华
20、本诗首联和颔联中的景象有声、有色、有味。请你结合诗歌内容描绘这一景象。(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本学期,复兴中学开展秋季运动会,各班同学踊跃参加。
21、九年级(1)班的同学用对偶手法拟了一条运动会开幕式入场口号“运动健儿,英姿飒爽; , 。”下列选项最适合填入横线处的一项是()(3分)
A.齐心协力,一往无前 B.竞技少年,风采飞扬
C.顽强拼搏,创造辉煌 D.勇敢飞翔,所向无敌
22、下面是10月16日运动会比赛项目安排表,你作为九年级(1)班的班长,请向同学们介绍当天运动会比赛安排。注意表达简明、连贯、通顺。(6分)
项目 | 时间 | 比赛场地 | 检录地点 |
长跑 | 10月16日上午 | 操场跑道 | 面对主席台的右手边 |
跳绳 | |||
铅球 | 10月16日下午 | 操场旁沙坑 |
23、九年级(1)班写了一份广播稿,给本班参加长跑比赛的同学们加油鼓劲。其中有两处表达有误,请找出来并修改。(6分)
①张晓文!刘岸雨!你们是九年级(1)班的骄傲!②我们在看台上为你们呐喊鼓劲。③在红色的跑道上,你们奔跑向前、奋力拼搏。④此刻、跑道就是展现实力的舞台。⑤起跑、加速、冲刺,你们一步步跑向胜利的终点。⑥你们在运动场上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不会被辜负。⑦通过你们的努力,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⑧晓文、岸雨,向前冲吧!
五、写作能力(60分)
24、生活的滋味多种多样,酸、甜、苦、辣、咸、麻……人们忙忙碌碌,其中的滋味各不相同:有的忙碌是单一滋味,有的忙碌是多味杂陈;有的忙碌是“酸”的委屈,有的忙碌是“甜”的快乐,有的忙碌是“苦”的烦恼,有的忙碌是“辣”的热情,还有的忙碌是……
请以“忙碌的滋味”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60分)
写作提示及要求:
(1)明确是什么人“忙碌”,具体的“滋味”是什么。
(2)充分表现“忙碌”的内容,且与“滋味”匹配,符合逻辑。
(3)有逻辑地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发现、感悟、思考等。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2、①络绎 ②汲 ③誉
3C
4、①在河之洲 ②百战死 ③千里共婵娟 ④不以物喜 ⑤西下 ⑥与山与水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⑧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D
6A
7、示例:《北方》一诗多次提到“悲哀的国土”,刻画了正在遭受战火的北方大地,对处于困境中的祖国感到深深的担忧,对战乱中的民众深表同情,体现对国家、对民族深沉的爱。
8C
9、①我把头仰得老高,也不觉酸疼,恍惚间已不在打麦场,而是置身于那曲折的故事中去了。②我也只好回家睡去,梦里有时巴巴盼着听那“下回分解”,有时又续着未完的故事。
10、“擦亮”更合适,因为擦亮一词与句中的“暗淡”相对应,带来明亮、光明之感。此时,作者儿时听书的记忆再次鲜明起来,经历多年沉寂之后的苏北大鼓重新焕发光彩,这个词语体现了“暗淡”后的希望、喜悦、自豪。(选“唤醒”且言之有理,最高2分)
11、(4分,注意结合前文具体的内容,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示例:
对离开多年的故土的怀念,母亲眷恋着那一片生长着故乡文化的土地,怀念生长着丰厚有趣的东西的土地。
对辛勤劳动后听书放松的快乐时光的怀念,怀想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夏天夜晚,在打麦场上度过的美好、快乐的时光。
对乡邻聚在一起听书时热闹和睦氛围的怀念,思念经历过白天辛苦劳作之后又一起休闲放松的美好乡情。
12C
13、示例:我认为选乙更合适,句中的“由此”指代了上文人脑与注意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句中“提升注意力的方法”引出下文对方法的介绍。甲句只是对上文进行总结,所以不合适。
14D
15、示例:注意力是心灵的门户,是我们发展其他高级认知能力的基础条件。我们想发展其他能力,就要先提升注意力。长期刷短视频会对你的认知加工能力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时间久了你就很难再将注意力集中到看书、学习上,所以不要长时间刷短视频。
16A
17、①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②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
18B
19D
20、示例:在月光的映照下,树林与池塘更显幽静。微凉的风吹拂,风中夹杂着欢声笑语。池水青绿而明净,幽幽的花香更让人沉醉其中。
21B
22、示例:现在,我向各位同学介绍10月16日的比赛安排。当天上午的项目是长跑和跳绳,比赛场地在操场跑道。下午的项目是铅球,比赛场地在操场旁的沙坑。当天所有比赛的检录地点都在面对主席台的右手边。
23、示例:第④句,修改为:此刻,跑道就是展现实力的舞台。
第⑦句,修改为:你们的努力,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或修改为:通过你们的努力,我们班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24、参考例文
忙碌的滋味
伴着激情的旋律,迈着青春的舞步,我在一天天的忙碌中成长。青春如歌,生活无悔。忙碌的酸甜苦辣,谱写了我生命的序曲。
苦
时光飞逝,转眼间初三生活已经拉开了序幕。刚开始的几天我还没感觉到紧张,几乎是无所事事。突然有一天当班长告知第二天即将进行考试时,我的心顿时提了起来。平时上课只是随便听听,下课偶尔看看。真的要完蛋了,难道第一次考试就要挂红灯?眼前顿时浮现了老师和家长训斥的场景,想起老师说过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这句话,我的手不由自主的伸向了那一叠叠厚厚的书.....望着厚厚的书本,我痛苦而又充实。
酸
时间一晃而过,又到了一个周末,正当我埋头书本时,“叮叮叮”一阵电话铃打破了夏日的宁静。
“喂,阿灿,在家干嘛呢?出来滑冰吧”
接到电话的我心情一阵忐忑,犹豫不决,但看到父亲那严厉的眼神,我只好万分不舍地拒绝了他。望着阳台上那静静躺着的溜冰鞋,一股酸味油然而生。我是多么想过去为那双溜冰鞋擦去它那一层厚厚的灰尘啊………可是,为了中考,为了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我不得不将心爱的溜冰鞋收藏起来。放下电话的瞬间,无奈而又心酸。
甜
老师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的幸苦,就没有收获的喜悦。望着打着鲜红90分的试卷,我心中一阵窃喜。多少个日日夜夜我挑灯夜战,多少个炎炎夏日我抱书苦读, 多少个旭日东升的清晨我放声读书。朱熹的“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直激励着我在生活中劈波斩浪。当我发现成绩有所提高时,我高兴; 当我看到班级因为我的打扫而干净时,我开心; 当我发现同学因为我的帮助而提高时,我快乐; 当我拿到升学通知时,我幸福, 我憧憬着未来。
当我笑逐颜开时,忙碌而又感到欣慰。
忙碌带来的酸甜苦辣好似一个五味瓶,给平淡的生活添加了那一丝丝的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