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七年级的试卷推荐书(初一试卷推荐七年级)

适合七年级的试卷推荐书(初一试卷推荐七年级)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13 00:28:23

七年级海读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西游记》都写到唐僧对孙悟空念《紧箍儿咒》的情节是( )

A.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 B.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 C.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

2.下面是几组取经地点的排列,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 )

A.朱紫国、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 B.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朱紫国

C.车迟国、朱紫国、宝象国、乌鸡国

3.下面内容梳理,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明代吴承恩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B.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降妖除魔,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C.孙悟空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号称“齐天大圣”,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的最成功的艺术形象。猪八戒、唐僧等次要人物亦塑造的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4. 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游记》中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是一家人,牛魔王和镇元大仙是结拜兄弟。 B.在阅读名著《西游记》的时候,可以综合运用精读和跳读。

C.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但憨厚淳朴,知错就改,不失忠勇和善良。

5. 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B.《西游记》是带有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其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凸显了其反抗精神。

C.唐僧取经路上,先后在不同地方收了四个徒弟,在流沙河收了猪八戒。

6. 下列对《西游记》中相情节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沙僧住在流沙河,常在河中兴风作浪,经观音菩萨点化,成了唐僧的三徒弟。 B.唐僧师徒遇阻黑水河,后得到老龟相助得以渡过。

C.唐僧八戒误饮了子母河水,动了胎气,肚子疼痛难忍。

7. 下列《西游记》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开启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

B.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C.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打祝家庄都是《西游记》中的故事。

8.下面《西游记》中人物情节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了行李关文。

B.“三调芭蕉扇”——在小须弥山,文殊菩萨给了悟空一颗定风丹。

C.“小雷音遭厄”——黄眉大王假扮佛祖,侵占山头,虚设小雷音寺。

9. 下面对《西游记》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悟空本来是一个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的石猴,因为他率先发现了水帘洞,于是众猴便一致推他为王。

B.猪八戒好吃懒做,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对取经贡献不大,因此,西天取经成功后佛祖没有给他奖励性的封赏。

C.铁扇公主不肯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为救师傅,请求南海观音用天罡刀阵和“金箍儿”降服了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

10. 下列对名著《西游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罗刹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中的“罗刹”指的是铁扇公主,“夺子之仇”指的是铁扇公主的孩子红孩儿被孙悟空打死在火云洞

B.孙悟空是《西游记》塑造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他生性桀骜不驯、爱憎分明、忠贞不渝。

C.猪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他本是天蓬元帅,因为醉酒调戏仙子并偷吃了灵芝仙草,被贬下凡,错投猪胎,长成了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样子。

11.下列经典故事与人物情节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三打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白骨精先后变成老妇人,白发老公公和貌美村姑,但全被悟空识破。

B.“盘丝洞遇劫”—为了救师父,悟空变作一饿鹰,叼走了蜘蛛精们的衣服。

C.“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了行李关文。

12.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唐僧收服三个徒儿和白龙马的先后顺序是:五行山收孙悟空,高老庄收猪八戒,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僧。

B.《西游记》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磨难、取得真经的故事,其中“义激美猴王”这一情节,表现了猪八戒忠勇善良、不失聪明机智的特点。

C.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

13. 选出下列《西游记》中的文段与所属章回正确的一项是( )

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晴,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 A.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B.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C.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14. 下列妖怪原身属于神佛坐骑的一项是( )A.狮驼洞青狮王B.盘丝洞蜘蛛精 C.白虎岭白骨精

15. 下列对《西游记》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大故事展开的。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不过有一些降妖伏魔的故事,套路类同,情节简单。

B.《西游记》中的人物、情节、官职、场面乃至所用的法宝、武器、降妖方法等,都凝聚着现实生活的体验,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C.《西游记》是最成功的带有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其中孙悟空勇闯海龙宫、勾销生死簿,大闹灵霄殿,搅乱蟠桃宴,娶亲高老庄,其反抗精神呼之欲出。

16.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C.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17. 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中涉及到许多人物,这些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例如:“长妈妈”是一位勤劳善良但又愚昧麻木的人;“范爱农”是一位坚强、敢于斗争,不知觉醒的知识分子。

B.《朝花夕拾》写于一九二六年,共十篇。其中《无常》《五猖会》等七篇,为回忆童年生活。《琐记》《藤野先生》等三篇,为人生怀念文字。

C.《五猖会》中鲁迅想去看“五猖会”,因父亲的阻止而未去成,却并没有由此产生对父亲的憎恨。

18.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作品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B.《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表达了对猫一类暴虐者的憎恶,对隐鼠一类弱小者的同情。 C.《二十四孝图》一文中,鲁迅忆述儿时的阅读经历,赞美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19.下列有关这本散文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部作品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都是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C.《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20.《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请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长妈妈是书中着墨较多的人物,她是作者小时候的保姆,愚昧迷信又朴实善良。

B. 范爱农是一名觉醒的知识分子,他正直倔强,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最后穷困潦倒,溺水而死。

C. 《五猖会》记述儿时去看迎神赛会时被父亲强迫背书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了解。

2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A、公正的裁判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2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2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A.一件 B.两件 C.三件 D.四件     
2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25. 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 )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

26.《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 )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27.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A、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范爱农》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28.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的是(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29.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30.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31.《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 A《琐记》B《无常》C《二十四孝图》
3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作者是( )A. 季羡林 B. 老舍 C. 丁立梅

33.《小狼,小狼》中,炎炎天气下,避暑洞是( )

A.我带领小伙伴挖的; B. 小狼挖出来的。 C. 两条霸王狗挖来藏身的。

34.《杨绛传》中,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共有( )个孩子。A.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35.《茶馆》展示了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不包括下列哪个时代( )

A.戊戌变法 B. 军阀混战 C. 新中国成立后

36.《茶馆》中老板王利发经营的茶馆名称为( )A.裕泰茶馆 B. 老北京茶馆 C. 泰康茶馆

37.《世界地理全知道》中,古代帝王登封( )被视为天下太平,国家兴旺。 A.华山 B. 黄山 C. 泰山

38.《老人与海》表达的最直接主题是:( )

A人不要过于执着追求成功。B.人生就像大海。C.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

39.《老人与海》中老人能根据鼠海豚的什么特征来辨别雌雄的?( )A.体形 B.喷水 C.叫声

40.以下哪篇文章不属于《花未央,人未老》?( )

A. 《红木梳妆台》 B.《我的“瓦尔登湖”》 C. 《月是故乡明》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狗“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

2.《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3.《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第二个医生是叶天士。

4.范爱农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得不到重视和重用。

5.《琐记》中有“肚子疼”绰号的是沈四太太。

6.陈莲河是《琐记》中的人物。

7.《无常》是对保姆阿长的回忆。

8.孙悟空是变化成了太上老君混入蟠桃胜会的。( )

9.孙悟空是和灵吉菩萨借来宝丹定风丹,才能够抵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10.在女儿国与妖精打斗时,孙悟空和猪八戒都被蜘蛛精蛰伤。( )

11.铁扇公主第一次借给孙悟空的是真芭蕉扇。( )

12.唐僧和猪八戒喝了西梁女国母子河的水后都怀了胎。( )

13.车迟国是个敬道灭僧的地方。( )

14.孙悟空出生在东胜神洲的傲来国。( )

15.在真假孙悟空的故事中,那只假孙悟空是金丝猴变的。( )

16.小雷音寺的黄眉大王抓唐僧师徒目的是吃唐僧肉,然后自己去西天取经。( )

17.阿傩、伽叶第一次传给唐僧师徒是无字真经。 ( )

18.《老人与海》中老人之所以失败,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走得太近,二是孤军奋战。( )

19.《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却展现的是一个世界。小说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让人回味无穷。( )

20.《茶馆》中王利发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 )

附答案

1. B 2.B 3.C 4.A 5.C 6. B 7.C 8.B 9.B 10.A 11.A 12. B 13.C 14. A 15.C

16. C 17. A 18. C 19. B 20. C 21. A 22. C 23. C 24. C 25.B 26. A 27.C 28. A 29. B 30. C

31. B 32. A 33.B 34. A 35.C 36.A 37.C 38.C 39.B 40. C

  1. 错 2.对 3. 错 4.对 5.对 6. 错 7. 错 8 错 9.对 10.错

11.错 12.对 13.对 14. 对 15. 错 16.对 17. 对 18. 错 19.对 20.对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