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最好的试卷推荐书(七年级试卷大全教辅)

七年级下册最好的试卷推荐书(七年级试卷大全教辅)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13 00:01:24

不到眼前不知道,原来前辈们讲的都是真的:

孩子一上初中,时间就很紧张了,尤其是课外阅读。

前一阵子语文老师布置了周末课外阅读,时间只有20分钟。

老母亲当时还想:

这老师要求咋这么低?20分钟够看什么书?

结果,连续几个周末过下来,真是啪啪打脸,我们连这20分钟都没有做到!

上培训班、刷课外题、整理错题、背小四门笔记都没空,写完作业之外的时间,哪能轮到看“闲书”?

所以当娃说要带一本课外书去学校看时,我真是举双手赞成:

万一中午睡不着觉,能静静的看一会儿书,多好啊。

但以目前的形势,还是先看点和课内有挂钩的“闲书”吧,尽管以前粗粗拉拉的翻过,但现在课本好歹又教了一些,再读是不是印象又更深了呢?

所以,我把家里一些课外书初步整理了几套,都是跟课内知识点挂钩比较紧,而且都是单独成篇的文章,方便娃带到学校,有时间了就见缝插针的翻一翻,总比完全不看的强。

一并和大伙儿分享一下。

第一,《清华附中的全科通识课》。

清华附中出过一套给初中生看的全科通识课,它除了语文没有,各个科理科 文科 体育,是全齐的,知识面覆盖比较广。

而且,在我这个家长看来,这套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初中课内知识点高度挂钩,基本都是在必学必读的知识框架之上,再进行有趣、有序的延伸,属于看完课本再看它,就可以反过来加深、催化课内理解的那种课外书。

因为我觉得,中学娃和小学娃可不一样了,时间少,任务紧,做课外阅读和通识输入,不能过于天马行空,没有边界,像我们小学那会儿,搞的“大科普”、“大语文”一样,网撒得特别大,但有些虚,控制不好容易泛。

而正式进了初中后,说实话单是小四门,孩子们都会存在一些理解不太到位,只能先死记硬背的现象。

那么书上的重要知识点,如果能通过细节更丰富、说服力更强的文章材料去进一步说明的话,理解肯定是能更深刻的。

而最近先带去学校的历史科,我看了里面的文章主题就是课本上的重点和难点,里面还有文字总结,专门用红笔给标注出来了。

所以,至少咱新初一娃这个阶段,可以优先先捋小四门这四本和数学那本。

第二,科普漫画《物理大爆炸》。

其实,现在有不少初一娃在提前学物理教材吧。我们暂时还没动,看看这个寒假要不要也开始启动了。

所以,在初一现在的课余,有条件先看点物理课外书,也算打个底吧。

别看《物理大爆炸》是漫画书(现在市面上的科普漫画还真不少)。

可论起和课内教材挂钩的紧密程度而言,这套漫画甚至比前面提过的清华附中通识科物理课,还更加紧密。

因为它的内容编排,和初中物理教材的编排内容一模一样,我觉得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物理书的漫画版”:

第1辑(基础篇)7本,对应八年级上册,讲测量与机械、声、物态变化、光、透镜、质量与密度。

第2辑(进阶篇)6本,对应八年级下册,讲力、运动和力、压强、浮力、机械功与机械能、简单机械。

尚未出版的第3辑,应该就是对应九年级的电学了(话说娃等第3辑,已经等了好久了)

而且我发现,这套书虽说是漫画,里面自然有不少直观、简洁的图示,可它用来进行描述的文字量也不少呐。

第三,名著教辅小册子《名著速读》。

大家可以翻一翻自家买的名著教辅里,有没有附带名著速读、名著简介之类的小册子。

有的话,可以带到学校里闲时翻看一下,在碎片时间里,快速的先过一过名著的梗概或简介,把大部头的名著先建立起一个初步的故事框架。等时间多点了,再去认真的从头看到尾。

不然,长篇小说情节多、人物多,完全没有结构框架的话,很容易陷在细节里跳不出来,从而对整体内容没有把控。

这是我们在国庆放假时看电影《红星照耀中国》时总结出来的经验:

有时候小说很长,小娃们读书很容易忘这个、忘那个(特别是外国小说,人名都经常记混)。

可改编后的电影,无论是情节还是主旨,基本上都是精华内容的呈现。

看电影《红星照耀中国》时,当一个个历史人物出场时,画面上的人物简介字幕一打出来,老母亲当时就觉得:哇,考点全出来了。

有了这些关键信息的铺垫,我想,再细读小说应该就好理解了吧。

第四,华师大二附中的《语文深度阅读》。

这套书有三本,一个年级一本,是重点高中给实验班用的语文补充教材,它的重点就是在深度阅读上。

大家别给它吓到,重点高中,实验班,补充教材,深度阅读,这些标签一贴上去,好像距离我们这些新初一娃,远了点吧。

人家重高娃的重点在于深度挖掘,我们的重点则在于把阅读面铺开。

因为这套书有个很强的特点,它就像一部超级精选文集,各大重点模块的古文、现代文、外国小说等,名家选个5-10篇,著名作品集选个5-10篇,一下子就把该要读的阅读面给铺上了。

50-60个小专题的阅读铺广度,3-5个深度专题挖深度,一下子形成了必读必考文学作品的“桩基”网络。

我想,这整个中学的阅读路径,是不是就相对清晰而具体了呢?

我们这个阶段,就先看各路好文章就行了嘛。

反正这些精选好文,以后也是要看的,不如有空先翻一下。

至于深度阅读的讲解、解析,有些语文拔尖的娃,人家能理解到、能感受到高中层次的,也可以提前学啊。

语文和英语,不就是具备这样的学科特点吗?

好了,最后用一句正确但有点“老派”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

让我们都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

欢迎关注@B计划老妈,孩子成长路漫漫,在这不可逆的十八年里,努力扶君上马,送君一程,但内心始终有B计划。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