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有一节课《认识千米(2)》也就是《估测》,主题图给的是坐公交的情境(如图),但课前调查学生都是坐父母的小汽车或电动车上学,平时的出行也很少坐公交车,所以这个情境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
为了让学生更好认识千米,建立千米的认知,在上这节课时,我课前调查了部分学生上学的出行方式、家里到学校的距离、所用交通工具的时间,收集了几个不同、有代表性的路线(如图),把它们作为本节课的情境,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设置了两个问题,和学生一起交流。
一个问题,知道一个同学的出行方式是电动车,以及出行时间(6分钟)也知道,还知道他的出行距离(1千米),如果另一个同学知道的出行方式是小汽车,还知道他家离学校的距离(5.1千米),你能不能推算出如果他骑电动车来学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近30分钟,因为都是城市道路,为了安全,不能骑太快)?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如果距离学校4千米以上特别是5千米,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小汽车上学,这样在路上不用太长时间,帮学生建立自己熟悉的两种交通工具应该如何选择比较好,虽然这个问题在教材的例题中没有涉及,但他们非常熟悉,就可以间接体验到每天自己坐的电动车骑近6分钟才是1千米,骑近30分钟才5分钟,也能帮他们建立千米的量感,坐的小汽车开15分钟在城市道路才开6千米,开2-3分钟的时间大概是1千米。
第二个问题是我自己设置的,老师的家离隔壁的县上,如果知道老师开小汽车回家要近30分钟,老师家离学校有多少千米?老师回家能不能改成骑成电动车回家?为什么?有前面的经验,第一个问题,有的学生轻易就解决了,他通过一个坐小汽车上学离学校近5千米用15分钟,估测出开1千米大约3分钟,30分钟里有2个15分钟,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是10千米以上,我表扬了他并告诉他,有些长距离的路可能可以上高速,所以可能会开得快一点,所以老师家到学校的距离更远一些,但他的方法没错,接着又有不同的学生从收上来的不同实例中估测出了距离。最后他们思考了一下,如果骑电动车(安全行驶的话,一千米可能要6分钟),可能至少1个小时,不建议老师骑电动车回家,一来这样太累,二来电动车可能在路上会没电。
通过上面的两个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建立了千米的认识,既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还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可以帮他们解决每天的上学问题,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 #护苗有我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