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考98分应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温州一位小学生面对98分试卷,却埋头痛哭,泣不成声。
仔细一看试卷上的98分被涂掉了,旁边打了个醒目的零分。
原来孩子很皮,经常忘记在试卷或作业本上写名字。
老师和家长一再提醒,就是记不住,于是就给孩子来一记“狠”的,打了一个大大的“零”,时刻提醒孩子不要忘记写名字,让孩子养成写名字的好习惯。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为孩子优异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因此,作为孩子成长路上支持者的家长,在小学阶段,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学会对孩子“狠”一点!
狠抓自理能力在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中,陈薇院士分享了她与病毒作战的经历,并告诉我们支撑她走下去的信念是责任与担当。
她说:“我们始终坚守阵地,承担作为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一个没有担当、没有责任的人,只是没有支柱的一滩烂泥;一个懂得承担责任的人,才会有成长的骨气。
自理能力,是孩子承担责任的第一步。
北大本科双学士的李永乐老师,曾在综艺节目《老师请回答》中说,自己的自理能力很差,原因在于他有一位非常勤快的妈妈。
小时候妈妈为他准备好了一切,比如今天要吃什么,明天要穿什么,后天要做什么….
长大后的他虽然优秀,却缺乏生活常识、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连去饭店点菜都不知道点什么菜,就连一个遥控器没电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有位勤快的妈妈,过度包办孩子的生活,只会使孩子慢慢失去自理能力。
付出的是爱,回报的是害。
作家陈文姬说:父母替孩子代劳了所有事,这样成长起来的人,外表像个成年人,内心却是个孩童。
这样的孩子,有个词叫“巨婴”,永远蜷缩在父母的怀抱里,靠吸食父母的营养存活,无法分离,无法独立,最终走向衰亡。
《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显示,父母过度包办孩子生活,孩子不仅自理能力差,还有70%的孩子生活懒散;58%的孩子有拖延症;53%的孩子粗心马虎……
因此,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
明星海清平时忙于工作,不能天天陪孩子,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她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4岁的时候,她经常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扫地、倒垃圾、拎包、背书包等。
有次她带孩子去旅游,十几天的时间里,孩子每天帮妈妈洗T恤和袜子。
养育孩子就是如此,妈妈越勤快,孩子越懒,自理能力越差,只有狠下心,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孩子才能变得独立。
孩子独立了,才会生出责任感和存在感,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未来才会越走越平坦。
《为什么懒妈更容易教出成功的孩子》一书中提到:孩子如果越早离开你的教育,你的教育就是越成功的;
如果你的教育使孩子越来越离不开你,你的教育就是不当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而不是搭乘父母的列车直通未来。
父母终将老去,到时候没有坚实的步伐,如何迎接风雨的捶打,如何趟过泥泞坑洼。
所以看到孩子需要的时候,狠下心忍住,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狠抓受挫心理山西中北大学大二一男生在参加补考时作弊,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他的手机和试卷。
他爬在座位上哭了足足20分钟,才离开考场。
离开后,便给妈妈发了两条微信:
“妈,对不起。”
“不要想我,我配不上。”
随后关机跳楼身亡。
这就是曾引发大家的关注和热议的“大学生作弊被抓跳楼”新闻。
引发家长深思: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脆弱了?
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以及美国国家精神疾病中心的专家曾经指出:
儿童最早出现的心理问题是焦虑,如果小时候孩子的焦虑没有处理好,焦虑就会发展成为其他各种心理问题。
家长的过度保护、绝对控制和严厉苛责,造成孩子遇到问题时,会产生焦虑、害怕、恐惧、不自信等情绪。
如果负面情绪没有得到疏导和缓解,累积过多就会造成孩子脆弱和玻璃心。
因此,为了培养坚韧的心理素质,恰当管理情绪变化,适当的挫折教育必不可少。
挫折教育不是暴力教育,而是要让孩子知道,生活除了有一帆风顺,还会有波涛汹涌,礁石密布。
但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坚持下去的决心,就有承受失败和挫折的意念,你将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有次在节目里,杨幂对郭德纲说:
我十五六岁时,有一次拍哭戏,因为年纪小不太会演,哭得不好,达不到导演要求,结果就被扇了耳光……“
“导演亲自扇耳光,还有打身上,都有。”
对一般的十五六岁小女孩来说,这个大耳光一下就扇掉了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心态一下就崩了,甚至哭着告别剧组,永别演艺圈了。
但杨幂却能很快调整好状态,接着演,这都是因为她心态好看得开。
在一次采访里,她对主持人说:
“只要想做,谁都可以做到。只是有时你们过分地把一些负面情绪自己放大了。你一直背着那些东西,不愿意放下它。那是你的问题呀。我心里就不会积攒负能量。昨天发生的事,再好再坏也跟我没关系,那是昨天了。”
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内心强大的人,其实不止杨幂。
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获得大成功的人,内心都很强大。
因为拥有一颗强大的心,才可以承受更多的磨难,在逆境中学会坚强,在挫折中学会成长,未来才能走得更长远更舒坦。
因此,家长要狠下心提高孩子的抗挫力。
遇到问题时,关注孩子的感受,陪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打破孩子内心的矫情和脆弱,做一个真正坚强、积极努力的人。
让孩子尽情释放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
狠抓阅读习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而孩子幼年,则是阅读习惯的最佳培养期。
但是现在的孩子却学业繁重,每天除了要巩固课本内容、完成各科家庭作业外,还要上各种课外辅导班和兴趣班。
孩子闲暇的时间全部被占用,长此以往,根本无法抽出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更遑论养成阅读的习惯。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报告显示:
约19.6%的受访者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0.5小时,50%的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为0.5-1小时(不包括1小时),而且随着年龄的提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的学生还在明显增多。
这说明中小学生对阅读是有兴趣的、但是没有时间来读。
要知道阅读可以开阔眼界,提升孩子的知识面,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孩子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带动其他科目成绩的提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2020年重庆高考理科状元谢欣颖,不仅是高考状元,还是3年前的中考状元!
被广大网友封为名副其实的“学神”!
那“学神”是如何培养的?
谢爸爸说:
“从她一岁多开始,家里就订了很多幼儿画报、绘本等”
“小时候她看不懂,我们就给她讲,她主要是看图。”
“慢慢地,她自己看完后就可以把故事讲出来。”
她也因此爱上了阅读,逐渐养成了高效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事实上,不只是谢欣颖,几乎所有成绩优异的孩子,都在他们的成长早期,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此,孩子进行高效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书。
家长一定要狠下心,抽出时间坚持和孩子一起选书、读书、分享观后感。
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但一定要对孩子狠一点,抓住阅读黄金时期,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一段刘星抱怨妈妈的话: “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就不懂事吗?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了,从小您就得逼着我学,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从小教育我。”
你看,在孩子忍不住想要放弃学习时,其实还是希望父母逼他一把的。
这时,如果父母因为怕孩子心理压力过大承受不住,;而放任孩子打退场鼓,那么孩子将来很可能会后悔。
学习上放任自由,是父母对孩子最残酷的爱;
狠抓严教惩罚分明,才是对孩子最甜美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