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跟大家讨论了当孩子考了“坏成绩“时,家长应如何回应。那么当孩子取得“好成绩”,TA拿着试卷蹦蹦跳跳回家告诉你“妈妈,今天我考得很好,考了100分……”时,你会怎么回应呢? 很多家长都会回答说还怎么回应呢,肯定是开心啊!夸TA啊!面对孩子好的成绩时家长的回应也同样重要。我们一起看看以下的回答:
A. 开心赞美型:(例如:哇!你太棒了,你好厉害!来妈妈亲亲!)
⭕️这类语言背后实则表达了家长非常高兴,让孩子了解自己因为考得好这个结果家长感到非常高兴,这样表达之后孩子会油然产生一种自豪感,优越感,体会到了好成绩带来的精神满足。就非常希望每次都能考这样好的结果。但是一百分不是每次,当成绩考差的时候,如果家长的态度转变很大那么就会给孩子带来很重的压力。这样激动的情绪表达直接导向的原因是分数的高低。偏向为孩子取得的结果而感动兴奋,忽视了肯定孩子过程中的各种努力。
B. 不停比较型:(例如:那你同桌考了几分?你们班有几个100分?)
⭕️这类语言背后实则表达了家长忧患的心理。为什么比较,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希望了解自己的排名位置来缓解焦虑。而孩子听到家长这样说心里想的是:难道我考得还不够好,爸爸妈妈不满意吗?就算这次孩子考得好但是会依然感觉到挫败,在比较中不停的催促中孩子越加感到心累。
C. 欲求不满型:(例如:99分啊?那1分是因为计算错误还是粗心啊?)
⭕️这类语言背后实则表达了家长对孩子分数高追求的心理。这样的人比较完美主义,眼中很少看到进步,老是盯着一小个缺点进行无限放大。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也会因为家长抓着自己的这个小问题追问而感到自责、羞愧。
D. 理智提醒型:(例如:不要骄傲哦,下次继续努力!)
⭕️这类语言背后实则表达了家长希望孩子继续努力,家长开心吗?开心,但是怕让孩子知道,怕孩子因此而得意忘形,抑制了这样的快乐。而且希望孩子能够立马调整好状态进入下一次考试的备战。孩子还没有享受成功的喜悦就又进入了学习的紧张状态。其实没有必要去截掉孩子享受努力的成果,得让他体验通过自己努力而被大家肯定的喜悦,等他品尝过这样的滋味后,才会更好的激发内在的动力再次取得好成绩。
以上的回应都是忽视了一些方面,应对孩子取得好成绩时不够周全。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光去表扬孩子努力是一方面,更要肯定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获得了能力。因为努力是可以即时改变的,而能力确实一个相对恒定的值。肯定孩子已经提高了能力孩子会更加有自信面对下一次测试。
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利于未来的成长需要采取过程式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强化动力的恰当步骤:
❤️1. 接纳情绪。
取得好成绩时,孩子应该非常开心,并且希望立马获得家长的肯定。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及时去肯定孩子。“看到你这么开心,妈妈也为你感到高兴”。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兴奋的情绪,我们为孩子的开心而开心。(不是说看到你取得这么高的分数而高兴,而是为你的开心而开心。重点在于家长关注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仅仅在于分数。)
❤️2. 肯定过程。
“哇!这次成绩考得很好,告诉妈妈你是怎么做到的呢?……”通过询问孩子怎么做到的,帮助孩子梳理学习方法,并且话语导向暗示着家长重视学习过程,“宝贝你真厉害,努力掌握了这么多学习方法,你知道吗,你的学习能力现在已经提高了!”暗示孩子努力学习是可以提高学习能力的,并且肯定他的能力已经提升。
❤️3. 强化感受。
“真为你感到高兴!,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爸爸也让他高兴高兴”通过行为再次肯定孩子的成果,让他享受此刻的被表扬的心情。因为只有他体会过这种美好的感受才会向往。
❤️4. 激发动力。
“爸爸说宝贝真棒!希望宝贝继续努力,这样你的学习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了,成绩也会继续保持,你愿意继续加油吗?”让孩子在喜悦中待一段时间后,通过他人的建议让孩子继续努力,持续肯定自己通过努力会提升能力,激发自我动力,保持学习的状态。
以上几个步骤既肯定了孩子的努力,让孩子享受了喜悦,又帮助孩子梳理了自己为何会取得好成绩的方法,并且肯定了孩子的能力,增加了孩子自信。
参考文献:
1.詹芳香.家长语言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湖南师范大学 .2010年5月
2叶慎花.父母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及建议[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32期
3. 王鑫琦.父母的语言评价方式对儿童的影响[J]. 家园携手. 202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