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写完试卷(小艾的期中考试成绩六年级)

小艾写完试卷(小艾的期中考试成绩六年级)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0-30 21:23:10

近日

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

写给即将中考的同学的一封信

刷屏了!

在这封信里

他再三叮嘱

↓↓↓

宁停三分

不抢一秒

............

接下来

请和时报君一起

打开这封信吧

↓↓↓

1 审题,是急躁不得的事情

邻居的孩子就要中考了,我给了一个作文题目,让他写写,看看状态。

作文《我终于懂得了 》,他下笔如飞,很快就写完了。

他写的是《我终于懂得了冬天》。

别说,这个“冬天”我很喜欢。

多数同学写作会局限于有限的生活视域中,考试不顺利、跑步坚持下去、妈妈送雨伞、爸爸背着去医院,等等,素材时时可见,给阅卷老师带来审美疲劳。

比如这篇半命题文章,基本上会是“我终于懂得了母爱”“我终于懂得了坚强”“我终于懂得了失败的滋味”。

这孩子真不错,“我终于懂得了冬天”,瞬间就给我带来满身清凉,仿佛四周皆是茫茫。温州的冬天,确实没有冬天的味道。

选材好、立意好、语言好,我读读也有兴致。可是,我还是只给了中等的分数,那孩子不解。

“你确实是有备而来,冬天的素材我相信你写了多次。可是,你没有好好审题,你只是写了一次北方旅游的见闻。尽管你的描写很精彩,但是还是不能得高分。”

为什么呢?你写的是“我懂得了 ”,而题目要求的是“我终于懂得了 ”,再读读,一样吗?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变化,说明这个“懂得”有一个过程,这个“懂得”不容易,表明“懂得”的尝试是不止一次,或者有反复。

这篇文章就要写出你对冬天的“懂得”,这个相对复杂或漫长的过程。你的懂得少变化,太简单了。

好文章没有拿到好分数,实在可惜。你只要适当地写出几笔,文章立马就高一个层次。

审题

是急躁不得的事情

你要好好对待

2 作文前的引言部分尤其要注意

有一次,温州市中考完毕,参考的学生找我聊作文。

“老师,这次作文要求写科幻作品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写,随便写了一篇。”学生诉苦。

科幻作品?中考作文要求写科幻作品?我心里嘀咕着。

我觉得写想象作文更适合。强行要求写科幻作品的话,有些孩子真不一定适合。

“是啊,要求我们写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这个地球只剩下我了。”

我还是有点半信半疑,直到看到了温州市中考作文原题,我才知道,这孩子审题是多么仓促、多么敷衍、多么不认真。

我们先来看看这篇作文题,命题设计得很有匠心。

地球上只剩一个人?把自己的生活投进艺术世界中?这个暑假,我独自背包去旅行……这,可能真的会发生!

请以“这,可能真的会发生!”为开头作文。

审题

你要认真、要细心

对!

作文前的引言部分

尤其要注意

读得细致

这个题目的语句都是分行排列,非常清晰。

前面三句话:地球上只剩一个人?把自己的生活投进艺术世界中?这个暑假,我独自背包去旅行?

设置了三种情形,你可以选择“地球上只剩一个人”,你可以选择“把自己的生活投进艺术世界中”,你还可以选择“这个暑假,我独自背包去旅行”。

当然,你还可以选择那个省略号里包含的内容,不写命题者为你提供的三种之一,自由选择你要的生活情境,比如“温州的冬天下雪了”,比如“贫瘠的土地上竟然长出了绿色的庄稼”,比如“不喜欢音乐的你喜欢上钢琴的旋律”,再比如“一向孤僻的同学脸上闪烁出笑意”“爷爷用上了微信”,等等。

很多种在你看来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这,可能真的会发生!

这个题目,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写作点。

角度诸多,写作范围广阔,生活中可以叙写的事情、现象是那么多,怎么就只是写科幻作文了呢?

你写“地球上只剩一个人”,可以。你不写这个,只要合理的,也可以。

世界那么大,怎么对你,就只剩一个人了呢?

一定是匆忙忙地看了一遍作文题,看到第一行字,就认为这次写作必须是“地球上只剩一个人”!太急躁了!

你不是审题,是瞄题!

你得读完,认真,细致,然后好好想清楚!

3 走错了方向,再远都是倒退

考场作文,要的是审题时的冷静和清醒,要的是选材构思的合理和新意,要的是下笔成文时的力量和生动。先要保证自己写的是“这篇”作文!否则免谈。

审题,是思考和领会题目的过程,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

下笔前,我们必须对题目的含义和要求认真仔细地进行审查分析和研究,思考文题所规定的中心、范围、对象、重点,由此决定作文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等。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要素。

确立主题、谋篇布局、想象联想、抒发情感,都必须以审题为基础。所以,审题是学生习作的第一步,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中考作文60分,大分数啊!你更要谨慎对待,绝不能一发试卷,一看题就写,容不得细细思考,或者思考不深,这样下来很危险。

举个例子

2020年某市中考模拟考

作文是这样的

↓↓↓

成长路上常常伴随着矛盾和冲突。这不,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初中生小艾就和妈妈产生了分歧:

妈妈:小艾,你的房间这么乱,就不能理理?

小艾: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

上面对话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好多学生考场作文离材料旨意甚远,失分惨重。

问题在哪里?审题不周全,审题不细致,审题不清晰。

看到“成长路上”就写“成长路上”,看到“矛盾和冲突”就写吵架,看到“疫情期间”就写上网课和妈妈吵架,看到“诗和远方“就写远方的呼唤……

哎,这篇文章要围绕母子之间的对话去写,可是很多学生读题草率,匆忙上阵,最后走到无尽的远方,回不了头。

多么痛的领悟!

4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十字路口,红绿灯前,总有一句温暖提醒——“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句话,适合考场写作文的学生。

不用着急抢时间,你首先要冷静下来,完成审题。

审题,还不仅仅是在作文这一块,其实所有考试,不分文理,不分大小题,都要好好审题。

想想,一场考试,有多少分数是你没看清题目要求而粗心大意丢失的?如果,你能更严谨更细心些,你应该会得到多少分数啊。

有一些题目的题干条件里面会有一些埋雷点。在考试的时候,如果能够注意审题、把握住题目询问的真实意图,那么在具体做题的时候,解题思路将更加清晰,同时还能够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如果你自己凭第一印象完成试题,你的分数最后会被题干条件里忽略的“雷”炸去,到时候,你只能哭泣!

怎么办?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这“停”,是合理时间下的“停”,是被计算在命题者思维里的“停”,你必须要“停”!

用你的笔,圈画出关键词和关键句,逐词地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题意。

你既要思考出作文题目的可写内容,又要想出命题老师的期待内容,如果你能。

比如,陕西省2019年中考作文《做一个诚实的人》。

这“诚实的人”就是关键。那么,除了写考试偷看,砸碎花瓶,做错事情,还有没有其他更深刻的也是这个题目内容?你得思考。商家经商,要诚实。鞋匠补鞋,要诚实。农民种地,要诚且实。这样想下去,你就不会囿于俗套狭窄。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这“停”,是为了让我们能够迅速准确地捕捉到题目要求和考察方向。

“停”,是为了后面的“快”和“稳”。你千万要做好审题这事。

5 你“在”生活中就能写好作文

温州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题目,都是有一定的写作材料和写作提示的。

2017年材料作文

↓↓↓

根据《名人传》中罗曼罗兰的一段话:“一朵火焰息了,另一朵火焰接着燃起。或者可以说,火焰永远是一朵,只是换了燃料罢了。”

和《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一段话“伟大的事业降临到渺小人物的身上,仅仅是短暂的瞬间。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决不会再恩赐第二遍。”

进行写作,题目自拟。字数要求为600字。

2016年作文题

↓↓↓

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与地球上任何一个人聊天,却可能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是谁。

在本卷"现代文阅读(二)"中,一声"嘿,邻居",一组"中国邻里关系调查"数据,或许会引起我们对邻里关系的关注,触发我们对邻里关系的深思。

请就"邻里关系"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你看,都没有把作文题设计成请以“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这样的直白形式了。

写作之前,你要读懂题目中的引导语!你要提炼观点,或者引导自己思考……

“一朵火焰熄灭了,另一朵火焰接着燃起。或者可以说,火焰永远是一朵,只是换了燃料罢了。”

在作文试题越来越注重思辨能力评判的今天,你要细细读,读出这句话的意义,明白这句话的内涵,思考这句话的哲理。

培养思辨能力最佳的途径是,你在拿到作文试题时,立即思考这样的3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然后,你才能下笔,或故事,或议论,或抒情。读不懂,你的火焰就熄灭了。

捕捉题眼,题意引申,然后,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让写作有实际内容,这样,写作就相对容易了。

你“在”生活中,就能写好作文。有一点肯定是的:它不会很难,因为考试要面向全体;它又不会很容易,因为它是选拔性考试。你不要有压力,但不可大意。拿到题目,好好审题,思考成熟,放心去写,这样就可以了。

6 未经凝视的世界毫无意义

很多考生为了中考写作,准备了很多作文素材。这很自然,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

但是你一定一定要记住,不要慌忙地、简单地看题目,更不能看到一个和自己写过的作文题相近的词,就高兴得忘乎所以,然后就搬出准备好的材料,一股脑儿地得意洋洋地写上去。这样,最后你会哭晕的。

冷静!看完!圈画!比较!确定!每个步骤都不能少!

记住,你能想到的,命题老师都能想到!

我们要努力读懂老师精心设计的命题内容,每道作文题的背后,都有他们期待的眼睛。

我们的生活很辽阔,我们的生命很卑微,这个世界,我们和你站在一起。看得远,首先要看得准!

宁停三分

不抢一秒

让我们顺利、安全地走过

6月25日

中考开始

在此

时报君祝愿所有考生

旗开得胜!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