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书写练习试卷(幼儿练习写名字的本子打印)

名字书写练习试卷(幼儿练习写名字的本子打印)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0-22 22:53:12

在保定市第一届绿溪谷新年大庙会上,人们聚精会神地围看着一个艺人。只见他拿一把刷形笔,上面蘸着几种颜色,在一张白纸上随手挥洒,一会儿鲤鱼戏水、喜鹊登梅、雄鸡报晓;一会儿百花争艳、仙鹤高飞、雄鹰展翅,随着他手腕的飘移,一幅作品挥手而就。有位看得入神的老者忽然高声喊道:“他这画中有字,对,是‘家和万事兴’,这幅我买啦!”四周观看的人们也顿时醒悟地“啊”了一声,纷纷掏钱订下自己喜欢的作品。这种在庙会上被人们喜欢的画中有字的作品,就是流传千古的中国书法绝技“花鸟字”。

(花鸟字:家和万事兴)

花鸟字的别名很多,又名鸟字、龙凤字、画字、变图字、藏字画、飞帛板书、意匠文字,又因为常常用于书写某个人的姓名,因此也叫做名字作画等等。这些字是因为笔画多用花鸟图案表示而得名的,它利用特制的多彩画笔,以字为载体,把字的笔画用花、鸟、草、鱼、虫、山、水、螺线等图案替代,一气呵成,利用字里藏画的结构形式,巧妙地融字、画于一体,把汉字写得美轮美奂,能够充分表达出吉祥喜庆等多种效果,同时又增强了文字的意趣及视觉的吸引力。

(花鸟字:马到成功)

这种花鸟字既有传统国画的干净利落,又有西洋画的鲜艳色彩。飞龙、舞凤、花草、小鸟、蝴蝶、游鱼相映成趣,令人百看不厌,有“书法家难起笔,画家难润色”的美誉,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花鸟字:福)

中国的花鸟字的源流可以上溯到中国文字的起始,又可连接到春秋末器物上所刻的鸟虫篆和西汉时期的错金银文字,也是自汉以来“飞帛板书”的延续。在明崇祯版的《三十二篆金刚经》中就集中了鸟篆、雕虫篆、麟书、龟书、鸾凤书、龙爪篆等多种花鸟字。准确地说,花鸟字是东周时期鸟虫书发展演变来的,它源于东周,始于汉代,“发育”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流传至今。

(春秋时代的鸟虫篆)

东周时期各地诸侯称霸,青铜器物随便铸造,艺人把少量笔画换成鸟虫兽的“图形”用黄金镶在青铜器上,起装饰作用。到战国时期更加效仿,经书写、制范后直接把这种“装饰”字铸造在青铜器上,越王勾践剑的铭文和秦始皇的国玺也都是用的这种字。这种特殊的美术字在汉代印章和青铜器上继续有所发展和应用,直到汉代“隶书”出现后,才把它“划归”为所谓“篆书”类的“鸟虫书”,实际应该叫花鸟字的雏形,它就是花鸟字的前身。

(越王勾践剑上的鸟篆铭文)

汉隶和草书的成熟及楷书和行书的出现、纸张和各种物料的发明应用以后,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熹平年间曾于鸿都门见仆役用扫帚写字得到启发,从而创出“飞白书”,此外板笔的使用等,也都促进了鸟虫书向花鸟字演变。从此艺人在铜器、陶器、石刻、玉器、建筑物等装饰时创作“鸟虫隶书”“鸟虫草书”“鸟虫楷书”,字的笔画图案你增我补、互相借鉴,作品中大部分文字笔画逐渐被花鸟鱼虫等图案所代替,竹木刷形的扁笔也开始使用,“花鸟字”的名称便踏着时代的步伐应运而生。

(飞白书)

魏晋行书的兴起,促进了花鸟字的发展,唐代艺人已融入了殳书、穗书、云书、龟书等技法,清初又汲取西洋透视等技法,花鸟字基本定型。花鸟字发展到今天,是我们祖先共同创造并世代相传的,是在数千年长期劳动实践中逐渐发展演变完善的。历代艺人们不断吸收象形文字、图腾符号、虫书、鸟书、龙书、穗书、麟书、鱼书、蝌蚪文、岩洞画等书画之精华,研究和借鉴了西洋画、瓶画、影画、蚀刻画、传统书画、剪纸、刺绣、年画等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以丰富的装饰语言和富有节奏韵律的优美线条,生动地刻画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花鸟字笔画图案,构成了各个时代不同的艺术风格,逐步把鸟虫书创新成为具有自己独特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表现内容、造型观念、书写技法的艺术书体——现代花鸟字。

(花鸟字:知足常乐)

花鸟字有着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是如此的丰富多彩,那保定的花鸟字艺人在创作时又有着怎样的秘诀和独到之处呢?请继续阅读《字在画中的别样书法艺术(下)》。

字在画中的别样书法艺术

(下)

保定的花鸟字艺人在创作花鸟字时,字的基本组成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植物多用花、竹、笋、松、梅等,动物则多用鸟、蝶、鹰、鹤、鱼、虾、鸥、龙、蛙等,自然风物又有山峰、太阳、帆船、云霞、水波等,这些经过艺人的匠心独运、搭配巧妙、天然趣成。在用笔画这些动植物时,他们也有一套口诀:“竖用竹、横用花,鸟鱼替换撇捺,点换太阳蝴蝶作小花,山水螺线画其它”。总之是各尽所能,为主的“笔”较宽,另有几只窄些的“笔”作为辅助。在这种“笔”上并列蘸上各种不同的颜色,在纸上盘旋曲折,便留下如彩虹一般美丽的画痕,这些画痕巧妙组合,又幻化构成了大家所熟悉的吉祥语句。

(保定清苑区民间花鸟字艺人刘继增在创作花鸟字)

根据需要保定的花鸟字艺人们还创造出了各种各样书写花鸟字的“笔”,有的是竹片、有的是橡胶皮、有的是木片、有的是用木片夹着海绵。用料和形态不同还各有各自的使用方法,如粘绒布笔的笔头,用绒布夹胶片制成,具有制作简便,耐用吸色的特点。礼帽毡笔的笔头是用礼帽毡块做成的,吸色耐用但材料不好找到。细袜子布笔是用三层袜布包胶片制作的,做起来麻烦但笔头好用。柳树根笔是用锤子把柳根砸成薄片制成的,因此它的吸色性能较差。锯齿状笔由于笔头犹如马的牙齿参差不齐,所以画云画水时非常好用。保定花鸟字艺人不仅有自己独特的画笔,在用笔上也有自己的特有的用笔、用色的秘诀,比如外尖用力按,并快速地旋转,能使色浆鲜艳夺目;而宽笔浅色的时候要多蘸染料,并且把笔要用湿布包好,保持湿润。

(书写花鸟字所使用的工具)

写画的秘诀是,拇指食指捏住笔的两侧,食指往里移动,以此来准备收笔。轻颤可以画出龙身,重抖才能画出螺线,前后错笔是画山的最好方法。还有用笔四法,即转、切、扫、点,重切用来画“扇”面,轻扫用来画“水”,露头藏尾按音乐节奏可以画出最美的“s”型曲线。并且笔正侧变化定粗细、重按行笔定造型;结构紧凑靠练习,按提缓急见功力。这些不同的笔、不同的使用方法巧妙的结合,再加上保定艺人聪慧的构思,就形成了这种号称中华一绝、天下一绝的民间艺术。

(花鸟字:梅兰竹菊)

据文献记载、实物证明及中央美院专家的考证,花鸟字滥觞于刘邦故里徐州地区。虽然如此,但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保定,也很早就引进了这种民间艺术,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花鸟字艺人,他们以自己的特有技法行走于城乡的街巷,给人们带来美感,也以此作为行当,为自己赚取着生活的补贴。

(保定绿谷溪大庙会)

现在,绿溪谷大庙会、国公营庙会、龙潭庙会、刘守庙三月三庙会上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高碑店市还办起了花鸟字培训班,他们用自身对民间艺术的执着与追求,使这门独具特色的艺术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