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的意外是怎么个意外。
是你准备的充分自己结果不理想的意外。
还是自己没看书考到了50 的意外。
如果没看书,你别意外了,这有啥好意外的,不好好准备你还准备考个88?
这不是纹身师闭眼———— 给我秀了一脸啊兄弟儿
看在你已经会反思的份儿上,作为已经上岸的人民公仆,我决定送你一点经验。助你早日上岸。
不知道怎么学?一步一步来
【目录】
一、备考的备
1. 备考资料
2. 掌握技巧
3. 备考过程
二、备考的“背”
1. 背什么
2. 怎么背
3.背了怎么用
三、备考是为了对
一.备考的备
1. 备考资料
▲申论的规矩
这个是讲基础的教材,内容很详细,好像也送了视频,不过我没听。我只是把书仔细看了一遍,夹带着自己对每个题型的理解。里面的例题也跟着解析写了写,搞清楚申论大概是什么题型之后我就开始跟着张小龙的课了
▲张小龙
张小龙你应该听过,毕竟他金句不少,b站里面也有,如果没有980的小伙伴一定要去b站听听他的课啊,干货和金句都很多。我当时把龙哥的课反复听了两遍,上面的例题也都练了一遍,课下自己也写一遍,总结了不少规范词句。听他的课能把知识点讲的更精炼,听的时候完全没压力,对之前的基础就是锦上添花。
▲汤可特训七套卷
跟着汤可进行高质量练习,申论提高分数特别快。
汤可讲的七套卷子,每一套我都会自己不看答案先做一遍,写出自己思考过后的答案,然后开始听老师的解题方法是什么,怎么从材料中找关键词找答题点。刚开始找的点还不是很全,听到第二套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审题的方向,后面几套自己预习完再听老师讲解都能找的很全面,刷申论100题时明显感觉到我的总结归纳能力提升的很不错,跟标准答案非常接近,我就知道我的申论高分肯定没跑了。
2. 掌握技巧
(1)建议、提案
建议是指下级部门因为某个重要事项的解决,需要向上级提出解决问题想法的文体。具体写作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案一般为政协提案,
具体格式:关于xxxxx的建议("发 文机关 关于 内容 文种")
各级领导(称谓要根据具体题目要求分析得出) :
当前,....等问题比较突出(或做了什么工作),为了做好...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开头为背 景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目的意义)
一、......(主体内容还原为对策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然后是: 发文机关 xx年xx月xx日
(2) 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是指.上级部门因为某个重要事项的解决,需要向下级单位提出解决问
题指示的文体。具体写作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格式:
关于xxxxx的意见("关于 具体工作 文种”)
下级各有关部门(称谓要根据具体题目要求分析得出) :
当前,...等问题比较突出,(或 做了什么工作)为了做好.....工作,提出以
下指导意见: (开头为背景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目的意义)
一”、....。
二、....。. (主体内容还原为对策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然后是: 发文机关 xx年xx月xx日
暂时总结这两个吧,需要其他的可以在评论区要。
3. 备考过程
知识储备(10天)
开始就是对各个题型的认识了解,对各个题型答案的研究。利用好基础教材,吃的扎实一点,这一步最主要是囫囵吞枣,不求精嚼慢咽。
做题提升(20天)
利用好真题和汤可特训七套卷,力图把每套题每道题吃透,吃精细。做题方法是主要的。这个阶段一定要手勤快一点,脑子多动一下,能不能有质的飞跃就看这一步了。
总结蜕变(20天)
这个时间段就是研究优质申论答案及解析。然后回头看之前自己做过的真题,自主思考。通过复盘,做题弥补知识盲点。
大家学申论后期都会碰到的情况:这个参考答案跟我的答案差距不是很大了、这个答案我还能怎么改动一下么。这是申论最有特点的地方,没有标准答案。最后你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里,只有一个大概的认知。这时候就要多看各类答案。你要学会自己分析,自己评判自己答案的合理性。
二、备考的“背”
1. 背什么
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只要是人民日报上的,半月谈上的,我觉的写的好的都背。这是没用且浪费时间的。
先说这些东西都是针对不同主题的用词,就算规范的语言表达是你应该学习的,但是呀不是你胡乱背就能学会的。
看哪些文章呢,人民日报适合申论学习文章的:
A,改革、经济、文化、社会治理、创新、农业农村、情怀精神等申论常考察主题的;B. 文章框架非常规整,像申论材料的文章);
C、各级领导人署名的评论性文章、经验介绍类文章;
2. 怎么背
不是通篇的背,而是总结你能用的,不够精炼的点都不用。你要去材料中找到高度概括的原词原句,然后在旁边写出怎么借鉴这种精炼的表达。然后背下来这个句子。
背了也不是就全部放到作文里,而是做到举一反三。
3. 背了怎么用
背下来的句子何时运用?
可以用到你认为你的作文举例事件上。积累的东西要体现背后内涵。
高级句式积累:我们懂得...是值得深刻讨论的,懂得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就这种句子,中心词换掉都是可以用的。
高级词汇积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携手共进类似的。都可以用在作文里。
三、备考是为了对
我在备考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答案用力过猛的情况,也就是对材料过度解读。后来听完汤大的课,才知道要学会分析答案里,哪里是文章原词原句、哪里是答案编造的词句、哪里是答案有自己却没有的部分、哪里是答案虽出自原文但自己认为没必要的部分……
通过以上的分类,你就能够筛选出来自己认为最正确的字词,得出自己答案缺失或多余的部分,从而得出完整的要点,最终整理出最满意的答案。
除此之外还会出现,我的答案要点好像都是对的,但是好像没有逻辑。
这就是各个要点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在最后自己确定的答案中,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需要讲求逻辑条理,都需要写我们很喜欢的“总括句”,不少题目直接把不同方面的要点分开分条罗列即可,一般在综合分析、贯彻执行中需要体现出逻辑层次。
逻辑的好坏怎么判断?绝不是答案看起来高大上的就是好答案,而是逻辑通顺的答案就是好答案。
我们备考的目的是为了写出高分答案。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可能刚开始会很难。但是没关系,注意里面的小道道,一个个了解的仔仔细细就可以了。
最后:
申论这种主观性题目是没有一个所谓“答案”的东西的。申论就是政府工作人员办公的一个模拟。各家机构给出的答案都是各有各的套路和模式,无所谓对错。
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的靠近答案。
希望分享的东西能给你一点点帮助,假如有一点点用,请点个赞吧。
送你一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如果没有特别幸运,那么请先特别努力,别因为懒惰而失败,还矫情地将原因归于自己倒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