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萱禾妈妈~
茶余饭后,家长们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应该就是自家的孩子了,孩子吃饭多不多,乖不乖,气人不气人等等,其中探讨最多的恐怕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了。
孩子入小学后,大到期中期末考试,小到每一单元的小测试,可以说,考试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孩子们大概也已经习以为常。
只是,考试哪怕再频繁再普通,成绩一事,却一直都是家长和孩子们永远敏感并不可回避的话题。
成绩好的学生呢,每次拿到分数高高的试卷,都会兴高采烈的急着拿给家长看,等着听家长喜笑颜开的夸奖,甚至可以得到一些奖励。
而成绩差的学生呢,除了在学校可以得到老师的批评后,回家可能还要面临来自家长暴风雨般的责备,实在是祸不单行。
但不拿给家长看还不行,因为老师交代的有任务,需要家长审阅签字,目的就是让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所以,哪怕再不情愿,也要顶着压力把低分试卷掏出来给家长看。
有这样一位家长,就在网上晒出了儿子仅38分的数学期末测试卷,他在家已经对孩子猛批过一顿,但表示还是不解气。
说自己和妻子都是高学历,在学校都是学霸级人物,怎么就生出智商这么低的儿子呢,实在是不甘心,对孩子动手的话又有辱自己知识分子形象。
但是,再接着往后看这位爸爸晒出的试卷部分试题,不禁让人感叹,这哪叫智商低啊,简直是高的不寻常啊。
其中一道题是这样的:
妈妈给乐乐买一个新文具盒花了6元5角,可以怎样付钱,让写出两种付钱方法。
孩子规规矩矩答出了两种付款方式,一是支付宝,二是微信支付。
我看了这个答案,都忍不住连连称道,结合题意,按说这个答案也是说得过去的,不愧是生活在新时代高科技氛围里的孩子,被老师给零分,孩子心里会不会感到不服气呢?
再接着看下一题:
计算器上的数字1和数字8坏了,要计算336×8该怎么办?
本来这道题是考察孩子们对乘法运算的掌握程度,应该把18拆分成2×9,或者3×6,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计算器上的1和8这两个坏掉的数字键了。
但这个孩子又反其道而行之,给出答案:再买一个没有毛病的计算器。
孩子给出的答案也确实都可以把问题解决,但却不是老师想要的解决问题的答案[捂脸],这道题自然也是不给分的。
还有这一题:
李雷口袋里有323个冰糖,289个棉花糖,134个棒棒糖。今天李雷吃了289个冰糖,124个棉花糖,99个棒棒糖,请问,现在李雷有什么?
答:有糖尿病。
这孩子在家大概经常被爸爸妈妈阻止吃糖吧,并且吃糖的坏处也被安利了不少,已经和医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以至于忘了自己是在做数学试卷。
脑回路实在清奇,像脑筋急转弯,总能出其不意,给出“普通脑洞”根本想不到的方向。
针对这位同学的考试情况,据孩子爸爸说,老师已经找他谈话,老师也是在阵阵感叹声中批改完的试卷,答案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但毕竟不是常规正确答案,最终分数还是“喜提”全班“倒数第一”,老师直呼,这孩子智商太高,教不了。
对此,网友们也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说这孩子一点都不笨,脑袋瓜出奇的灵活,建议这位爸爸千万不要打压孩子,要用平和的态度正确对待孩子独特的个性。
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训练思维,开拓思路,举一反三。这孩子有着灵活的头脑,不拘一格的思路,相信只要端正态度,不但能学会,也许还会赶超其他同学。
那么,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抱什么样的态度呢?
1.成绩当然要重视成绩当然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一直都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也是老师和家长检验孩子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考试成绩,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对各科知识的掌握情况,经常做对得满分的题目是孩子掌握的比较好的,而经常做错被扣分的部分,一定是孩子掌握比较薄弱的。
这样,孩子、家长以及老师就可以通过测试情况进行查漏补缺,有的放矢,有重点有方向的进行学习。
所以对于这位孩子“倒数第一”的试卷,家长肯定不能放任不管,要和孩子一起探讨并找出解决办法。
2.不能只关注成绩成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孩子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成绩好的孩子,代表他对待学习态度认真,聪明好学。
成绩差的孩子不代表孩子真的笨,有时候是孩子没有端正学习态度,贪玩,心思没有用在学习上。
就像上面分数“倒数第一”的孩子,说他笨真的有点冤枉他,脑子转的比谁都快,只是那股子聪明劲儿没有用对地方,跑偏了。
3.要保护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不是完美的。作为家长,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不要总是拿别家孩子的优点,对比自家孩子的缺点,对孩子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态度。
在这个拼综合素质能力的时代,成绩不再是衡量一个人未来能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走上社会后,当年在校成绩差但却创造了更大价值的人比比皆是。
所以,我们要保护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掘他们各种表现形式的能力优势,不要一味的打压,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前提下,帮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是,10多年育儿经验,关注孩子心理和健康成长,分享育儿感悟,输出育儿知识,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走,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