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金鑫
11月21日至23日,由青岛实验初级中学、半岛都市报联合打造的青岛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名师孵化培训班正如火如荼进行中。21日上午8点30分,青岛实验初中的礼堂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盛宴正在上演。踏门而进,台上,学校的优秀教师们正引领孩子们探索未知的知识世界,而台下,青岛实验初中的教师们也化身“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不少老师表示,“精准‘把脉’给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老师们为何有如此高的评价,老师变“学生”又有哪些火花?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11月21日一早,青岛实验初中的部分教师陆续走进学校礼堂,即将化身“学生”的他们,对接下来的听名师讲课、看专家“问诊”,充满了期待。“这是种子盲盒,请同学们挑选出适合的种子进行实验。”青岛实验初中生物教师、市教学能手朱航雨老师以一节生动的《秋收冬藏,萌发生长——Steam理念下的生物创新实验课》,带大家走进了神奇的种子世界。“请大家跟随我的节拍,拿起竖笛,尝试演奏。”在学科带头人侯芳老师的音乐课上,音乐节拍似乎有了魔力,像一朵洁白轻盈的雪花飘然而至。该校学科带头人、专职心理教师王海霞老师则开展了一节《初一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psychology》,带孩子们走进了自评、互评的“热情世界。市教学能手魏文粤老师的“足球摆脱防守人射门”更是让大家体验了一把绿茵场上的快乐体育。史海燕老师作为市教学能手,一节《理想校园》运用感知、审美、创意实践、升华理解等板块将美术的魅力带到大家眼前。
而这仅仅是此次名师孵化班的前菜。此后的两天时间里,市教学能手、青岛实验初中语文教师张静,市教学能手、英语教师宋艺,市教学能手、化学教师魏强,以及青岛实验初中崂山分校的教师们也分别带来了小学传统文化和初中物理课堂展示,让大家感受到不一样的课堂氛围。除了课堂展示,该校校长孙晓东、党委书记侯芸也深入教学一线,抓主业强教学,通过现场听课,近距离、多维度了解学校的课堂教学实际,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注入能量。而这些都是青岛实验初中的教学日常。
要说为何老师们要集中在这三天进行课堂展示,还得从青岛实验初中的名师培养工程说起。为加快骨干教师向名师提升步伐,以名师带动引领为突破口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深度改革,持续推进“快乐育才”品牌建设,持续提升“负担轻、效率高、质量优”课堂教学特色,发挥“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优势。青岛实验初级中学、半岛都市报联合打造本次活动,同时以“下一位齐鲁名师是谁”为命题,对标正高级教师、齐鲁名师、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等,促进骨干教师向“优师”提升,促进“优师”向“名师”孵化。
专家“问诊”铺就优师名师培养“高速路”台上名师讲得精彩,台下老师们则拿起纸笔记下重点内容,遇到精彩瞬间便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三天的展示过程中,有专家进行听评课,全程进行跟踪指导。原淄博市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现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正高级教师邵淑红,作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因担任教育部优课评审专家、山东省“互联网 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高中英语团队专家组组长,对教育教学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对老师们的课堂也做出了相应指导。她表示,小组合作最终要展示的是集体智慧、小组结果,而非个人意见的表达。因此,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倾听学生的表述,进而展现核心素养以及育人价值体系。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教学的本质意义在于尊重学生,促进全面发展。”滨州学院教授、滨州市督学常华锋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曾在滨州市教科院和威海市教科院工作21年,也针对老师们的课程提出建议,“要从学生视角出发,将学科逻辑和认知逻辑有机结合,一堂课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师生之间的配合,更在于核心素养的实现。”
在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青岛大学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伟看来,浸入式的课堂,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验。他表示,老师对课堂的把控力以及在探究过程中纠错至关重要,这不仅体现在课堂中,更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思想观念、文化内涵,以及创新理念的延伸。”他说道。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第二天和第三的孵化班中,学校还邀请了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数学教研员李现勇,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杨富华,高级教师、青岛物理中考命题专家韩光杰,青岛市高中历史兼职教研员李子男亲临现场,深入名师课堂,精准“把脉问诊”。
发现问题,并破解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堵点在青岛实验初中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有条件就积极解决,有困难就创造条件解决,而此次专家“问诊”也是打通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们提供更广阔发展平台的一环。据青岛实验初中副校长牛明典介绍,该校以“三大行动”(名师进阶行动、教法孵化行动、教学质量提升行动)、“三名建设”(名师工作室、名师梯队、青年名师)、“三兴工程”(以研兴组、以研兴校、以研兴教)为路径,通过开展新教师拜师礼、青年教师读书班、教师“五个一”素养提升、磨课亮课展示等活动,分梯队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开展多元、多途径培训,助力教师教学、科研多点开花。同时,学校始终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认真落实“师德失范行为”排查整治活动,出色完成师德集中学习任务,通过签署师德承诺书、师德考核、学生家长评教等工作,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施教行为。通过“指尖有莲,心中有爱”、“教师走红毯,享礼遇”等主题活动增强教师荣誉感和底线意识。通过这些实事的落地加持,该校骨干教师变优师,优师变名师,名师换挡再升级,逐渐在教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跑出了“加速度”,学校的发展也在不断蝶变。
锚定高质量发展岛城名校教育高地蝶变发展标杆去年8月,青岛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一年多来,青岛的义务教育得到了持续的优质均衡发展。全市现有国家教学名师7人、齐鲁名师名校长165人,新入选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工程人选85人,各项数据均位居全省首位。而历经几十年发展,又在此背景的加持下,青岛实验初中作为岛城的老牌名校、家长圈中的口碑学校,以及众多学子的梦校,也锚定了高质量发展路线,不断提升着教育教学质量,迈上了由教育高地蝶变为发展标杆的新台阶。
一所学校怎么样,看老师是否心中有孩子就知道,看孩子们的精气神就知道。该校教师们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终身习惯为己任,不断打磨技能,夯实基础。据悉,走红网络的“地铁上沉浸式批改试卷”的女老师,就是该校樊琳琳老师,视频不仅被央广网转发,还受到网友纷纷点赞。而在青岛实验初中,像樊琳琳一样尽职尽责的老师还有很多。据介绍,该校共计60余人次在教育教学领域获奖,今年就有7位教师荣获“市教学能手”称号,现任教师累计有28人获省市级教学能手称号,占专任教师比例超过26%;3位教师入选“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带头人”,累计10人,占比约10%。3项典型案例获省级奖励,14位教师主持的课题获省市级立项,5门学科入选青岛市基础教育学科基地,为学校教学质量高位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而这也成为了该校教育教学质量高质量发展的灵魂所在。
一所老校,经久不衰的口碑是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成果,是深化内涵提质扩优的融合发展,更是不断更新的理念,持续深化的改革,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既是青岛实验初中的软实力,也是该校的硬实力,我们也能看到,强有力的条件下,该校不仅是走在前,更在作表率,在教育高地向发展标杆的大道上迈稳步子,实现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