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350字,转发收藏,耐心看完,对提升孩子的语文成绩大有帮助!
你的困惑:一名广东的家长反馈,孩子初二,年级排名前十左右,其他学科成绩很优秀,就是语文偏科,他的基础题能拿满分,阅读理解能拿一半分甚至还不到,作文50分得40分左右,一般120分的试卷经常在90-100分徘徊,目前孩子的目标是某个重点中学,希望能帮孩子找到详细的应试方法,尤其是阅读理解解题方法。
我的回答:这位家长对于孩子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他知道语文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基础➕阅读➕作文,也知道孩子各个部分的得分情况,给这位优秀的家长点赞!
从问题中可以得知,孩子的基础部分能拿满分,那证明他课堂上认真听课,该记的记该背的背,识记背默能力很优秀。
那薄弱项就是阅读理解和作文了,那到底该补阅读还是补作文呢?
我建议是先补阅读理解,因为阅读理解和作文是互逆的,阅读技巧的提升,作文技巧也会跟着提升。比如孩子学习了记叙文的叙事方法、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等,在自己写作时就能用得上。
如果先补作文,这10分的差距,可不是那么好补。
那语文成绩的提升,关键就在于阅读理解成绩的提升了。
还记得昨天我分享给大家一个提分公式吗? 这个公式任何学科都适用哦!
分数=知识体系➕解题方法➕熟练程度
⬇️⬇️⬇️
高分=完整的知识体系➕正确的解题方法➕极高的熟练度
我一个一个拆解下来,和你讲解清楚!
一、知识体系
什么是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就是中考各学科所涉及到的考点。
只有明白考什么,才知道学什么。
那阅读理解的知识体系是什么呢?
你翻翻孩子的试卷,你能看到一些陌生的“名词概念”:
- 本文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 作者在描写人物时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 文章以“那片美丽的枫叶”为题,有什么妙处?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 文中“他的心像被重锤敲了一下”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其含义。
- 文章中某一情节对后文起到了怎样的铺垫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 文中哪些地方埋下了伏笔?这些伏笔对情节发展有何作用?
阅读理解的知识体系,就是出现在考题中、参考答案中、以及解题方法中的各种“名词概念”,比如表现手法、写作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效果、结构手法等等,很地盘孩子都是傻傻分不清楚的。
这些“名词概念”,就是阅读理解最最常考的考点,这些考点相互联系起来,就构成了语文阅读理解的知识体系!
如果孩子不懂这些“名词概念”,他就看不懂考题,读不懂参考答案,更不能活学活用各种解题方法。
我教过那么多的学生中,凡是语文能考到年级第一的,都有这种本领:一秒钟反应法。遇到一个题目,不管最终能不能做对,首先一秒钟之内,题目中涉及到的“名词概念”,在脑袋里已经放过一遍电影了,清清楚楚,不会搞混!这就叫真正掌握了阅读理解的知识体系!
根据这位家长的反馈,孩子阅读理解能拿一半分甚至还不到!那证明他的阅读理解知识体系是欠缺的。
建议这位家长,让孩子专门抽出时间,成体系地梳理阅读理解的知识体系。
阅读理解的知识体系题量很小,就五大概念和34组专业术语。
花2周时间,就能掌握这套知识体系!
二、解题方法
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后,就要掌握各个题型的正确解题方法了。
我就举一个最最常考的题型吧:概括内容题!内容概括是阅读理解的基本功,是阅读能力培养的成道之基,入道之门。
那到底该如何概括才能准确而简洁地提炼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呢?
一、叙事类文章(包括小说和叙事散文)
内容概括应该从主要人物出发,概括主要人物所做的或所经历、遭遇的主要事件。
正确的解题思路:主要的人➕主要的事
二、写景或状物类散文
可以从景或物出发,概括景或物的特点。
正确的解题思路:什么景(或物)➡️什么样的景(或物)
以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例,把这个思路走两遍
先分层概括再整体概括,都按这个思路进行。
首先《春》描写的是什么景物?
学过这课的同学都知道“春草图”“春花图”之类的分层概括,也就是说文中写了春天的草、花、风、雨、蜂蝶和人的活动。
接下来再思考文中所写的这些景物和人是“什么样的”(特点)。
从文中提炼出来的分层概括的结果就是“本文描绘了生机勃勃的青草,争妍斗艳的繁花,翩然飞舞的蜂蝶,怡然自得的孩子和辛勤劳作的人们”。以上是分层概括的结果。
如果题目要求我们以限定的字数概括全文,那就综合一下:所有的景物和人都是作为春天的一部分来写的,景物就归纳为“春天的景象”或“春景”。再整体思考“什么样的春景”,不难看出“美”和“生机勃勃”两个特点。
最后组织一下语言,一句话概括就出来了:文章描绘了生机勃勃的动人春景。
可是很多孩子只知道“六要素概括法”,一换成找不出清晰六要素的文章,就抓耳挠腮了!
当孩子掌握了特定题型的解题方法,再面对类似的考题,就能够迅速找到切入点,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析和解答。若是学了象“六要素概括法”之类的假方法,往往会浪费大量时间,还会走入死胡同。
三、熟练程度
用有效的方法做有效的练习,提高做题的熟练程度,练就阅读理解的真功夫!
有效的练习不是盲目地做题,而是要按照所学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练习的唯一目的就是巩固方法!这样的练习才能真正的有效练习。
我直播带着我的学生,做了一轮又一轮的练习,就是为了巩固方法!
你不做练习,再好的方法,背会了也没用!
比如记叙文阅读最常考的八大题型:
- 概括内容题
- 理解内容题
- 把握中心题
- 人物描写题
- 景物描写题
- 句段赏析题
- 标题赏析题
- 词组赏析题
孩子只要把以上八大题型的解题方法,都练得透透的!
那简直就是:八大题型在手,阅读理解你横着走!
最后总结一下:语文成绩提分的正确思路,记住一个提分公式:分数 = 知识体系➕解题方法➕熟练程度。
任何家长都可以根据用这个公式自检一下自家的孩子,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知识体系是解题方法的基础,解题方法需要通过刻意练习提高熟练度,没有知识体系和正确的解题方法,就不要盲目地做题。
三者如三层阶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层层递进,缺一不可! 切不可跳级去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