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把我的试卷当成标准答案(当老师发试卷把答案给撕了)

老师把我的试卷当成标准答案(当老师发试卷把答案给撕了)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0-19 15:37:10

这些年,大语文的概念深入人心,所以大语文的学习也是越来越难。很多学生反映,最害怕的就是语文,感觉最难的也是语文,花费时间最多的还是语文。语文成绩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想考90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这么恐惧语文呢?

很简单,语文的阅读理解让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做。虽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的语文却不同,每个题都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近日作家余华在一次访谈中讲到:我有一个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被收入了中国的高中语文教材,广东省高考的时候采用了这篇小说,结果很多学生在这个题中都丢分了。我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我就去网上搜了一些那个中学的高中语文老师们做的那些教案,和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那些互动,我感觉大家做的都非常好。但是我去试着做哪些阅读理解题,我发现我真也做不对,与给的答案有很大的不同。

实际上不仅是作家余华,80后作家韩寒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韩寒曾非常认真地针对自己的文章《求医》一节的中学语文阅读题,做了回答,结果8道题自己只做对了3道。其中一道是“画线句作者最想表达的意思”韩寒都选错了。

韩寒对此也非常的不理解,他曾感叹道:“我真的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语文喜欢把别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拆解,并强行加上后人的看法,或者说是出题人的看法

对此很多网友感叹道:曹雪芹、吴承恩如果能到现在,估计也做不对《红楼梦》和《西游记》的各种阅读题,估计对大家对两本文学巨著的解读也理解不了。

那为什么我们的语文阅读在各种作家的声讨声中依然没什么变化呢?非得有什么标注答案呢?到底是为什么?我想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语文之所以有标准答案主要是为了便于改卷,如果答案很多,尺度不好把握,对学生反而不公。

现在的语文阅读理解,很多语文老师也是不会的。大多数语文老师在讲解试卷时也需要参考答案,因为他自己的理解与标准答案可能也不一样。所以我一致认为,我们的语文之所以有标准答案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批阅试卷。

如果答案很多,怎么给分呢?老师随意性太大,会不会给学生造成不公平呢?最主要的是,如果没有标准答案,老师们批改试卷会更麻烦,花费的时间也会更多,给学生造成的不公平也会更大。特别是像中考高考这么严肃的考试,一分就可能决定孩子的命运,什么题没有标准答案都有可能对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

所以我们看到,我们的任何一科考试,开放性的题目几乎都没有,所有题目几乎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包括像政治和历史这些科目也同样。

第二:如果阅读理解没有标准答案,对老师的素质要求会更高,我们的很多老师可能达不到。

开放题肯定是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的,但是如果阅读题没有标准答案的话,对老师的素质要求肯定会更高的,目前的老师很多未必具备。

我们的老师也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在上学时期受到的就是这种“标准答案”的教育,所以他们也很难适应没有标准答案的试题。对于答案不确定的题,很多老师也会变的无所适从,更害怕学生回答的过于随意,也不敢放开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去答。

另外,批改试卷的老师如果没有标准答案也会变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去评分。所以目前的老师对没有标准答案的试卷也不适应,甚至很不喜欢。

标准答案确实会限制我们的思维,但是在严格的考试面前,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也很难保持它的公平性。

目前几乎人人都知道阅读理解有标准答案是不正确的,但是谁也不敢取消这个标准答案。我们的考试对于孩子们来讲太重要了,几乎决定了每个孩子的命运,所以首先要保持它的公平性。要想非常公平,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个人观点:

作家不能正确分析自己的文章,这可能是对阅读理解最好的讽刺。但这种现象谁能改变呢?人人都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没人去改变,这就说明,改变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