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临近高考,高考复习看似有所放松。以前高三老师一节课45分钟讲个不停,时间不够往往还有挤占课后4-5分钟;现在老师可能只占用半节课甚至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点拨,其他时间都是考生自由复习,或看书或做题。以前高三考生一天要按规定做6套试卷,要自批自改进行错题整理与反思;现在考生基本上是做一些保温卷,题目不难、题量不多。
事实上,学校对高考的复习并没有放松,只是改变了策略而已。以前主要以输入知识与能力为主要方法,以强化训练为主要手段,所以师生都显得紧张有序、充实忙碌。当复习备考进入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也就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让压力山大的考生适当减压,为没有压力的考生适当增压;复习上主要是采取多看教材查漏补缺、多做保温卷保持手熟,让考生拥有更多的时间自由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最后的冲刺。
所以,最后26天的时间里,考生更应该端正心态,采取切实可行的复习措施,进而取得切实的效果。特级教师强调:高考最后26天,进行清单式复习将会有助于高考出彩。
最后26天的时间,一分一秒都是十分金贵的。为扎实挖掘复习出高效,一定要防止出现脚踏西瓜皮蹓到哪里算哪里的状况。所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操作的26天的复习计划。
特级教师认为,这个计划要至少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回归教材、重做错题与研究高考真题答案。而即使只有这3个方面的内容,其实要面面俱到在时间上是允许的,所以,特级教师强调,这个计划侧重于自己的薄弱学科与知识点。建议每个科目中找出30个左右薄弱的知识点,按时间计划基本上每天每一个科目一个知识点,也就是每天6科要计划6个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
有计划,后阶段的复习就可以、也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开展。每天早上到教室后,按照计划将当天的复习任务以清单的形式列举出来。结合当天的课程表,将这些任务分解到相应的课程中。因为此时的复习,尽管紧凑但时间还是相对宽松。如果在课堂上确实完不成任务,那一定要利用课间的零碎时间。
时间不等人,高考不等人,制定的任务要完成,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因为这些完全有可能就是高考的挣分点。有些考生到了高考的这一关键时期,心情有些沉重,尽管自己有着远大及明确的大学目标,但总是处于无从下手的茫然状态。认真开展清单式的复习,见效很快,因为满心只想着要完成任务,日子就变得简单又踏实起来。后阶段只要比前段时间复习更踏实,考生也会感到成就满满,备考心情也变得更加积极向上了。
其实,后阶段复习并不是老师与家长所想象的那样,因为有些考生开始有所放松。浮躁成为一些考生复习滑坡的心理表现,即使看着考生仍然像以前一忙忙碌碌,其实毫无效果甚至还在退步。地有经验的班主任,就善于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跟班特别紧,紧贴考生的复习,看看他们在复习什么,效果如何;深入考生的生活,深入教室、寝室与食堂,还实行陪餐;深入考生的心理,一两句不经意的聊天,就可能给考生以支持、鼓励与信心。而清单式的复习能更有效地避免考生浮躁,因为考生每天的复习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考生静下心来复习,过得踏实,也就少了浮躁。
小结:复习务求实效,最后26天更是出成果的绝佳时机,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这些天的复习无所谓,清单式复习其实真的有效果,不信尝试一下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阿武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