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虽然是个成年人,但却很喜欢和小学生在一起,因为他们不但天真可爱,而且总是会出其不意地从他们的小脑袋里冒出些新奇的想法和主意;不但能让教他们的语文老师时不时地大吃一惊,而且经常也能让看到和听到他们“天才”主意的人开怀大笑、喜不自胜。
看到这份小学生的答题,让我不禁哑然失笑。我想这个孩子一定懂得很多,他了解和掌握的生活常识完完全全地超出了小编我在中学时的水平。一般来说,参照上一句的填空题:“一望无边的长江”和下一句:“蓝蓝的天空”,中间的一句怎么也应该填诸如“熙熙攘攘的人群”之类的词语,可是这位“天才”小学生偏偏填了个“无痛的人流”,这就有些太出乎人意料了。虽然不知道他的语文老师看到他这个答案时的心情如何,但一定是很复杂的吧。
小孩子往往是“脑洞”新奇,这个题目本来问的是:“幼儿园的王老师给小朋友发糖果吃,吃了一半还有二十颗,请问王老师手里原来有多少糖果?”这个小学生显然理解错了,他以为吃了一半的意思是:“吃了半颗糖”,结果就造成了这个让人忍不住啼笑生非的笑话。
记得在小编上小学的时候,每到了三月的“学雷锋日”,免不了要出去做好事的。上图中的这个小学生就用天真可爱的文字记录了自己在人行道上帮助老婆婆拎包包的事情。但是令人开怀一笑的是,这个小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显然不够准确和合理,上图中的这个成语用在这个语境中显得充满了喜剧效果,而且字还写错了。
这个小学生就更搞笑了,这道题目说得很明白:就是运用加点的词造句,可是这道题一共三句话,他给出的答案可是一句更比一句精彩。比如第一道题说用“爱”造句,这孩子写道:“我不爱写题。”第二道题目说用“好像”造句,这孩子就写:“月儿好像香蕉。”第三道题目让用“从”造句,这孩子异想天开地写道:“从我上学,我就不开心。”我想他的语文老师内心应该是崩溃的。
看到这个题目,请原谅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上图的题目说:“如果圆的半径是3厘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可是这个学生对这样一道简单的问题并没有选择列式计算,而是在答题区域写道:“我想大概是这么大。”然后画了两只握成圈的手,你别说画得还挺好,只不过他的数学老师可要被气坏了。
现在“二胎”政策放开了,好多父母都想再生一个小孩;这不,连小学生的试卷里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的爸爸妈妈想要再给你添一个弟弟或妹妹,来跟你商量,你会说些什么?”答题的显然是个淡定的小学生;面对这样一道关系着以后自己的玩具和零花钱都要分一半给弟弟或妹妹的重大问题,这孩子只是淡淡地写了一句:“好的,那就生吧,记得生个好看点的。”看到这里,小编我忍住笑不禁想道:这孩子的长相是有多么不好看,并且因为不好看而忍受了多大的委屈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