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测试?来聊聊古代最强"三力"考核!
各位看官,您听说过古代的"三力测试"吗?不,我说的可不是什么观察力、分析力和思考力。在古代,真正的"三力"可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较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古代,看看那些让现代人直呼"卧槽"的考核项目。
想象一下,如果古代的选官标准是看谁能徒手举起一头大象,你觉得我们的祖先会不会笑掉大牙?别笑,实际上古代的选拔制度有时候还真就这么离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三力"到底是哪三力。
第一力:膂力
没错,就是咱们常说的蛮力。古代选拔武将,膂力可是重中之重。但别以为这就是简单的举重,古人的脑洞可比我们大多了。
据《周礼》记载,选拔武将要用"夏楚"来测试。这个"夏楚"是什么鬼?别急,让我慢慢道来。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一根长约4米、重达180斤的巨型木棍,你的任务就是把它举起来,还不能歪歪扭扭的。这下懂了吧?这哪是选将军,简直是在选奥运会举重冠军啊!
有趣的是,如果放在现代,这种选拔方式可能会被吐槽:"这不是在选搬运工吗?"但在当时,这种力量展示确实是军事能力的重要指标。毕竟,在没有高科技武器的年代,个人力量在战场上的作用可不容小觑。
第二力:弓力
说到古代战争,怎么能少得了神器弓箭呢?但是古人测试弓力的方法,绝对会让你大开眼界。
根据《周礼》的记载,古代选拔弓箭手要用"乌号"来测试。这个"乌号"可不是什么神秘代号,而是一种特制的大弓。这种弓有多大呢?据说拉满时需要12石之力,也就是差不多720斤!这下知道为什么古代的弓箭手个个都是肌肉猛男了吧?
想象一下,如果把这种测试搬到现代,恐怕连职业运动员都要望而却步。"抱歉,我们是来应聘弓箭手的,不是来参加强人竞技的。"这种场景光是想想就让人忍俊不禁。
第三力:射远
既然说到了弓箭,那就不得不提到射远了。古人测试射远的方法,同样是脑洞大开。
《周礼》中记载,测试射远要用"孤矢"。这个"孤矢"是一种特殊的箭,长约1.8米,重达1.5斤。考核的标准是要射出300步的距离。300步是多远?大约相当于现在的460米左右。
想象一下,如果把这种考核搬到现代,恐怕会被吐槽:"这是在选弓箭手还是在选火箭发射员?"但在当时,这种远射能力确实是军事实力的重要体现。
有趣的是,这种考核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特点。在没有远程火炮的年代,弓箭的射程直接决定了军队的攻击范围。所以,能射得更远,就意味着更大的战略优势。
现在,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三力测试"搬到现代,会是什么场景?
场景:某日,在一家现代公司的招聘现场
HR:欢迎各位来到我们公司的招聘现场。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是传统的"三力测试"。
应聘者甲(小声):三力测试?是不是考察观察力、分析力和思考力啊?
HR:不,你想多了。首先,请各位尝试举起这根4米长的木棍。
应聘者乙:等等,这是在招聘还是在选秦始皇兵马俑啊?
HR:接下来,请各位尝试拉开这张大弓。
应聘者丙:我的天,这弓是用来射大象的吗?
HR:最后,请各位用这支1.8米长的箭射出460米远。
应聘者丁:这是在招员工还是在选奥运会射箭冠军啊?
HR:好了,测试结束。恭喜你们,全都没通过。不过别灰心,我们还有Plan B。
应聘者们:什么Plan B?
HR:我们决定改用现代版的"三力测试"——观察力、分析力和思考力。来,做几道题吧。
应聘者们(松了一口气):总算回到现实了...
回到正题,虽然古代的"三力测试"在现代看来可能有些可笑,但它确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和需求。在那个以体力和武力为主导的年代,这样的选拔方式也不无道理。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选拔标准也在不断进化。从单纯的体力测试,到智力和能力的综合考核,再到现在的多元化评估,每一次变革都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有趣的是,虽然我们现在笑古人的选拔方式,但谁知道几百年后的人会不会也觉得我们现在的招聘方式很可笑呢?"什么?他们居然用做题来选人才?这不是在选书呆子吗?"
所以,下次当你对着一道三力测试题目冥思苦想时,不妨想想:至少你不用举着180斤的木棍或者拉720斤力的弓,是不是觉得生活突然美好了很多?
最后,让我们来个小测试吧。如果你是古代的将军,你会选择哪种"三力测试"来选拔士兵呢?是继续沿用传统的力量测试,还是创新一下,加入一些智力考核?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记住,无论是古代的"三力"还是现代的"三力",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运用这些能力来创造价值。毕竟,能力再强,如果不会用,那也只能是个"有力无处使"的大力士罢了。
好了,今天的历史小课堂就到这里。下次再见,我们继续畅聊那些年那些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