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溪小学快毕业的时候,洋洋正上四年级。那时,溪溪学科成绩优异,获得了市属外国语学校摇号资格(全校只有一个名额)、区属外国语推荐摇号资格及对口中学直升自主班资格。
中午,溪溪和洋洋放学回来了,在我们共进午餐的时候,我与他们谈及了溪溪的上述荣誉。溪溪自然是快乐的,但洋洋却怏怏不乐,也不怎么吃饭,当时,我心里一惊,以为洋洋感冒了。
“你怎么了?哪儿不舒服?”我担心地问洋洋。
“姐姐,姐姐……”洋洋撅着嘴,声音带点哭腔,拿着筷子的手那么不自在。
顿时,我明白了:洋洋受到刺激了,因为姐姐成绩优异,他倍感压力。
“你也可以像姐姐一样优秀呀,只要努力。”我开导洋洋说。后来,我们就没再谈这个话题,只是静静地吃饭。
就是这年的暑假,我先生转载了几十节奥数视频课,用以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我先生和洋洋一起听奥数视频课。有时,一起做做奥数题。
洋洋升入五年级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学习很勤奋,非常自觉。我感觉他像一台小小的发动机已启动并发力了。
在本学期的第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洋洋获得班里第一名。他的语文成绩也开始稳步上升了,有时也能拿第一。洋洋背英语课文,也很积极。
有一次数学单元考试,洋洋得了 100 分,班里第一名。这天中午,洋洋像往常一样回家午餐。不同的是他手里拽着一张试卷。孩子很兴奋,故作神秘地问我:“妈妈,你猜我数学打了多少分?"
看他高兴的神情,我断定本次考试,洋洋一定考得很好。我假装思索,然后坚定地说:“95分”——我不能一下子猜他获得了很高分,因为我猜的分数越高,孩子就知道妈妈对他的期望也就越高,万一,分数没有达到妈妈的预期,孩子心里肯定很难过。
“不对。”洋洋笑着说,并摇了摇头。“98?”我装出很冒险的神情,继续猜。
“不对。”洋洋得意极了。
“难道是妈妈猜高了?那就是93 分!”我坚定地说。
洋洋可开心了,他并不回答,把试卷递给了我,我定睛一看:100!
“哇塞,这么高!100分是什么概念?是一丁点都没错呀!这也太难了!”我啧啧称赞,洋洋甭提有多开心了。
过了半个月,数学第七、八单元考完了,洋洋又要我猜他得了多少分。于是,我重复上次的表演,又猜了三次,又三次没有猜中,洋洋兴奋地说:“100!”
我吃惊地说:“100?真了不起!上次 100,这次又100!可想而知,你写试卷的时候,有多么专心呀!试卷上竟然零失误!”我装出很惊呆的样子,洋洋被我逗得哈哈大笑。
我补充说:“以后,你不要考 100 分了,考 100 分真是太难了,98 也挺好呀,扣几分都是很正常的事。”-——我不希望今后孩子因为某一次没考到 100分 而心里难过,或心里负担太重。我这样做是在提前暗示孩子:没考 100 分,妈妈觉得很正常,也不会责怪。
紧接着是五年级期末模拟测试,洋洋数学又考了 100 分。他回到家,照样向我亮出他的试卷,我傻根似的翻了一下白眼,向他示意:妈妈已觉得不可思议!洋洋站在窗边,头转向窗外,偷着笑。
五年级以后,洋洋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已遥遥领先了,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他像姐姐一样,也获得了区属外国语学校的推荐摇号资格、直升对口中学自主班资格。
[握手][握手]我是一名卸职教师,全职妈妈十八年,在从事中小学教育及家庭教育工作的二十余年里,指导学生和自家孩子在《现代中小学生报》上发表文章数篇:指导孩子获全国作文大赛奖项十余项,育有一对优秀儿女。欢迎您留言,一起探讨、分享育儿话题。@向爱辉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