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学期过半,按照以往的规矩,又该到了组织期中考试的时间了。对于期中考试,学校是很重视的,毕竟是半个学期的教学成果的检验。所以每当期中考试的时候,又是统一时间科目,又是安排考场,组织老师监考,还需要对各班学生成绩进行排名评比,考完之后还要开总结会,开家长会,对半个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进行一番总结,表扬先进,督促后进。
这个学期,是双减政策落地的第一个学期,按照相关要求,小学一二年级是不能进行考试的,不仅不能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也是不允许的,其他年级也只能进行期末测试。也就是说,小学阶段是不允许组织期中考试的。
那么这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是搞还是不搞呢?各个学校的做法还是有所不同的,发达地区的大学校,更多的是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不仅期中考试取消了,就连平时的测验都取消了。但是很多学校的领导,老师还有家长对于取消测验和考试还是有些疑虑的,把测验题改成”训练题“,换个马甲进行考试。
我们学校这个学学期的期中考试,也有点”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感觉,呜呜渣渣的考前工作会议没了,每个期中考试的通知都是遮遮掩掩的,要求老师在考试结束之后,不得公布分数,试卷讲评过后立刻收回,不得让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看,更不能让家长签字。
也有学校来了个风险转移,向家长发出公告,由家长选择是否参加期中考试。学校如此小心翼翼,组织考试都要发个公告,搞得家长都很感慨,这可是从未有过的风景呀,学校连组织个考试的权力都没了。
对家长来说,还是希望学校能组织期中考试的,毕竟双减政策落实以来,学生的学业负担骤然减轻,作业变少了,辅导班也不用上了,原想着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可以看看课外书,出去参加课外活动,但是时间被手机和电视占据了大半,学生的学习成绩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这是你家长们迫切希望能知道的。这一切似乎通过一次考试基本上就能反映出来了。
对于学校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但是不能降低教学质量。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考评,教学质量这一块的分数占比仍然是最高的。所以学校才会冒着违背”双减“政策的风险,打着考试的擦边球。考试不叫考试,叫作训练,连试卷都不敢发给学生带回家了,只是形式的改变并不能掩饰考试的实质。
如果你现在去问学生,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你觉得有什么变化,只怕是大部分同学会回答你,并没有谁没变化。因为作业基本和原来一样,只是老师布置作业更有艺术了,群里看不到作业信息了,家长也不会再接到老师辅导作业的通知了.
什么单元测试,月考之类的是没有了,但是考试并没有停止,只是改头换面叫作训练而已,除了马甲改变了,其他的好像还是”涛声依旧“。所以提到期中考试,学生也是很蒙,好像是考了,又好像是没有考。
学校也有学校的无奈,双减对学生的负担进行减轻,但是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升学率仍然是评价学校好坏的最重要的指标,中考,高考的压力依旧存在。所以大家都知道双减政策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但是学校,老师,家长,谁又敢轻易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