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下学期测试试卷哪种好(小学生6年级插班生测试一般测什么)

给孩子下学期测试试卷哪种好(小学生6年级插班生测试一般测什么)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0-07 23:11:08

今天早上,我把孩子这个学期的所有试卷、作业,都拿了出来,想做一下整理和分析,整理的过程中,感受还是挺深的。

我按照学科顺序整理,先整理语文。

试卷包括:8个单元的测验卷16张,综合复习卷2份4张,阶段练习卷2张(每学期2次)、单项练习卷(如组词、看拼音写词语、句子练习等)、学科竞赛卷。作业包括:练习册、生字本、听写本。

数学。同样8张单元测试卷16张、阶段练习卷2张、月口算卷4张、综合复习卷2份4张、往年真题卷、学科竞赛卷。作业主要是练习册(没发下来)。

英语。3个单元测验卷,平时每周都会录朗读视频作业,笔试相对不多。

因为学期还未结束,所以有的作业和试卷没发下来,还有的试卷没练完,整体分析表暂时不贴在这里。

平时我对孩子的学习状态还是很了解的,因为基本上每天都会过问(这男孩子不问真不行),自我感觉良好(指我对孩子学习的自我感觉)。但是经过一番整理,看到数据,我还是很受触动。

想起自己曾写过的文章《如果不打分,你可能真的不知道孩子的学习是什么水平》,特别想再说一遍:

千万不能凭感觉,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不是很了解具体情况,凭着一次两次的考试,或者是自我感觉,就给孩子定位了。

据我的经验,一般来说,如果别人问起,家长会这么评价自己的孩子:

特别优秀的孩子,家长要么特别低调,要么比较热心于指导别的家长。

而另一部分家长,基本都是说自己的孩子学习“还行”,这包括了很大一部分家长,有的只是在班里没那么出类拔萃而已,也是很优秀的,有的可能常考70、80多分,家长也说“还行”,可能因为评价等级显示都是“良”。

而“勇于”承认孩子的学习“不行”、“挺差的”,那真的是挺差的,家长心里无法不承认了,才会这么说。

而我的经验是:咱们做家长的,必须勇于面对“惨淡”的现实,才能成为“真的勇士”,才能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披荆斩棘,一路前行。如果自欺欺人,有一天咱们自己就先崩溃了。

这个现实是什么,就是量化,是分数。

我今天数了一下孩子的语文练习册、生字本、听写本中的优和全对、有错的次数。

语文大本共37次作业,孩子36个优,看起来不错吧?但是我一细数每次作业是不是有错,就发现一数下来,真正全对的次数(每课中有一处错,就不是全对了)还不到一半。

生字本45次作业出过2次错。错误率低当然,是应该的,写生字的时候,是可以看书的,抄写就不该出错。

听写本一共听了42次,成绩全部是优,看着也是赏心悦目。但是我仔细看每一次的听写,才发现出错的次数也有10来次。

这个发现让我深深反思:

1.等级标准比较宽泛,要想比较准确地知道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要看量化,因为只有量化才有更明显的区分度。

不要为孩子感到委屈,有的时候就差1分、0.5分,等级评价就是良了,看着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试卷,再看看自家娃稚嫩的小脸,家长很容易产生一种情绪——为孩子可惜、为孩子委屈。心想:不就是1分/0.5分吗?这卷子那么难,孩子那么小,多不容易啊!

可是,为什么会有分数?就是靠这个来量化,才能衡量出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的。很残酷,但是没办法!如果你是游戏制定者,不用分数,用什么来衡量呢?就好像很多人质疑高考,那有没有想过,假如你是教育部长,有权更改选拔制度,你取消高考,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来决定谁上哪所学校呢?

总得有个标准的!光靠优良中差、凭感觉,是肯定不够的!

2.不要忽视平时的每一点小错误,小错误就反应了孩子每天学习的状态和收获,小错误积多了就变成了大问题。

我自我感觉,一直都还是很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的,但是仔细翻看,还是觉得自己有大意的地方,有忽视的时候。

想起之前孩子的单元测验,总是不能得满分,原因不止一个,但是肯定少不了一条:平时的学习,真的做到扎扎实实了吗?什么叫扎扎实实?

听课把握住了老师讲的所有重点,即使只是一两句话。

发言主动积极,对老师的提问都有自己的思考,并敢于表达、善于表达。

对课本知识熟练掌握,比如语文的课文,提起来都有较深的印象,而不是茫茫然想不起来。

作业极少出错,尤其是基础知识类,不能出错。

平时作业中犯的错误,及时订正,弄明白错因,并且尽量不犯同样的错误。

就这5条,有多少人敢说自己能做到98%了?

没有做到,就说明还有努力的需要,有上升的空间,而不是在外面报一个班、两个班,就指望着提高成绩。

2019年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北京的高考总分是750分,分数线是文科480分,理科423分。

但是我们来看看高分考生。

其中,700分以上考生:文科目前未确定,理科24人;

680分以上考生:文科14人,理科302人;

650分以上考生人数:文科243人,理科2216人;

600分以上考生人数:文科1951人,理科7844人。

——摘自网络

考700分的话,相当于百分制的93.3,680分的话,相当于百分制的90.1,想想看,这可是高考,绝对有区分度的国家级考试,还有那么多人能考到90多分!有没有震惊的感觉?

你说,这么低的失分率是怎么来的?就是从平时的一点一滴的认真,一分都不放过中来的啊!

3.假期可能真的不用急于去预习新学期的知识,还是应该对所学过的知识查漏补缺,你真的没有你感觉的那么棒。

临近放假,有不少人问我买什么预习书、预习题给孩子用,我自己除了生字描红本,还没买其他的。暑假中除了我在计划中写到的那些,也不准备再做更多(其实也是没那么多时间)。而是想结合课本、试卷、作业,再好好给孩子复习一下,争取堵上一点儿疏漏。

平时买的那些练习题,还有一部分没用完(你们是不是也这样),这个时候正好可以做一做。

那种提前教学的课外班,真的没有必要上;

那些所谓的提高班,也要看看适不适合自己孩子的情况。

真的,听我一句肺腑之言吧!

基础知识没弄扎实,就上提高班、这班那班的,这不是拔苗助长吗?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