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一离开试场,就发现自己答题“这里错了,那里也错了”,其实答完题后,大脑因相对放松而较为清醒,如果有充足的时间,不要急于交卷,而是对试卷作一次全面的复查是大有好处的。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下怎么检查出试卷中的错误。
小编觉得考生在答完试卷后,可稍微停顿一下,使自己冷静下来,要意识到做完试卷只表明答题基本就绪,并非考试已告结束。答案内容是否正确,是否完善,必须仔细检查,切不要做完后就匆忙交卷。一般说,特别像中考、高考这些重大考试都不允许提前交卷,应该仔细检查,以便查漏补缺。在检查过程当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变换角度、方法,检查答案
检查答案是考试时必须做的事。依据心理学的观点,可以用“习惯化”这三个字来解释这种现象。当考生在高考试卷上面看到和前几天直接模拟试卷相似的题目时大脑会变得十分兴奋。但是兴奋不一定能做对,命题人可能在某一个环节做了一点小改动,如果原封不动按原来的思维走就是错的。所以考生要避免单一化思维,具体表现在检查答案的时候可以使用逆推法。这样推导出来的才更加准确。
(2) 在检查答案之前,必须弄清题意。
不管自己的答案写得多么顺畅,仍可能会出错。有不少人只检查答案,却没有再去看看问题的内容,因此常常不能发现错误所在。也有的人把试题检查一遍后,就认为自己已完全理解了题意而不再深入检查验算,这样便很难发现做题的错误。一般人都是对自己写的答案没有信心才一再做检查的,而对试题本身 却不怎么注意。这是应该杜绝的一种错误倾向。
小编觉得当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松弛下来。考试中当考卷答完时,也往往会出现松弛的情绪。如果说答好试题是一次马拉松式的长跑,那么检查就等于冲向终点线的那一刹的动作。的的确确,它是对已取得的成绩的检验和证实,是对自己成果的珍视和爱惜,也是健康考试心理的具体体现。
(3)将不易做的题打上记号
有经验的考生会把检查的内容分为几个层次来进行。比如他在开始答题时,对第4题答案有些拿不定主意。这时他会顺手在草稿纸上记下这道题。如果其他几题做不出来,为了不耽误后面题目的解答,他也会暂把这几题的题号写在草稿纸上,并重重地打上三角号。这种方法可以为你节省宝贵的时间,把易答题做完后,集中精力对付那些疑难题目。
如果时间足够的话,全面的检查也是必要的。尤其在使用填涂纸的考试中,更应该检查一下是否有涂错或者是涂重的答案。语文考试中的作文,在写完以后最好迅速地读遍,注意错别字、标点、关联词以及句子的语法是否正确规范等,特别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千万不要出常识性的错误。否则,你会因为这些关键段句写错了一个字而大大影响评分人对你作文的评判,给你的打分标准自然就降低个档次了 ,你说亏不亏?
(4)合理使用草稿纸
高考时监考老师会统一配发草稿纸,考生拿到草稿纸最忌讳的就是,随便写,草稿纸就那么大。如果不按一定的规律写很容易造成草稿纸不够用,就算草稿纸够用,那检查起来也要找半天。标准的草稿纸是使用方式是分区,标题号。草稿纸保证了草稿纸的重复利用,标题号是为了方便检查。考生在草稿纸上自己拿不准的题目前面标一个星号,提醒自己检查。
小编觉得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解答过的试卷不感兴趣,不愿意花时间去检查,那么,他这份试卷很有可能是非常糟糕的。答完的试卷,就好比是自己的一 份劳动成果,假如是你精心获得的,你自然会呵护备至,通过检查,使它更加完美无缺。假如你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不加珍惜,考试一完,就如同完成别人交给的一项任务,匆匆交差了事,你的答卷的成功率多高就是值得怀疑的。
(5)哪儿有错误改哪儿
复查发现错误,应该是哪儿有错误改哪儿,只要不是全面修改性的错误,尽量不要搞大返工,以防时间不足而影响成绩。
改的方法也要注意,应先把正确答案写上,然后才能把原来的错误答案划掉,切不可稍有错误,就把整个答案划掉,等到重做时,时间又不够了,致使两头落空,如果真的没时间写正确的答案,那错误的答案也别划,划定肯定不得分,但是错误答案特别是文综说不定还有几分。养成正确的复查习惯,免得在关键的升学考试中手忙脚乱,发生失误,后悔莫及。
出题者知道考生的毛病,故意在问题中间布下路供,假如因粗心而掉进了圈套:那么长久以来的准备就功亏一篑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形,检查时要先看准问题,特别是平时要养成好习惯,关键时才能发挥自己的实力。
答题后应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1)首先要查考卷是否完整。核对卷子页码,看看有没有单独半张的试卷。还要查考号、姓名是否写好,写准。注意答题卡填写是否正确,是否有错位现象。
(2)检查是否有漏题没做。特别注意检查漏答题目的背面部分和卷子折叠部分的试题。
(3)检查的顺序,大体应该先查容易的、省时间的,但又可能是错误率高的,自己又不太有把握的题目。例如填空题、选择题;然后再检查难的、费时间的、错误率低的、把握不大的题目。这样做可以利用答题结束后的有限时间,又可以使检查工作抓住了主要矛盾,提高了检查效率。
(4)检查答题步骤是否合理是否完整,大家都知道大题是按步骤给分的,有些基础较好的考生习惯性的就会跳过一些简单的步骤,这说明考生基础很好,都是在高考里面是绝对不可取的,一定要尽量详细的过程。另外一些拓展公式在高考里面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需要推导。
小编认为考生还要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心理顾虑。一些考生怕通过检查后,把原来正确的答案给改错了。其实这种顾虑心理的实质是对正确答案的把握,没有达到全面的地步,自己都还心存疑虑,显然不愿意让自己的思维再陷入困境:一个选择题到底是选D,还是选B?有的同学认为:我的第一感觉很重要,我才懒得检查呢!
其实,检查答案与凭第一感觉来保持答案的准确率并无矛盾,第一感觉为你提供一个清晰的直觉。一般地,在你仔细考察过选择题的第一选项后, 就可以解除你对这题的牵挂。如果你总对这题放心不下,不妨先记下来,等做完别的题目之后,再来认真地推敲各个选择答案,这时用排除法最能奏效。所以,所谓的第一感觉正确率高的说法也仅仅是个参考规则而已,它只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而且是在认真分析各选择答案之后的首选,因而借此来推论不必检查,那就走过头了。
认真地检查是考生获得高分的必经之途,十年苦读闯雄关,心态平静莫慌乱。发挥才智更努力,鱼跃龙门终如愿。2019高考在即,小编预祝所有考生金榜题名,考上理想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