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统考试卷会分数低得很(统考为什么不公布具体成绩)

为什么统考试卷会分数低得很(统考为什么不公布具体成绩)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9-29 21:54:43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美术联考是不是公平?为什么很多画的不错的孩子成绩不高?一年一度的美术联考成绩终于出来了。和往年一样,几家欢喜几家愁。估计这时候又会有很多同学抱怨了,自己的成绩和实际水平不符,分数应该更高才对。和自己一起画画的孩子,后学的,学了没有多长时间。但这次考试的成绩竟然比自己还高,真没地方说理去。还有很多孩子很庆幸,自己学画没有多长时间,却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本来靠文化课考不上个本科,这回容易多了,庆幸是老天帮忙。很多学生甚至怀疑,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否则不会如此的不公平。那真的是这样么?

其实不用我多说,大家都明白,艺术类的考试和文化课的确是不同的。文化课考试,只要你在卷纸上写上正确答案,就会给分,一般也都会体现出平时的成绩。但艺术类考试却不是,虽然有些固定的评分标准,但很多感觉上的东西还是很难说清楚。因此难免很多的学生,甚至老师也会抱怨误差太大,还没地方讲理。但今天我想说的是,虽然这份偶然会在艺术考试中存在,但我仍然认为也还是少数。原因是啥呢,是大部分的考卷水平还不至于高到让老师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如果你真的画的很好,不管什么风格,老师一定会给你个相对合理的分数。说到这可能会有很多同学表示不服了。说这哪里是少数,而是普遍存在,好么!我画那么多年,怎么就考不过我旁边刚学画画的那个SZ。 那如果我要是能向你证明,的确有这个可能,你还会这样想么?因为除了刚才我们说的极少数的确画的很好的学生,适合那种所谓的偶然外,绝大多数的学生考这个成绩其实真的是一种必然。虽然你画的不错,但在现在的考试中,却有太多套路的东西在强制性的把你的卷子定格到低分数那类里。除非你画的高出别的孩子一大截,否则分数不会太高。接下来我就告诉你这些套路都是哪些?过后你就明白了。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网上又会冒出来很多所谓的专家,给你一通总结。什么考前焦虑了,什么准备不足了,什么审题不清了,还有所谓的构图问题等等。大家千万不要相信这些家伙的胡说八道。我不知道这些所谓的专家从哪冒出来的。不过说真的,说的话不但不专业,而且还很让人气愤。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那种因为紧张而影响成绩的考生,比例很小,同时影响也根本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大。大部分孩子学画已经很长时间,就算上考场有些紧张,但也不至于差那么多。

因此,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考试成绩不稳定,归根结底就是考试制度本身的问题,造成学生不能够把真实水平表现出来,考生之间拉不开距离,结果大部分考生都集中在某一个分数段。和考生的发挥几乎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就这么简单。接下来我就来详细的告诉大家是怎么回事。

首先,就是考题。多少年以来,我们美术联考的题目就是固定的。大部分地区都是素描人像或者静物,色彩静物,还有人物速写。大家知道,因为题目固定,所有的画室在训练学生画画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练习。特别是这种人像和静物,因为他们不像石膏像那样要求形体那么准确,功底那么深。老师们也总结了一套快速见效果的绘画方法。让所有的学生都学习这种方法,包括起稿,大的明暗关系,人物五官的刻画,都可以用背的方式。当然这里面也包括色彩和速写。然后在短时间内把题目中大部分的采分点都画出来。也就是用速成的方法,批量生产。当然,画面的效果也都是一样的,不看名字几乎不知道是谁画的。(至于什么是速成,估计很多老师也已经告诉同学们了。一会儿,我们也简单的解释一下。)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学习成绩差的孩子能够走捷径,临时改学美术的根本原因了,就是这个速成在起作用。这就好像弹钢琴。如果从吊腕和抬指开始练习肯定不行。但如果我知道考哪个曲子,这几个月我只弹这一个曲子。虽然我弹的一定是没有那些从小弹钢琴的孩子好。但混个七八十分肯定没问题吧,对吧!性质是一样的。

而这如果放在十几二十年前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为那个时候考试的题目不是固定的。不但每个学校不同,甚至每个学校不同的系考题都是不同的。大家都不知道明年考什么,石膏像,人像,或者静物等等,这些都不固定。并且考试都是当场写生,根本不会给你一张照片让你照着画。因此每个考生的座位角度根本就不一样,画出来的角度也不同。位置好,发挥的可能会好,位置不好,发挥的就不好,分数相应的也就会偏低。因此,大家也看到了,那个时候的考试考的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功底不够根本应付不了。这就让所有的孩子都必须得认真学好基本功。学生们基本上都是从几何形体,结构素描,石膏像,人像,一步步走过来的。指望靠考前突击几个月就想考大学,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而现在这些已经不存在了。说到这,你还认为你的画面效果,比那些速成的孩子,好出一大截么?很难说了。

当然,现在为了避免有些同学因为角度而产生所谓的不公平,所有的考生都改画照片了。

第二,就是评分方式。我们知道,以现在本科院校招生人数和总考生人数之比可以看得出,得到联考合格证是非常容易的事。这个放到以前也是几乎不可能想象的。那个时候,各大学招生人数非常少。美术生如果能把合格证考下来都已经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兴奋好几天,更不要说真正考上大学了。但这里面存在个问题,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就是虽然考生人数很多,但总分数,却只有三百分。以我熟悉的辽宁为例,今年考生总人数8872人250 分排名是1087,205分是7999名。45分集中了将近七千人,平均每分有155人。有些个别分数段,人数更多。这还是今年报名人数减少三分之一的结果,如果是前几年这个问题就会更严重。现在大家或许明白很多了。如果你也和大部分学生采用同样的应试的绘画风格,画面效果几乎一样。最多你也只是比他们稍微熟练点。那也就只能集中在这个分数段了,那分数怎么可能会高呢。同时你也要知道素描人像本身就不是很难的考题,没有给那些画的相对好些的同学太大的发挥空间。因此就算分数高些,也不会高太多。所以也才会出现大量的学画时间短,但分数不低的情况。除非你画的特殊的好,否则你就只能成为这种应试模式下的牺牲品。

那前一千名都是些什么学生呢?你怎么不在那里面呢?这里面一般就是两类同学。一类是学画时间长,很多也都是玩基本功出身的。这类学生,功底深厚,形体,透视,黑白,调子,等等,画面每个步骤都很标准。这类学生无论画什么,分都不会低。这类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一个省出个千八百真正爱好美术,学画时间长的孩子并不算多。因此这些人的分数不会低。而你可能只是中规中矩,比大部分人好,但还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再加上考试发挥或许也不好,成绩相对就低了。 还有一部分就是那些你看不惯的。那种学生天赋很好,接受的很快。在考题固定的条件下,集中时间做大量的练习,画面效果提升比较快,也是有的。这类学生的画面一般比较灵动,不见得形体是否绝对准确,但调子和形体的结合轻松自然,不紧,不腻。每一个笔触都给接下来预留了大量发挥的空间。这样的学生虽然很少,但这毕竟是艺术类的考试。的确存在那种天赋很好,接受很快的孩子。

说到这,可能还是会有很多孩子不服气。问有没有那种误判的情况出现呢?这个很难。现在判卷都很透明,是一组好几个老师在判。每个人给个分,然后求平均值。并且要经过很多次的细分,你说的那种情况很难出现。其实说到底还是你的画面方法,效果,和大部分速成的考生差不多,并没有区分开。还是那句话,你就是应试绘画方式下的牺牲品。中国有个著名的画家,学者陈丹青大家或许都知道。他说过一句话,我想大家也应该略有耳闻。 他说,看到现在孩子画的画,我就想死。现在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

接下来,我再说说这些年这种速成的 ,应试的教学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

先说说什么是速成。估计很多学画画的学生也模棱两可。很多老师也不会说那么清楚。这里面的原因,我一会儿再说。我们以最能体现速成效果的素描为例。色彩更多的是建立在基本明暗基础上的色块儿表现,因此它体现的不多。只要你基本的素描关系做的可以,色彩提高成绩还是不难的。速写对形体要求也不高,更多的是数量的积累,因此这个也没什么。

大家知道,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三维的,而绘画是在二维的空间表现三维的物体。这就要把物体所有的三维特点都表现好,并且准确,否则是画不好的。那大家知道三维立体是怎么来的么?大家知道,点的运行轨迹是线,线的运行轨迹是面,面的运行轨迹是体。而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线照射的缘故。有光线照射就产生了明暗,因为物体的形状大部分都是不规则的,就是说有形体转折。就算是规则的,那每个点所处的空间也不同,所以明暗自然也是不同的。而素描中的调子就是根据物体这种不同的明暗关系画上去的。也就是根据物体不同的形体转折和不同的空间位置画上去的。这几句话大家都听懂了吧。如果这几句话没听懂,你就不要继续听了。原因自己想去。

现在问大家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什么是调子呢?估计很多学画画的孩子只是知道涂调子,却还不知道调子的定义。如果知道你就当复习了,如果不知道,就当多知道点事。其实根据刚才的分析,我们是可以得出调子的定义的。既然物体的转折产生了明暗,而线的运行轨迹是面。也就是说调子的基本定义,就是在明暗基础上结构的延伸。这句话,我想大家都听懂了吧。当然,这是第一节素描课上应该讲的。现在很多教师为了省事,应试,采用了速成的教学方式,说的就不那么详细了。说太多了,带来的问题就多,就需要解决,带给自己的问题也就多。那调子分为几种呢?分为两种,一个是在调子定义上衍生出来的,叫结构调子,强调的是形体的转折。还有一种是环境调子,是环境光线作用在物体上的反应,强调的是物体在周围环境影响下产生的环境效果。二者结合,画面才会自然,准确,灵动。落实到具体画法上,就是复线调子,还有排线调子。也就是说,正常的素描是从线开始的,强调的是在明暗基础上的结构。而如果想深入刻画,就需要从结构入手,以线带面。再配合排线调子,逐渐把关系交代清楚。画出来的画面,松动,灵活,层次感强,每一步都给往下画留有余地,虚实关系在每一步上都会表现的很好,不会刻意的在后期调整。现在很多人都会把结构素描和全因素素描分开。其实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绝对的界限。除非你刻意的强调结构素描的细节结构,否则大部分的结构素描只是全因素素描的一个步骤罢了。随时都可以把调子带上,成为大家所说的全因素素描。

估计现在很多看视频的孩子都蒙圈了,什么复线,什么结构调子,环境调子,什么以线带面,,,怎么都没听过呢。不奇怪,这是因为速成的绘画方式省略了很多东西,老师教的都是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里掌握的东西。比如最简单的明暗。大家知道结构带来明暗,所以就算是只涂明暗,如果方法得当,在大量的练习下也会有相对不错的画面效果。只不过不会训练出很深的基本功罢了。然后总体效果出来后,再调整画面的细节和虚实,也就有了大部分学生学的这种快速的画画方法了。这样的方法的好处就是能让画面快速的建立起效果,应付考试。但会不会有负面影响呢?有的,我接下来就简单的说一下。

首先就是,在统一的模式下,学生的成绩拉不开距离。埋没了那些本来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刚才我们也分析了,在这种模式下的确可以快速的建立画面效果。但你想画的有多好是很难的。因为这里面缺少了太多的基本功的东西,并且这中间也省略了太多的正常步骤。当然不排除有些孩子天赋很好,接受很快,进步很快,最后成绩不错。但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是很难做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美术生的成绩都集中在同一个分数段的根本原因了。而这里倒霉的就是那些,本来有点基础,但不是很牢固,而又必须强迫用这种方法画画的学生。他们的优势就直接被埋没了。想提高,但模式又有限制。

同时因为题目固定,又相对简单。学的时间短也可以做到。那些后改的学生就占了大便宜。用很短的时间就能有个不错的成绩,足够考大学。因为美术生的总人数很少,而大学里招生人数又不少。所以,这样的考试,弊端就是不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成绩分开。把一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埋没了。

第二,就是这样的培养方式根本就不是在教学生画画,只是在培养一批考试机器。结果很多孩子上了大学后根本没办法跟上大学的课程,直接造成美术生大学毕业后的就业率很低。因为这些孩子的基础是真的很差啊。这个我在另一篇文章里详细的说过。为什么美术生的就业率那么低。我的同学在大学当老师,告诉我,现在学生都是速成的,基础很差,上了大学,大学老师还得给他们补基础课。而这些基础课是在高中阶段就应该解决的。大家知道问题多严重了吧。

第三,也是很多孩子的困惑。就算大部分的孩子都是速成的,但我学了那么多年,成绩怎么也不好。其实除了你是这种应试美术的牺牲品外。你的老师也没有尽到一个教师应该有的责任。很多老师为了让孩子的画面快速建立效果,以便于产生所谓的教学效果,然后多招生挣钱。就在基础阶段采用了速成的绘画方式。根本不去教授孩子基本功,或者很少涉及。然后告诉家长,你看我教的多好。孩子进步快,高考的时候成绩也不差。其实这就是在欺骗家长,同时耽误了孩子。这样的老师每个地方都有,我们这也有。有的高中为了升学率也会这样做。当然,学校情有可原,毕竟是为了升学率。而美术老师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这样教,就是缺德了。

当然,这种应试教育下的美术考试的负面影响还不止这些。我说的也是最明显的。这个视频最主要的目的是说清楚,联考的美术考试是不是公平,为什么很多学画很长时间的孩子成绩也一般。我想,我说的够清楚了。如果有不对,或者欠考虑的地方。请各位同仁指正。

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美术联考赶快改革,虽然不用像以前那样。但每年的题目总不能一样吧。也可以在绘画方法上作出不同的要求。让考试能真正的体现学生的基本功。否则这样考试有什么意义呢。不公平不说,还永远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希望我的视频能解开很多考生的疑惑。谢谢大家。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