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功=目标
事实上,很多孩子就是没有目标!这是残酷的现实,他们不知道这些分数和目标的关系,他们只知道成绩好老师表扬,家长高兴。
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属于他自己的目标,变成一个有目标感的孩子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带着走,而不是让孩子盲目前行。即:树立一些简单可行的小目标。
要上什么样的大学,这算是大目标吧!小目标是每一科的成绩要提高多少分才能达到目标学校的分数。再小的目标就是每一次考试进步多少名,哪些题型要搞定不能再丢分,最小的小小目标就是几分钟搞定10个单词,半小时完成一套试卷等等。
针对高考生,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研究目标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划出院校范围,看看自己目前的成绩能上什么样的大学,然后对照自己想上的大学,找出差距。一定要具体的分数,看看还需要提多少分才能实现目标,并使用科学的目标管理方法来达成。而不是高不可攀的假、大、空,或者是没有挑战的躺平式目标。
2.共同的目标
也许,作为家长你的梦想是上北大,并把期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但是,这很可能是你的目标,而不是孩子的目标!而往往是不合理的目标和过高的期望给予孩子很大的打击和挫败感,最后失去冲刺目标的信心。
家长跟孩子设定了太多“拍脑袋”的目标,可这些目标并没有内化到孩子的心里去,所以孩子的潜意识是抗拒的,不愿意执行。
当家长和孩子的目标达成一致,这个目标内化到内心里去了,孩子他才能主动去想办法克服困难,从而实现这个目标。
同时,我们相信,有些同学和家长是有目标的,但是制定得合理吗?所以,目标需要引导,细化、分解,这样更容易实现。
您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我是专业解决高考升学难题的青松老师。有问题请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