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的晚风|文
无忧的晚风|编辑
#明朝状元试卷2460字无一涂改#
前言:6月份的高考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如今的高考对于无数学子来说的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的桥梁,踏入考试殿堂,就像一场人生“战役”。这座桥梁连接着现在与未来,也见证了无数学子的努力和汗水。他们每天早起晚睡的,埋头于书本和试卷之中,不断的努力和积累知识。为的就是在这次的高考的考试中脱颖而出,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在这里也祝愿各位学子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虽然我们不知道现在的高考状元花落谁家,但我们可以看看明朝考试第一名状元赵秉忠的试卷。
▶这是现存最早的状元试卷,全文2460个字,没有一处的涂抹和错误,简直跟印刷的一样。凭着这篇试卷赵秉忠就高中了当时的明朝状元,那拿到了当时明朝万历皇帝的批阅,那时的他才年仅25岁。
在赵秉忠的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上面有很多红色的小圆圈,这是多名阅卷官标注的精彩之处,不同的阅卷官可以标注不同的地方,标注越多得分就越高,当然在殿试的考试中,想要得到最高分还得经过皇帝之手,当时的万历皇帝看完赵秉忠的试卷后也是爱不释手,当时就写下了第一甲第一名来表示对赵秉忠的欣赏和肯定。
在这1300年的科考制度中,总共也才产生了600多名的状元,平均两年全国才有那么一个状元,可想难度之大。我们所说的高考状元其实相当于古代的解元,我们知道的唐伯虎就得到过解元,“解元”是全省的第一名,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得到全国第一才能称为“会元”,在最后一轮殿试中,得到皇帝心中的第一才能称为“状元”。
赵秉忠出生于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省青州市),家境殷实,父亲赵僖是礼部右侍郎。在1598年参加科举殿试时,赵秉忠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一甲状元。
最终在明朝当了礼部尚书,这个大家都听过,官职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兼教育部长。
赵秉忠的这幅试卷,2460个字,小楷书法的功力已经炉火纯青,尽管他不是一位书法家,但在如今也很少人能写出如此漂亮惊人的小楷字体书法来。赵秉忠之才我们也只是可望而不可即了
注:此篇文章所有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有涉及版权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如果事件存在疑问,联系后进行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