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一个闺蜜在他孩子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给孩子买黄冈密卷,要求孩子每天晚上每门刷一张卷子的时候,我就觉得她挺变态。
一年级!一年级!就开始黄岗密卷,孩子究竟做错了什么,要这么折磨他。
今天,我另外一个闺蜜的孩子也读一年级了。她告诉我数学班就给孩子在同一个机构报了两个。我一脸血的问她:为什么?
她说因为一个是基础班,一个是提升班,孩子得水平在基础班之上,提升班之下。我说一年级,不至于的。报提升就好了,提升里不懂的你给讲讲就行了。
她表示,那绝对不行。首先她也不想讲,其次她跟培训机构老师聊了,很多孩子低年级没上这个培训班,等高年级再上,后面数学完全跟不上了。
我说你这扯啥呢,我们家四年级前没有上过培优呀,后面才开始上提升,现在初中数学也跟得上啊。
她说那是因为你们家孩子特别聪明。我说你家孩子不聪明吗?她爸爸是名校毕业。她说自己是个学渣渣,我说我们一个大学的,你这是在羞辱我!
而且别提我们家孩子聪明这事好吗?语文倒数!每次倒数!全年级最好的语文老师都带不动他!哪里聪明?
结果她说她还给孩子报名了一个英语班,每天要打卡,走考级路线,每天要读要背要记。
并一再强调,每天任务量不重,就是一点数学一点英语,说自己只是给孩子培养习惯,过了三年级就培养好了。
我想起当年那个黄岗密卷的闺蜜也是给我一再强调,自己给孩子任务量不重,每天就刷三张卷子。
两人的形象顿时在我眼前重合了。有一种任务量不重是当妈的自己觉得不重!
唉,孩子的童年其实很短的,从上学开始,也就一到三年级还能玩耍下了。
后面越是到高年级,学习压力越重,玩的时间就越少。
可是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啊?一定要压抑这个天性吗?
说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你让孩子放学回家就写作业,亲自盯着写,告诉孩子回家把作业写完,把当天学的知识复习下,把第二天的内容预习下,就能去玩,孩子接受这个设定,然后一直这样去做,这个习惯不就养成了。
孩子把学校的搞完了,高高兴兴要出去玩,你给招招手说:来,我们看下培训的内容;来我们再刷一张卷子。
孩子就知道了,我妈是肯定不会让我玩的,我干嘛要那么快的写作业。作业后面还有作业,我还是磨蹭下吧,反正到点是要睡觉的,总是不能玩,我干嘛要写那么多?
一到三年级,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好了呀?
如果是超有天赋,有竞赛思维的孩子除外哈,那完全可以一年级就去上小奥课,毕竟这属于路线不一样。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我们都是理解的,但是这也太卷了。觉得一年级小朋友天天这样上课也太可怜了!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让孩子童年快乐一点,轻松一点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