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新课标考试试题
-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_____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A、唱歌 B、爱好 C、识谱 D、兴趣
2、_____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 表现 B、感受 C、欣赏 D、实践
3、音乐课程标准包括前言、_____、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
A、课程目标 B、课程理念 C、课程思想 D、课程结构
4、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_____改革已成为一个关键的环节。 - 学生评价 B、教师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5、_____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A、演奏歌曲 B、演唱歌曲 C、认识简谱 D、学会五线谱
6、《音乐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示意图,应为_____。 - 课程目标一教学领域一学段划分
B、课程目标一内容标准一教学领域
C、课程目标一学段划分一教学领域
7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中心环节是_____。
- 知识学习 B、歌曲教学 C、感受音乐 D、理解音乐
- 中小学音乐教育基本目标,应是_____教育。
A、专业 B、职业 C、育人 D、育才
- 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应以_____为主。
A、理解 B、听赏 C、分析
10、音乐教学必须强调音乐的_____。
- 情感体验 B、知识学 C、理性讲述
11《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3---6年级的学生应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_____首。
A、1-2首 B、4-5首 C、2-3首
-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_____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13、1-2年级学生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_____首。
A、4-6 B、4-5 C、2-3 D、3-5
14、3-6年级学生每学年应能背唱歌曲_____首。
A、4-5 B、5-6 C、4-6 D、6-8
15、_____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
A、创造 B、想象 C、实践 D、听赏
16、1-2年级学生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创_____小节的节奏音型。
A、2-3 B、1-2 C、3-5 D、3-4
17、3-6年级学生能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编创_____小节的节奏或旋律。
A、2-4 B、2-3 C、3-5 D、1-2 - 发展学生的音乐_____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 演唱 B、演奏 C、听觉 D、实践
19教学形式的选择应服从于_____,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都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A、教学目标 B、教学环节 C、教案 D、教材
20、感受与欣赏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应注意以_____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主。
- 欣赏 B、音乐 C、表现 D、演奏
- 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______综合几个方面。
A、体验 B、模仿 C、探究 D、合作
2、音乐表现要素包括______几个方面。
A、演唱 B、演奏 C、综合性艺术表演 D、识读乐谱
3、音乐课程的性质主要包括______三个方面。
A、人文性 B、审美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4、音乐课程目标可以从_________几个维度表述。
A、情感态度价值观 B、过程与方法 C、知识与技能
5、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____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 感受美 B、表现美 C、鉴赏美 D、创造美
6、______________、金、丝、革、土、匏是我国民族乐器制作的八种重要材料,人们常用“八音”概称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
A、石 B、竹 C、银 D、 木
7、《梁祝》是以越剧为素材的单乐章标题协奏曲。全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其中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段落分别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情节。
- 相爱 B、相识 C、抗婚 D、化蝶
-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他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等17部歌剧。
- 《费加罗的婚礼》 B、《唐璜》 C、《庭笛》 D、《后宫诱逃》
- 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_______________、创造性表演和音乐创编等多种实践形式才得以实施。
- 聆听 B、演唱 C、演奏 D、欣赏
- 作曲家门德尔松生于德国,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 (ABCD)
- 《仲夏夜之梦》 B、《乘着歌声的翅膀》
C、《母亲教我的歌》 D、《苏格兰》
- 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小题2分,共20分)
1、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 )
2、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 )
-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 )
- 演奏教学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二是用乐器为歌曲、表演等伴奏。 ( )
-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音乐与学生的桥梁。 ( )
-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 ( )
-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不同的教学领域中。 ( )
- 《霓裳羽衣曲》的艺术表现,意境创造以及对外来音乐的吸收和融化都充分显示了明代官廷音乐所取得的成就。 ( )
9、十二音技法是现代音乐创作手法之一,由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所始创按照这一技法,半音阶中的十二个音处于同等地位,将这十二个音排成某一音列,称之为序列。 ( )
10、音乐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9学年分成2个学段。 ( )
四、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
1、音乐课是______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______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2、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___________、社会交往价值、________四个方面。
3、音乐课的基本理念是以______为核心,以______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4、音乐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包括______、模仿、探究、______、综合。
5、音乐基础知识指学习和了解音乐______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______等基础知识。
- 《__________》是我国著名板胡演奏家刘明源创作的一首民乐小调,全曲分为三段式结构,取材于《________》和《碾糕面》两首民歌。
-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现在情感态度价
值观、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面 - 从民歌的体裁形式来讲,主要有:_______、_______、小调、舞歌、风俗仪式歌曲 等。
- 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旋律、节拍、曲式、_____、______和______、等。
- 《_________》是江苏民歌,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 。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我国的第二国歌。其前身名为《________》。
小学音乐新课标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1-5、DAAAB 6-10、CCCBA 11-15、ABACA 15-20、BACAB
二、多选题:1、ABCD 2、ABCD 3、ABC 4、ABC 5、ABCD
6、ABD 7、ACD 8、ABCD 9、ABC 10、ABCD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唐代) 9.√ 10.×(3个)
四、填空题:1、人文学科 美育
2、创造性发展价值 文化传承价值
3、音乐审美 兴趣爱好
4、 体验 合作
5.基本表现要素 体裁形式
6、喜洋洋 卖膏药
7、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8、号子 山歌
9、和声 速度 力度
10、茉莉花 鲜花调
独狼浅析学校管理,原创作品,码字辛苦,禁止转载!
如果你觉得文中有错误,请批评斧正!
如果引起了你的共鸣,请关注并留言!
如果觉得对你有启发,请关注并点赞!
类似的干货、精华文章,我们一直在更新。
期待你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