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对于许多中国高考生来说,是一个压力倍增的特殊年份,这一年,国家进行了一项大刀阔斧的政策改革,将高考时间从7月提前到6月。
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这意味着备考时间骤然缩短,心理压力也随之陡增,而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一个名叫杨博的应届考生,在这场高考风波中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偷走了高考试卷。
故事的开始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每个高考生都经历过的日常:模拟考试,杨博和无数的高中生一样,在紧张备考的日子里,参加了多次模拟考试。
然而几次模拟成绩的失利让他心情跌到了谷底,那种焦虑感就像是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了他的胸口。
随着6月的临近,高考改革带来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全国考生都在为提前的考试日期焦躁不安,杨博所在的南部县的考生们同样被这场变革裹挟着。
对于一直处于成绩中游的杨博来说,他感受到的压力更是倍增,随着时间的推移,焦虑逐渐转化成了一种病态的执念:“如果高考考不好,我的未来该怎么办?”
在迷茫与压力的双重夹击下,杨博的心态开始崩溃,他觉得自己再没有退路,而他为自己找到的那条“捷径”,就是偷取高考试卷,这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了数天,最终他决定付诸行动。
杨博的行动并非冲动之举,事实上,从5月初,他就开始频繁地造访南部县教育局,悄悄进行“踩点”。
他不是走进教育局大门去咨询招生政策,也不是去寻求老师的帮助,而是利用各种机会,打探教育局内部的布局,尤其是保密室的位置。
保密室是存放高考试卷的地方,这对于杨博来说就是他“破局”的关键。
到了6月初,杨博心中的计划已经成熟,他决定在6月5日凌晨动手,那时正是保密室试卷存放的最后几天,也是盗窃的最佳时机。
杨博知道,一旦过了这段时间,试卷将会被分发到各个考点,事情就会变得更为复杂。
2003年6月5日凌晨,杨博独自一人悄悄潜入了南部县教育局,那天夜晚,街道上几乎没有行人,县城的小城生活节奏一如往常的缓慢,没人会想到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一场惊天大案正在酝酿。
杨博绕过了教育局的大门,通过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进入了大楼,县城的治安并不算严格,杨博很轻易地躲过了保安的视线。
进入保密室后,杨博并没有急于动手,他小心翼翼地切断了报警装置,确保整个行动不会被意外打断,接着他走向存放试卷的柜子,撕开封条,打开柜门。
那一刻,杨博看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东西——高考试卷,这是一摞摞崭新的试卷,静静地躺在柜子里,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高考。
杨博并没有贪心地拿走所有试卷,他很有“策略性”地挑选了六份试卷,包括文科综合、文科数学、语文、英语和作文试卷,为了掩人耳目,他还顺手拿了几份理科试卷,企图混淆警方的视线。
成功得手后,杨博迅速离开了现场,回到家中,此时的他,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接下来的几天里,他闭门不出,开始专心背诵那些偷来的试题。
然而杨博并不知道的是,事情很快就露出了破绽,6月6日,高考前一天,南充市公安局副局长杨森富例行巡查保密室。
杨森富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保密室的封条看似完好无损,一切如常。然而作为一名有多年经验的警察,杨森富敏锐地注意到铁窗上有轻微的撬动痕迹。
他随即展开进一步检查,发现试卷柜的封条也已被破坏,紧接着,经过详细的核对,教育局确认有几份高考试卷不翼而飞。
消息一出,整个南部县立刻进入了紧急状态,警方迅速展开调查,案情被上报到省里,甚至直达北京。
全国性的高考是国家大事,高考试卷的安全是绝对不容有失的,为了防止案件影响进一步扩大,警方对南部县的通讯进行了严格管控,手机和小灵通等设备统统无法与外界联系。
刑侦专家迅速赶到了南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尽管案发现场并没有留下太多有价值的线索,但警方相信,盗窃者很可能就是本地人,甚至是一个熟悉环境的人。
尽管试卷被盗,但高考并没有因此推迟,6月7日,考生们准时走进了考场,为了应对这次突发事件,教育部门早已准备好了备用的B卷,考生们拿到的试卷与原计划的A卷完全不同。
那天杨博也走进了考场,此时的他满怀自信,认为自己即将迎来人生的转折,然而当他打开试卷的那一瞬间,一股寒意顿时涌上了他的心头。
试卷上的题目与他之前背诵的内容完全不同,尤其是作文题目,更是让他彻底懵了。
“这题根本不是我背的!”
杨博开始有些慌乱,他意识到自己偷来的是A卷,而现在考的却是B卷,尽管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失望,但杨博还是勉强让自己冷静下来,努力作答。
然而那些他曾经笃定可以轻松应对的题目,现在却变得无比陌生。
高考结束后,警方的调查也随之进入了关键阶段,为了排查嫌疑人,警方决定对所有考生进行指纹采集,在体检和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杨博也被要求提交指纹。
此时的杨博已经心生恐惧,害怕自己的指纹会暴露他盗窃的事实,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看似聪明的办法——用胶水涂抹自己的手指,试图掩盖指纹的痕迹。
然而这种拙劣的伎俩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警方发现了他的异常行为,重新采集了他的指纹,并迅速与案发现场的痕迹进行了比对。
6月19日,警方确认杨博就是那个撬开保密室、盗走试卷的嫌疑人,6月20日,杨博在老家被捕,他的盗卷梦碎,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杨博被捕后,案件很快进入了司法程序,根据警方调查取证的结果,杨博被控“泄露国家秘密罪”,经过公开审理,法院于2003年8月26日作出判决,杨博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令人唏嘘的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杨博得知自己考了515分,超过了本科录取线,这意味着,如果他没有做出盗窃试卷的行为,凭借自己的成绩,他完全有机会考上大学,然而正是因为他的贪婪和冲动,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在服刑期间,杨博表现良好,积极悔过,并抓住机会学习英语和法律知识,由于表现出色,他获得了减刑,并于2008年提前释放。
尽管杨博曾经是一个成绩不俗的学生,但有了犯罪记录的他,在求职时四处碰壁,他的生活变得漂泊不定,内心的悔恨如潮水般涌来,时时刻刻折磨着他。
杨博的案件成为了当年轰动全国的“高考试卷盗窃案”,每年高考时,这个案件都会被提起,成为警示考生的反面教材。
或许,杨博在那年高考前的每一个夜晚,都会无数次地问自己:“如果我没有偷试卷,现在我的人生会不会不同?” 但正如命运无法逆转的潮水,那一切已无法挽回。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那场世纪高考大案,让600万年轻人的命运从此改变》
光明网《四川南部县全国高考试卷被盗案告破》
中国新闻网《四川省南部县高考试卷被盗案四名失职人员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