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A卷
一、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25分)
答:(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 (2)实施主体自控策略,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3)通过说课和微格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4)实施教学策略训练,提高教师教学策略技术; (5)运用教学反馈技术,注重教学反思训练。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二、回答下列问题:(25分)
1.什么是Internet?
答Internet是计算机交互网络的简称,又称网间网。它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全世界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相对独立的数以千万计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数据通信网。
2. Internet的接入方式有哪些?
答PSTN拨号: 使用最广泛
ISDN拨号:通话上网两不误
DDN专线: 面向集团企业
ADSL: 个人宽带流行风
VDSL: 更高速的宽带接入
Cable-modem: 用于有线网络
无源光网络接入: 光纤入户
3. Internet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答Internet提供的基本服务包括WWW服务,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新闻论坛(Usenet),新闻组(News Group),电子布告栏(BBS),Gophe搜索,文件搜寻(A chie)等等。
三、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20分)
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容主要有:多媒体素材的开发、网络课程的设计、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专业资源库的建设、网上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演示的工具。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最初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层次。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以便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教学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影片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等。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可以使计算机代替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媒体,实现传统模式所无法实现的教学功能。 (2)主体交流的媒体。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交流过程。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的硬件环境,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专题质疑、问题研讨、个别辅导和感情交流,以及师生与外校外地外界的链接,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目的,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训练的最大效益。这种整合模式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式的教学,既能代替教师的部分职能,如出题、评定等,还能较好地实现因材施教,解决因主体个别差异导致的质量失衡问题,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自觉性。 (3)资源环境的生成。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可以突破书本知识的限制,不断优化生成新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环境,就会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而且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论述题(30分)
1.什么是教学设计?
答:所谓答: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就是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
2. 授导型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由哪些环节构成?
授导型信息化 设计主要包含:学习者分析、学习需要分析、 确定、 选择与 、 的制定以及 的评价等方面
3.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叙述一节课的设计过程。
教材分析: 《快乐其实很简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个主题单元“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的第四课。本单元是从心灵上净化学生,让学生用心去体会同学朋友的美好品质,美好心灵,学会宽恕他人、体谅他人、尊重他人、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学会与人分享快乐,体会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做个快乐的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中体会学习、生活中的快乐无处不在。 2、能在帮助他人中体会快乐,乐于与人分享快乐。 3、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4、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资料收集整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