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常州市初中地理结业会考试卷的争议在网上引发热议。一位自称是常州市初中生家长的网友发布视频,质疑试卷中出现多道涉及华为的题目。然而,事态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原视频已被删除,发布者遭到网友"暴击"。
事情要从一张2024年常州市初中地理结业会考试卷说起。这位家长在视频中展示了试卷上的几道题目,其中包括华为总部所在地及经度、华为在汽车和手机领域的介绍,以及华为日本研究所的位置等。家长质疑道:"让大家看看现在咱们的初中地理都考什么东西啊!"
然而,这位家长的质疑并未得到广大网友的支持。相反,不少网友对此表示不解。有网友评论:"这有什么问题吗?但凡读过高中的都知道没问题。地理、交通、选址,产业链等,这都不都是要考的吗?"还有网友指出:"觉得奇怪的是没上过学吧?现在出这些题目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商标啊,或者什么事的,太正常了吧。"
面对争议,常州市教育局迅速介入调查。杭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前期我们也接到一个工单,正在调查处理中,这个华为的,就是华为题,就是试卷上出现了大量的华为的题目原因,等到调查结果拿到了之后,也会给大家做个回复。"
事实上,仔细分析这些题目,我们不难发现,华为只是作为一个例子来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比如询问华为总部位置及经度的题目,实际上是在考察深圳的地理位置和经纬度知识。而华为日本研究所位置的选择题,考察的是日本沿岸地理知识。
这种将企业实例与地理知识结合的出题方式并不罕见。在地理教学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知名企业或品牌作为例子,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这不仅能让题目更贴近现实生活,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在试卷中出现像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也体现了教育与时俱进的特点。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国内企业的发展状况。
然而,这位家长的质疑可能源于对试题本质的误解。正如有网友所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家长可能过于关注题目中出现的企业名称,而忽视了题目真正要考察的地理知识点。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评价方式的思考。在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中,家长们往往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格外敏感。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有些家长可能会倾向于将原因归咎于试卷本身,而忽视了孩子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随着事态的发展,原视频发布者已经删除了相关视频。这一举动或许表明,在了解了更多信息后,发布者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质疑可能存在偏差。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在面对教育问题时,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无论是家长、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公众,都应该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教育创新,而不是轻易对新的尝试产生质疑。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轻易被片面的信息所误导。对于教育问题,我们应该多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而不是仅凭个人感受就下定论。
最后,这个事件也反映出,在当今社会,企业与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将企业案例引入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你怎么看待这次事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