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高考是大部分考生进入大学的门槛,高考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就业方向,因而高考保证的公平尤为重要。为了保证高考的公平性,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了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参加高考。
然而,由于我国的高考采用分地区自主命题,以2023年高考为例,浙江省回归全国卷后,全国高考一共分了七套试卷,不同地区的高考,可能在考试内容上会存在差异。正因为此,高考“统一试卷”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实际上,高考恢复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高考都是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直到1985年,因为高考生数量大幅减少,上海第一个提出并实行单独命题,并保留国家卷,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考试种类。此后的十几年,除了上海外,其他地区高考依旧是“统一试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虽然跃跃欲试,但均没有获得高考自主命题权。
2002年,北京也开始自主命题,而到了2004年,突然就有9个地区加入自主命题的行列,也正是这一年,我国高考自主命题的地区激增到了11个,高考各地分卷从此开始。尽管高考分地区命题早有布局,但当时真正加快了各地参与自主命题,改变高考的,其实有两件事。
2004年自主命题的地区:北京、上海、 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一是,2001年三个女生起诉教育部
2001年是北京采用全国卷的最后一年,但那一年,是不同地区的录取分数线差距特别大,尤其是山东和北京,相同的试卷,仅是考试地点不同,重点本科线相差100多分,甚至文科500多分,在其他地区能够上重本,在山东连专科都上不了。于是,青岛的三名高中生,为争取平等的教育起诉了教育部,但其实各地高考录取分的差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这个事件之后,各地区也加快了自主命题的步伐。
二是,2003年发生在四川的高考试卷失窃事件
2003年高考前两天,四川某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在检查放在保密室的高考试卷时发现,有个箱子被撬,其中语数英文理综合试卷各少了一份,事关重大,为了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且能够如期举行,国家决定启用高考备用卷,而当年的630万考生在考场上“一无所知”,这一年高考“难哭”了很多人,出题王葛军之名也从那时起,让很多考生“闻之色变”。
言归正传,当年的高考试卷失窃事件,让很多人意识到,多套高考试题的重要性,但教育部很难同时出多套高考试题,于是2004年,教育水平又高、人口又多的11个省份最先拿到高考自主命题权。可以说,高考试卷失窃,直接是导致各地区地区马上实行自主命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编者总结:
所以,高考为什么而不采用“统一试卷”呢?因为目前高考“统一试卷”的条件还不成熟,各个地区的经济、人口以及教育资源依旧不均等,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而且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各地的教材、新高考改革进度并不统一,高考全国“一张卷”显然是不行的。
当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每个地方的教育资源慢慢趋于平衡,高考“统一试卷”也并非不可能。要知道高考自主命题省份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6个,而现在,随着江苏、浙江等回归全国卷后,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已经不多了,而随着第四批、第五批省份新高考改革的启动,相信过不了几年,高考“一张卷”将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