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我偶然间在街头的一个小摊位上,经历了一场发人深省的“教育课”。
一对母子停留在摊位前,小男孩的眼中闪烁着对一枚闪光的激光玩具熊的渴望,他拉着母亲的衣角,激动地表达着他的愿望。
然而,当母亲看到50元只能换20个圈圈的价格标签时,她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你以为挣钱那么容易吗?这玩意在网上买便宜多了。”
尽管如此,在孩子不断的恳求和承诺会写作文的条件下,母亲最终拿出了钱。
小男孩满怀期待地接过了圈圈,脸上洋溢着尝试的兴奋。然而,当所有圈圈都未能命中目标时,他黯然失色地退了下来。
“没用的东西,如果你在学习上也这么用心,你早就是班里的佼佼者了。”
他妈妈的讥讽声在耳边响起,让原本已经沮丧的孩子彻底崩溃。他站在那里,绝望地捶胸顿足,最终捂着脸,哭泣不止。
母亲也因为羞愧和愤怒,在摊位前对着孩子大声吼叫......
到家之后,那个小男孩的身影在我脑中挥之不去。
他的挣扎和呼喊是对自我价值的探求和对世界认同感的渴望,而他妈妈的批评,则是对这种渴望的最大打击。
在教育家黄志猛的理念中,父母的言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深远和决定性的。
我想起了艺术家刘耀华对苹果所进行的实验,这个实验深刻地展示了外界刺激对成长的影响。
刘耀华选择了一棵苹果树,将175枚幼小的苹果植入钢针,他的原意是想看看这些伤痛是否会随着成长而被掩盖。
然而,这些受伤的苹果注定不会拥有健康的成长轨迹。它们的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在形状上出现了扭曲。
有100个苹果由于植入的钢针而枯萎,甚至死亡。
而剩下的75个,虽然幸存了下来,但它们的形状已经不再正常,像是残疾的群体。
刘耀华记录下了这些苹果和健康苹果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爱与阳光的重要性,以及外界伤害的破坏性。
这些苹果的经历,和那个套圈男孩的遭遇何其相似。
在孩子最脆弱的时期,如果我们给予的是贬低和打击,那么孩子的一生都将受到影响。
但当我们用接纳和肯定去回应孩子的挫败时,会看到了孩子重新点燃了希望,克服了恐惧,最终赢得了自己的胜利。
教育不仅仅是关于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关于心灵的呵护和鼓励。
我们的一句话,一个拥抱,或许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未来。
在我的朋友圈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李娜是亮亮的母亲,她的教育方式经历了从打压到鼓励的转变。
亮亮曾是班级里的落后生,每次拿着低分的试卷回家,总是要面对父亲的严厉批评:“你看看人家孩子,你就不能争口气?”
父亲的话像一把把利剑,刺伤了亮亮的自尊心,也让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李娜注意到了儿子的变化,她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并不是解决之道。
于是她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
当亮亮再次拿着试卷回家时,李娜没有批评,而是拉他坐下来,温柔地说:“亮亮,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我们一起来看看试卷,找出错误的原因,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那一刻,亮亮惊讶地抬起头,这是他从未有过的体验。
渐渐地,在母亲的鼓励和陪伴下,亮亮开始重拾信心,对学习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
他的成绩逐步提升,更重要的是,他的眼神中再次燃起了对知识的渴望。
李娜的转变,不仅改变了亮亮的学习态度,也让他们的家庭氛围变得更加和谐。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积极的鼓励比严厉的批评更能激发孩子的潜力,让他们在爱与支持中健康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考试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当孩子拿着不理想的试卷回家时,一些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失望和愤怒。
他们可能会在一时冲动下,说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话,比如:
“你怎么就这么笨?你看人家小明成绩总是那么好!”
“你总是这么不用心,要是我像你一样不用功,早就没饭吃了!”
这类话语虽出自好意,希望激励孩子上进,却往往适得其反。
它们犹如利刃,划破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和沮丧。
研究表明,家长的负面评价和讥讽会显著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导致他们自暴自弃,甚至产生抑郁情绪。
作为父母,我们的责任是引导和支持孩子,而不是用言语的冷箭伤害他们。
一个充满爱和积极态度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需要做的,是用鼓励的话语点燃他们内心的力量,用行动陪伴他们一起克服困难。、
一流的父母,不仅仅是在孩子失利时给予鼓励,更在平时就积极塑造孩子的内心世界。
让我们用爱和积极的态度,为孩子筑起心灵的堡垒,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勇敢地迎难而上,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