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初三1班在周末开启了“走进二十四节气”的综合实践活动,以下三段文字是节选自小周同学的研学笔记。请你仔细阅读,完成各题。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2024年3月20日,我们喜出望外地迎来春分节气。①桃花红了,杏花白了,杨柳青了,在春和景明的天气里,总有细微处的风景能撼动我们的心。
春分初候“元鸟至”。元鸟,即燕子,古时也称玄鸟。②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当燕子飞回之时,春分时节便到了。燕子归来兮,带来了繁花嫩(nèng)叶,带来了美不甚收。万物告别了白雪皑皑,到处都是充满希望的模 (mú) 样。
春分之特别,在一个“均”字:均分了昼夜,均分了寒暑,均分了春天。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0度,直射地球赤道,白天黑夜各为十二个小时。【甲】气候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中国除青藏高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部外均进入明媚的春天。【乙】③在这时节,中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春分最具灵性的美,是千色万彩在此时终于迎来了盛开的时节。【丙】曾经在冬日寒冷中蛰伏的土地,走过立春,走过雨水,走过惊蛰(zhé) ,已经完全苏醒。【丁】④春风千里,吹开百花,大江南北暖意融融,不仅自外而内熏染着人们的心灵,而是自内向外,由心而发,欢快的灵魂在满园春色里自由地徜(cháng) 徉。
1、【语用探索】为了汇报时毫无差错,小周特意在笔记中做了修改和标注。请在下列摘选出来的词句中,找出字音、字形、词语、标点符号书写或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字音:繁花嫩(nèng) 叶 惊蛰(zhé) 模(mú) 样 徜(cháng) 徉
B.字形:美不甚收 白雪皑皑 暖意融融 熏染
C.词语:2024年3月20日,我们喜出望外地迎来春分节气。
D.标点符号:春分之特别,在一个“均”字:均分了昼夜,均分了寒暑,均分了春天。
2、【病句看诊】小周重温笔记时发现下列句子有一项存在语病,请找出来 ( )(2分)
A.①桃花红了,杏花白了,杨柳青了,在春和景明的天气里,总有细微处的风景能撼动我们的心。
B.②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当燕子飞回之时,春分时节便到了。
C.③在这时节,中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
D.④春风千里,吹开百花,大江南北暖意融融,不仅自外而内熏染着人们的心灵,而是自内向外,由心而发,欢快的灵魂在满园春色里自由地徜徉。
3、【语序探微】小周在复查自己的研学笔记时发现,其中漏了一句话:“此时,春天走到了中点,江北已暖,江南未热。一切都刚刚好!”请你通读全文,看看这句话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个位置( )(2分)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4、【文化长廊】小周在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以下内容里有一项存在错误,请你找出来( )(2分)
A.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在谷雨之后,“至”有“到”的意思,标志着夏季开始。
B.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等一系列风俗活动。这个节日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C.及笄是女子年满十五岁。笄是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5、今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学校将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请你一起参与。(7分)
(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这次活动中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请你代表全组同学写一则家乡名胜古迹的宣传标语。(3分)
示例:岳麓书院传千古,橘子洲头映万帆。(长沙)
(2)探寻家乡节日风俗:你是“探寻家乡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以家乡端午节为例,请你展示本组探寻的收获,各举一例。(2分)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3)对话家乡精美文物:学校“汉服社”迎来了一位汉代美女——“辛追”。作为汉服爱好者的你,将与“辛追”进行一次超时空对话,请根据链接材料,补全对话内容。(2分)
辛追:同学,你好!我没想到,时隔两千多年,穿汉服成了一种时尚。你能告诉我原因吗?
【链接材料】
素纱单衣,于1972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发掘出土,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它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单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穿在女子身上,迎风而立,徐步而行,飘然若飞,气质端庄典雅,极现女性的柔美。
(摘自《中国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湖南博物院:素纱单衣》)
6、古诗文默写(5分)
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中熠熠生辉的瑰宝。品诗犹如入画,从画中感悟到别样的诗境,更显诗画交融的魅力。王维《使至塞上》中(1)“ , ”两句让读者见识到了边陲大漠中奇特壮丽的异域风光,境界宏大,气象雄浑;欧阳修《醉翁亭记》中(2)“ , ”两句描绘了林间日出朝雾消散和层云聚拢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人感受到明暗变化之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千嶂里,(3) ”能让读者从塞外的壮阔风光中体会到边塞战地浓郁的肃杀之气。
二、阅读(50分)
(一)现代文阅读1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①汉字“昙”上是日,下是云,它的意思是什么?如果你想到“昙花一现”,自然就会认为“时间短”即其意。但事实上,昙花晚上开放,浓云密布,很多人看不到,故名“昙花”。这启示我们,要建立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汉字思维。
②首先要把字词分开。字词的关系,就像一个人,可以有各种身份,但又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要记住汉字只有一个意思,这个意思就是汉字被写成这样的道理。如,仔细观察“雀”“售”“雇”“维”,会发现它们有一共同构件“隹”。这是一只鸟,当知道它是“鸟”后,即知“雀”是小鸟,“售”是鸟开喉卖力歌唱,“雇”是候鸟在门窗外鸣叫,故汉字积累要学会理解意思。
③其次,文和字要分开。文是图案,“字”上是房子,下是婴儿,“字”即生育之意。文字即“图案所生之子”。识文断字的识文,就是要知它的特点。古人只创造了两百个不同的基本构件,却可用之解释整个宇宙。断字,靠思考。“思”,“心”上面是脑,是管逻辑的。我们想法很多,需有东西把它连于手,这是“维”。“维”是用绳套住约束鸟。
④汉字有情感,它传递的是祖先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日用而人不知”,故我们要让大脑经过有效训练,建立汉字思维,亲近古老的文,理解古老的字。
材料二
①书法是汉字造型艺术。汉字因书法而有生动形式之美,书法因汉字而有丰富内涵之美。
②书法艺术的个性在于书者的感情状态会直接表现在字的线条、结体和布局中。《翰林要诀》说:“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可见感情因素在书法艺术中之重要。
③书法极美,亦极难,难在文化积累上。文化是书法的根脉和源泉,是学书者的深根固本之道。
材料三
①大家在练字时,可能都想有自己的独门字体,现在,AI造字功能告诉你:用三五分钟,手写十二个字,就能诞生你的独门字体!
②AI造字的个人专属字体生成源于真实笔迹。它针对你的习惯,设定了“笔锋”的选择。在创作字体的过程中,可根据笔锋、力度的不同而呈现不一样的风格。这种体验可以比较完美地满足对个性化字体的需求。据称,AI造字可以根据不同用户手写字体的大小、宽窄、书写速度和371种连笔风格等,进行完整记录和最终生产。
7、下列说法或推断与原文相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认知“昙”是通过“昙花一现”这个词,故很自然地正确判断出此字意是“时间短”。
B.构件“隹”表示一只鸟,即知“雀”是小鸟,可以推断“集”最初意可能是鸟聚集在树上。
C.书法因汉字而有生动的形式之美,汉字因书法而有丰富的内涵之美;书法极美,亦极难。
D.AI造字已完全根据不同用户手写字体的371种连笔风格,完美地生产出个人专属字体。
8、阅读材料二,结合《祭侄文稿》的写作背景,下列对该书法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祭侄文稿》写作背景: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的侄子颜季明起兵抗击叛军,兵败遇难,颜真卿悲痛万分,写下《祭侄文稿》。
A.作品文字轻盈、飘逸,运笔如行云流水,可见作者内心激动澎湃。
B.作者内心悲愤交加,字间行气,随情而变,时疏时密,毫无雕饰。
C.作品圈点涂改随处可见,可以强烈感受到作者感情的起伏和渲泄。
D.作品墨色浓重而枯涩,与作者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高度一致。
9、小红认为:AI造字能诞生自己的独门字体,因此我们中学生没有必要练习书法。请结合以上材料反驳小红的观点。(4分)
(二)现代文阅读2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小吕 汪曾祺
①火车过来了。
②先是一个雪亮的大灯,亮得叫人眼睛发胀。大灯好像在拼命地往外冒光,而且冒着气,嗤嗤地响。乌黑的铁,锃黄的铜。然后是绿色的车身,排山倒海地冲过来。车窗蜜黄色的灯光连续地映在果园东边的树墙子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
③这些,小吕都太熟悉了。夏天睡得晚,老是到路口去看火车。
④小吕是果园的小工。这孩子长得清清秀秀的。念到六年级了,忽然跟他爹说不想念了,要到果园做活去。他爹想:果园里能学技术,也能学文化,就同意了。后来才知道,他还有个心思。他有个哥哥,在念高中,还有个妹妹,也在上学。他见他爹张罗着给他们借钱交费,他就决定了:我去做活,我哥、我妹能够念多高就念多高。这样,他就到果园里来做活了。每回领了工资,除了伙食、零用(买个学习本,配两节电池……),全部交给他爹。
⑤果园里有许多活,大工来做有点窝工,正需要一个伶俐的小工。登上高凳,爬上树顶,绑老架的葡萄条,果树摘心,套纸袋,捉金龟子……小吕很快就对果园的角角落落都熟悉了。他知道所有果木品种的名字,而且准确地知道每一棵果树的位置。
⑥小吕原来在家里住。七月,果子大起来了,需要有人下半夜护秋。组长老张照例开个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小吕说,他愿意搬来住。一来夏天到秋天是果园最好的时候。满树满挂的果子,都着了色,发出香气,弄得果园的空气都是甜甜的,闻着都醉人。这时节小吕总是那么兴奋,话也多,说话的声音也大,好像家里在办喜事似的。二来是,下夜,睡在窝棚里,铺着稻草,星星,又大又蓝的天,野兔子窜来窜去,猫头鹰叫,还可能有狼!这非常有趣。
⑦小吕很佩服果园技工张士林,佩服他那么年轻,才十九岁,就对果树懂得那么多。不论是修剪,是嫁接,都拿得起来,而且能讲一套。他佩服张士林看那么厚的书,比一块城砖还厚,还搞试验,培养葡萄抗寒品种。小吕愿意自己也像一个真正的技工。可是自己觉得不像。缺少两样东西:一样是树剪子。在果园做活的大人,每人都有一把树剪子,装在皮套子里,挎在裤腰带后面。他多希望也有一把呀,走出走进——赫!可是他没有。他没有专用的,当然总是不那么好使。这不带劲!看起来倒像是不会使剪子似的!气人。
⑧组长老张见小吕剪两下看看他那剪子,剪两下看看他那剪子,心里发笑。有一天,他叫:“小吕!过来!这把剪子交给你。小人小马小刀枪,正合适!”这把剪子特别轻巧。小吕可高了兴了,十分得意:“做啥像啥,卖啥吆喝啥嘛!”自从有了这把剪子,他真是一天不离身,没有事就把剪子拆开来,用砂纸打磨得锃亮。另外一样,是嫁接刀。他想自己先练习削树码子,练得熟熟的!也不用公家的刀,自己买。用惯了,顺手。
1961年11月25日写成
(节选自汪曾祺《羊舍一夕》)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乌黑的铁,锃黄的铜。”两个短语并列,语言灵活灵动,突出了主观感觉。
B.“一方块,一方块”,以重复叙述描述持续的状态,充分表现出口语的神韵。
C.“缺少两样东西:一样是树剪子。”冒号后只有“一样”,强调了剪子的重要。
D.两次写“剪两下看看他那剪子”,写出了老张的粗心大意,看了多次才看清。
11、(1)根据原文,小吕愿意在果园下半夜护秋有哪两个理由?(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
(2)第一个理由是用常规的句式叙述的,而第二个理由则是一串名词和短语的排列,作者为什么要以一种非常规的句式来叙述?(4分)
12、小说塑造了主人公小吕多方面的品格,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18 分)
小燕所在的九年级设置了一则“走近古代文人——愿”的古诗文探究活动,请你和她一起完成。
(甲)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乙)
南园(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①,
收取关山五十州②?
请君暂上凌烟阁③,
若个④书生万户侯?
[注释]①吴钩:一种头部呈弯钩状的佩刀。②五十州:指当时被藩镇所占领割据的山东及河南、河北五十余州郡。③凌烟阁:唐代旌表功臣的殿阁。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为表彰太原首义和秦府功臣,命阎立本绘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画像于凌烟阁。④若个:哪个。
(丙)
出师表(选段) 诸葛亮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丁)
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②,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③,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
(《战国策》)
走进“愿”:
13、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后值倾覆 (2)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
14、请选出下列“以”字和“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中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咨臣以当世之事
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然诚得贤士以共国
15、请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由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联读“愿”
16、四首古诗文都谈到了“愿”,请分别说出陶渊明、李贺、诸葛亮、燕昭王的愿望(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探究“愿”
17、阅读《南园(其五)》,诗歌连用两个问句,请说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8、陶渊明曾“种豆南山下”诸葛亮曾“躬耕于南阳”,他俩人都曾隐居。请试分析陶渊明和诸葛亮的人生境遇和情感态度的不同之处。(3分)
(四)名著阅读(8分)
19、学完孟子的《富贵不能淫》以后,小伍不太理解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王老师觉得他应该读读《经典常谈》相关内容,请你在下面目录中选择一个,把序号推介给小伍,并说说理由。(4分)
《经典常谈》部分目录
A.《说文解字》第一 B.《周易》第二
C.《战国策》第八 D.诸子第十
20、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请你从备选名著中任选一部,选择一个书中人物,具体说说其在朋友影响下,成为了一个怎样更好的人。(4分)
【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简·爱》
三、写作(50分)
21、有的人可以从大山走出去,这是努力换来的结果;有的人可以从害怕中走出去,这是锻炼换来的结果;有的人可以从困难中走出去,这是办法换来的结果;有的人可以从梦想中走出去,这是现实与梦想结合换来的结果……走出去能看见大城市的面貌,走出去能看到人际交往的好处,走出去是办法总比困难多,走出去是梦想的交织,从这里走出去……
请根据此段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