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老师批改一年级卷子(小学一年级老师批改卷子给分数)

一年级老师批改一年级卷子(小学一年级老师批改卷子给分数)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08-31 17:09:53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咏雪诗大家会背诵吗?

当然,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最后一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这首诗句的作者是谁?没有标注。

在2016年-2023年之间读一年级的小朋友、家长和老师都是这么背的。

没有课本的家长也可以打开电子书的小程序看一看,目前还是旧版的内容,暂时也还没有更新。

今年的新教材我还没有拿到手,但是教辅已到手了。粗略一翻,除了一些课文的更换,我还发现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变动。

语文园地一谜语诗最后一句改了:

“飞入水中都不见”——>“水中”变成了“芦花”。

这下子这首诗的出处可给我找着了,内容一模一样,出自乾隆的《飞雪》。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版本,郑板桥的《咏雪》。

但是,最后一句是“飞入梅花都不见”。

那么为什么选“飞入芦花都不见”而不选其他的两句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南朝刘义庆写的《咏雪》中,谢朗说“撒盐空中”;谢道韫说“柳絮因风起”,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到底哪个更好?

从形似的角度来说,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都做到了。但是柳絮因风起还道出了雪的内在特点,做到了形与神的统一。同理,“飞入芦花都不见”把雪写得形神兼具。

雪花,是白色的,轻盈的。雪花”飞入“水中”和“梅花”中则更偏向于写雪落下时,附着在物体上的状态,没有写出雪在空中飘飞的动态,而蓬松的芦花,把雪花和白茫茫的芦花融为一体的美景描画得十分动人。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