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2018高考拉开大幕。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病房里,18岁的饶建峰一个人安静地写着试卷。11点半一到,双眼红肿、浑身疲惫的他准时放下了笔,一抬头便看到了眼含泪水的妈妈。妈妈说,孩子其实是强撑着身体体验高考。因为身体弱,孩子平常学习一个小时后必须躺下休息两个小时才能恢复状态。但这次,他却坚持写完了试卷,而妈妈也没阻止。“由他吧,真怕他等不到明年了。”
“学校里的高三同学正在为了考大学而努力着,可我却连病房都不能随便出。”听着旁人议论着高考,翻看着朋友圈中或为考生祈福、或吐槽试卷难易的信息,饶建峰苦笑着说。能够参加高考、改变命运、有能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支撑他挺过7个化疗的唯一动力。但他明白,他的愿望正在一点点被残酷的现实泯灭着。
饶建峰家住江西省南昌市,3岁时,他跟着父母从乡下来到南昌,爸妈在油漆厂打工,他在学校读书。在他的记忆里,虽然漂泊的日子很苦,但有爸妈的陪伴和爱护,他一直都很幸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饶建峰从小就很懂事,在学校里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2016年,饶建峰如愿考入南昌市第十三中学读高中,踏进校门的那一刻,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考一个好大学,将来找份好工作,让爸妈过上好日子。
然而,美好的理想却遭到命运的无情捉弄,没有任何征兆的一场变故,打碎了这个还在憧憬美好未来18岁男孩的所有希望,包括他的“高考梦”。去年10月初,刚升高二的饶建峰忽然感觉喉咙不舒服、吸入空气咽喉发痛,妈妈以为是一场感冒,于是带他到医院做检查。10月11日,化验结果显示,饶建峰患的不是感冒,而是急性髓系白血病。
这个恐怖的事实吓坏了饶建峰一家人,确诊后,饶建峰马上被安排住院,开始接受一次次痛苦的化疗。化疗毒性大,将人体内有害的、健康的细胞一起“杀死”,饶建峰每化疗一次,身体便虚弱一分。目前,他已经接受了7次化疗,不仅掉光头发,原本红润的脸庞也变得像死灰一样干硬。自从饶建峰生病后,妈妈周禾秀掉了无数次眼泪,但除了24小时在病床前陪护,她觉得什么忙也帮不上。
儿子重病后,爸爸饶国荣需要四处筹钱、报销,无法全职工作,于是辞去在家具厂干了10年的稳定工作,找到一份喷油漆的兼职。除了要戴着早已发黄的棉口罩、忍受着刺鼻的油漆味和空气中的粉尘喷漆赚钱,他还要坐长途车回老家丰城报销儿子的医药费。饶国荣拼了命挽救儿子的性命,可儿子却依然被病痛不断折磨着。
幸运的是,虽然身染重症,但饶建峰一直都很乐观。无法离开病房,饶建峰便让妈妈把学校的课本都带来,休养期间,他每天早晨8点起床,自学1小时高中知识。由于打完化疗体内血红蛋白极低、免疫力极差,一个小时后他的眼睛就已变得红肿,必须休息至少俩小时才能继续看书。尽管一天只能学习2-3小时,但饶建峰已经很知足了。
得知饶建峰的“高考梦”,班里同学特意为他录制了一段视频,鼓励他战胜病魔。“饶建峰,我们全班同学在13中等你回家!”当病房里的饶建峰看到视频里同学们对他的祝福时,眼角流出两行泪水,感动之余,他也更坚信,明年6月7日,自己能和同学们一起步入考场、参加高考。“科学那么发达,肯定可以治好我的病。”但每次看着儿子充满希望的眼神,他的父母却愈发难过。
“其实,第4次化疗时,孩子已经到了最佳移植时期,也找到了相合的骨髓,但钱实在凑不到......”突如其来的重症,不仅打乱了饶建峰的规划,更是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走入了绝境。由于饶建峰所患白血病属于高危类型,需要移植骨髓才有生存的希望。但为给儿子治疗,父母早已拿出了全部积蓄,借遍了所有亲戚朋友,连化疗都是勉强维持的他们,实在无力承担高额的骨髓移植费用。
尽管医生数次强调,饶建峰拖得越久,生存的希望也就越渺茫。他最多只能进行8次化疗,之后必须进行骨髓移植才能保命。5月21日,他结束了第七次化疗,离医生建议的最多化疗次数仅剩一次,但骨髓移植费用依然如天文数字般遥不可及。6月6日,饶建峰告诉妈妈自己想提前“高考”,坚持着让妈妈买了一份高考模拟卷。因为他知道,自己可能等不到明年那个时候了。
,